遇到心跳骤停,“黄金抢救时间”至关重要
近日,17岁羽毛球运动员比赛中晕倒去世引起热议,专家提醒:
遇到心跳骤停,“黄金抢救时间”至关重要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纪娜 实习生 张文艺
7月1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在印尼举行的2024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混合团体小组赛中,中国羽毛球队的17岁小将张志杰突然晕厥,送医后不治身亡,因抢救无效去世。此事件迅速引发全网关注和热议,“猝死”这一沉重的话题被冲上热搜。运动中为什么会发生猝死?面对猝死先兆,应该如何科学急救?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黄艳进行了详细解答。
一旦发生猝死,如何科学急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在运动当中或者运动之后24小时之内,发生的非创伤性的意外死亡就叫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心源性猝死,近八成猝死患者属于这种情况。猝死的常见原因有‘6H5T5C’,分别是低氧、低血容量、酸中毒、高/低血钾、低体温、低/高血糖,心梗、肺栓塞、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中毒/药物、颅脑损伤、心肌病、传导异常、先天性异常、心脏震荡。”黄艳表示,从目前公开的比赛视频看,张志杰突然晕厥倒地后,出现了四肢的抽搐且延续了几秒时间,可能是出现了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面色苍白、紫绀、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抽搐等,心跳停止2至3秒可表现为头晕;心跳停止4至5秒则面色苍白、神志模糊;心跳停止5至10秒则可出现晕厥;心跳停止15秒以上则发生抽搐和紫绀。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骤停最有效方法,在心跳骤停发生后的1分钟内,立即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并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开展急救,抢救成功率可达90%,每延误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10%。大脑耐受缺血缺氧的时间只有4至6分钟,超过这一时间,大脑细胞将出现不可逆损伤,因此,把握短暂而关键的“黄金抢救时间”十分重要。
“如果说能保证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在很短时间内能够转运到医院,抢救手段就比较多。比如,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注射肾上腺素、ECMO(人工膜肺)等。尤其是上了ECMO以后,如果不出现严重的脑缺血、脑肿胀的话,还是有一定的概率能存活下来,且能够保证比较好的神经功能。但前提是:在初始阶段需要有高质量的心肺复苏。”黄艳表示。
留意心脏“罢工”前发出的信号
近几年,运动时发生猝死的新闻时有发生,有的人倒在了马拉松赛道上,有的人晕在了健身房器材边……其中不少人是年轻人,让人痛惜。
黄艳表示,心脏发生意外前,身体可能发出过信号,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
例如,运动、活动用力后出现胸痛、胸闷、胸部不适;呼吸急促或窒息感,可能伴随出汗、头晕、恶心;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此外,体检时有器质性心脏杂音,以及有遗传性心脏病家族史或猝死家族史等,都应提高警惕。
运动之后或者是餐后、夜间出现胸前区不适,以及一些腹部不适症状,不能缓解要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心肌酶谱相关的检测,排除一些急性心血管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心脏意外都是“心痛”,有一些患者在猝死前会感觉到牙痛、胃痛或是肩膀痛等,可能是心肌缺血造成的疼痛,一定不要轻易忽略。
有些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心脏意外,还可能是出现在劳累或者是病毒感染以后。“有些人自以为感冒好了,但其实有转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此时,如果想着要去运动出汗,或者还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反而是比较危险的时候,建议不要硬撑着,很容易出现意外。”黄艳提醒。
许多猝死的“苗头”,其实就“写在体检报告上”,要定期体检,尤其要关注血糖、血脂、血压相关指标是否正常,还可以视具体症状和身体情况增加心电图、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项目。
预防运动猝死,注意这些方面
普通人运动时也应该做好准备,预防运动猝死的发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运动前做好身体评估和准备。无论多大年龄,无论什么运动,运动前都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比如,运动前,检查一下是否潜在心血管疾病,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注意最近是否有感冒、熬夜、饮酒、疲劳等症状;长时间不运动的人,不要突然大量运动,不要高强度运动,运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做好热身运动;不要在高温、极度寒冷的天气时运动。
运动中注意身体状态和补充。运动过程中及时观察自己的心率,观察自己的感受,通过自身的反应确定运动量是不是适宜,对于从事高强度、高对抗运动的人,最好佩戴一块心率手表或心率带,及时监测心率状态;运动过程中脱水、电解质流失是非常危险的,要及时补足充分的水分和电解质,特别是夏天或出汗特别多的运动;运动中出现身体不适、中暑、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停止、降低运动强度。
运动后要做好身体的恢复。大量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停下来或坐着,应该给身体一个恢复的时间,让身体逐渐从激烈的运动状态放松下来;运动后不要大口喝水、大量饮用冷饮或冲冷水澡等,这类寒凉的刺激会影响心脏,甚至诱发运动猝死;运动后最好做一个冷身运动,使快速的心跳减缓至安全水平,中高强度运动后的慢跑、快走、舒展放松等可以维持促进血液的回流。
“为避免运动性猝死,一方面是要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运动;另一方面,第一时间的科学急救至关重要,其中关键手段就是心肺复苏和AED。”黄艳表示。(长沙晚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阿克苏市举办迎新春快闪活动(图)
- 美以因这件事发生“争执”,加沙停火谈判进展如何?
- 珍馐美馔共婵娟 营养学家来把关
- 日本大米供需紧张 米价创近20年最大涨幅
- 广西沿海遭遇强降雨 多所学校停课
- 辽宁整合自驾游线路优质资源 撬动文旅新业态新消费
- 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在德国柏林召开
- 2023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500家上榜企业上年度利润总额突破6.6万亿元
- 山东省首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开幕 加强海内外青年人才交往交流
- (第七届进博会)3M中国总裁丁泓禹:在中国新发展中寻找新机遇
- 美国防部长奥斯汀出院 将在家办公直至痊愈
- 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签约701亿元
- 江苏溧阳文化旅游推介会走进北京
- (两会速递)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旅游市场的繁荣才刚开始
- 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江苏养老服务机构比拼厨艺
- 拯救老屋,不只是拯救记忆
- 从国际大导到非遗小戏 会昌戏剧季002献上文化盛宴
- 外媒:格鲁吉亚总统拒绝承认新一届议会选举结果
- 福建造国内领先7500车位LNG双燃料新型汽车船首航
- 和评理|打压中国电动汽车有违开放市场原则:欧盟应着眼大局审慎而行
- 热门推荐
-
- 鲜花消费日常化 中国年轻人把春天“带回家”
- 车厘子价格被“打”下来了 哪种最好吃?4招教你快速挑选
- 【世界说】多国人士:“产能过剩”谬论阻碍不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
- 韩媒:韩国祖国革新党党首曹国被判刑,丧失议员资格
- 完善优化科技人才体系 四川修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 “海洋与山地的交响——希腊与中国艺术家双联展”贵阳开展
- 突发:驻韩美军位于釜山的一补给仓库发生火灾
- 新疆“民营企业进边疆·伊犁行”现场推进会签约金额逾300亿元
- 上海今天告别持续高温 今夏极端酷热还会再现吗?
- 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在文昌奠基
- 王毅谈当前南海地区局势
- 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西方对“全球南方”存在误解 共建“一带一路”意义重大
- “船政之友”国际交流中心在福州揭牌
- 企业命名不得故意“傍名牌”
- 加拿大西部麦克尼尔港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
- (乡村行·看振兴)从“后进村”到“后劲村” 浙西乡村“三味”飘香
- 埃及首都一居民楼倒塌致13人死亡
- 雄安38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614亿元
- 长沙经开区寻园区合伙人 19宗优质地块集中推介
- 人工智能追踪他人心理状态能力如何?国际最新研究称与人类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