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一掷万金,“矫牙焦虑”也需矫正
羊城晚报记者 薛仁政
近日,关于两三岁的孩子就戴上了牙套的新闻不断出现,继“养娃烧钱三件套”牙齿矫正普及化之后,牙齿矫正低龄化也愈演愈烈。牙齿矫正是越早越好吗?到底什么才是有效干预,哪些又是养娃焦虑?羊城晚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乳牙还没长齐就开始戴牙套
牙齿矫正是口腔健康领域的重要分支,近年来,一些商家将眼光投向低龄儿童口腔市场。有报道称,在我国儿童青少年的错颌畸形患病率高达七成。牙齿排列不整齐,里出外进,是最常见的情况。据《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年底中国口腔专科医院总数约为945家,其中民营机构781家,占比达83%,有不少机构以儿童青少年作为主要服务对象。
通过网络搜索,记者在广州同样发现了不少以“儿童口腔矫正”为核心业务的诊所,其中不乏评论数量在1000左右的私立口腔诊所。评论中有家长表示孩子已经跟随诊所医生矫正五六年了,表示牙套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休息,效果不错;也有家长表示孩子接受不了,价格过高等。
除了健康因素,大量家长只因为担心未来不美观而选择“早早下手”,因此超低龄矫正已不是“新闻”。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家长们还会互相鼓励交流如何安抚两三岁的孩子“乖乖戴牙套”。有家长自豪地说:“我家宝好棒,一声也没哭。”这条评论的点赞超过500条。而当有评论提醒说“乳牙还没长齐,矫正没意义”时,下面的回复大部分在反驳,“你比医生还专业”?
牙齿矫正动辄花费数万元
今年,广州市民关女士(化名)看着自家5岁的孩子牙齿长得“东倒西歪”,每一颗牙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可把她愁坏了。在网上刷到很多儿童牙齿矫正的科普报道和广告后,关女士不禁担心起来:孩子牙齿以后会不会越长越歪?脸部会不会越长越丑?牙齿健康会不会越来越差?
随后,关女士便寻到了一家牙齿矫正的私立医院,跟孩子一起打响了“牙齿保卫战”。医院一套牙齿矫正方案敲定,给关女士开出了三万多元的账单。“医生的方案是用牙模脱模制作牙套,佩戴两年以上,后续还需要根据情况再配新的牙套。”在矫正器选择上,医生不建议选择相对便宜的钢牙套,表示会影响孩子颜值,“怕孩子在学校自卑”,而是推荐了隐形可摘卸牙套。这一套规划下来,“为了孩子的牙齿,前后得投进去小十万。”关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儿童牙齿矫正方面手段层出不穷,单矫治器的种类就有常见的普通金属托槽、陶瓷托槽、隐形矫治器、舌侧矫治器、头帽肌激动器等,价格功能各异。
有网友分享,因为孩子牙齿存在深覆合的情况,给孩子配备了头帽肌激动器,不仅需要在口腔佩戴,还会像帽子一样佩戴在孩子头顶、后脑勺处。“刚开始戴着难受,晚上实在无法入睡,后来就选择白天佩戴,”有家长分享说,“目前每天需要佩戴12-14小时,需要佩戴六个月左右。”
从家长反映的情况看,头帽肌激动器的使用价格从4000元到15000元不等。“目前看正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孩子的深覆合有好转,牙齿更整齐了。以后怎么样我们也说不好,听医生的。”
乳牙替换完毕才是矫正最佳时期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私立儿童牙科诊所有牙齿矫正过度宣传的倾向。广州某儿童口腔诊所以图片形式宣称“儿童整牙的最佳年龄段是5-12岁”,网络中更有“牙颌畸形越早治疗,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越低”“儿童正畸后长大后基本不复发”的论调。此类宣传推广让不少家长看着自己孩子的牙齿充满焦虑。生怕孩子错过牙齿矫正的“黄金时期”,于是就出现了在乳牙期就开始戴牙套的“追早”现象。
“其实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有不同,家长不必因网络宣传而焦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盘福院区牙齿矫正科主任张超介绍,一般来说正畸治疗的最佳时机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即12-13岁左右。在这个阶段,乳牙已经基本替换完毕,恒牙刚刚开始进行建颌,上下颌的牙槽骨发育也比较好,因此矫正效果较为理想。也有一部分有不良口腔习惯或替牙障碍而影响颌骨发育的孩子需要进行早期干预,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如果怀疑孩子的牙齿需要矫正,应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诊断,让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介入治疗。
“牙齿矫正必须严格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遵守科学治疗原则。”有口腔专家指出,相比于儿童牙齿矫正,家长对孩子的“牙齿问题焦虑”也应当一同“矫正”。建议加强科普的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儿童牙齿矫正市场存在的夸张和虚假宣传等乱象,提高牙齿矫正医生的整体素质水准。
政策已针对看牙“高价格”出手
牙齿矫正为何能成为养娃“烧钱三件套”之一?张超介绍,牙齿矫正属于个性化治疗,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不同材料的成本差异较大,不同机构也会提供各种治疗方案,在商业宣传和网络传播的推波助澜下,牙齿矫正的价格最终居高不下。
针对包括牙齿矫正在内的“看牙贵”这一问题, 2023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口腔医疗服务和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要规范落实口腔修复、种植、正畸等耗材省级平台挂网采购,以省(区、市)为单位,或跨省份联盟形式积极开展口腔科耗材集中采购,促进口腔耗材价格公开透明,挤出价格水分。
“其实,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口腔治疗项目价格已经有所下调。”张超介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相关部门的介入,未来牙齿矫正价格有望进一步调整。(羊城晚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财政部:强化“两新”工作资金监管 防止挤占、挪用
- 青海省多措并举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 心脑血管疾病,怎么防,怎么治?
- 第十届亚洲人文艺术展在杭州开幕
- 利比亚议会批准100亿第纳尔救灾紧急预算
- 证监会:今后将会有更多案件适用新证券法 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
- 打通小微融资堵点卡点
- 九部门:引导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 第41届青春诗会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 2023濮阳氢能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氢能领域专家共话“氢事业”
- 通讯:高温下的坚守与关怀
- 古都寻菊,你喜欢宫廷、文艺、还是国际范儿?
- 我国玻璃产量稳居全球第一 中国(沙河)玻璃价格指数发布
- 广东首个近浅海油田油气上岸项目有新进展
- 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李永梅:26年深耕沃土的“田保姆”
- 民警搭起跨越37年“连心桥” 助河北男子在内蒙古寻回亲人
- 珠宝里藏着古诗词 国风、个性化饰品受青睐
- 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 杭州机场东区国际货站投运 年货邮保障能力达60万吨
- 质的飞跃!上海电气用实力打造氢能产业增长极
- 热门推荐
-
- 杭州将举行合唱与指挥艺术博览 吸引新西兰等国合唱团
- 健全有效监管、促进良性循环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加拿大央行宣布连续第三次降息
- 全国首支发行人非属地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
- 甘肃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农特产加速“进城”
- 法国新政府内阁成员名单公布
- 俄解除伏尔加河地区四机场起降限制 俄军对147处乌方地点进行打击
- 退600多个群有多爽 “打工人”困在群里就有多苦
- 天津出台十项举措 多部门联动合力护航高考
- 按摩椅触20%“红线”,公共服务不能丢普惠属性
- 如何让培养肉产生传统肉香?国际最新研发出一种可切换风味支架
- (新春走基层)春节临近年味渐浓 山东年货市场迎销售旺季
- 直击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聚焦元宇宙 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表达
- 男子偷6件快递作为“情人节”礼物送女友被抓
- 作家余华: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中国人喜欢
- 彼此温暖 携手此生
- “酸儿辣女”不靠谱 专家:偏爱酸辣属正常妊娠反应
- 铁路货运市场量质齐升 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 对华贸易战持续造成伤害,农产品出口萎缩让美国农民紧张
- 如何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江西明确6类人群12类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