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飞跃!上海电气用实力打造氢能产业增长极
“如果1990年代是风能的十年,2000年代是太阳能的十年,2010年代是电池的十年,那么在2020年代我们将迎来能源转型的下一个前沿:氢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如此总结全球能源的过去和未来。
氢能作为未来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国内获得极大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亦为氢能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近年来,上海电气也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在日前举行的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多款创新产品悉数亮相,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新路径。
质的飞跃,绿氢成本显著降低
“氢能时代”是什么样子?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为我们擘画了蓝图。
展会上,上海电气展示了氢能领域创新产品之“Z”系列碱性电解槽。“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尤其性能方面。”谈及此,上海电气旗下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亮满是兴奋。
据他介绍,生产1标准立方氢气,国内正常水平耗4.5度电,而这款“Z”系列电解槽最低只需要3.8度电。“绿氢生产成本中70%是来自电价,电耗显著降低,有效压缩了绿氢整个生产成本。”
从更长远角度看,“当绿氢生产成本与灰氢更加接近,就能推广至更多大型项目,使风光‘大基地’、绿色化工这些的经济性变得更好。”吴亮表示。
目前,全球氢源的灰氢占比大概在95%以上,1公斤灰氢的产生会伴随着9到10公斤二氧化碳的排放。绿氢是真正意义上的“零碳氢气”,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氢源变“绿”任务艰巨,电解槽制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设备市场迅速崛起。
此前,上海电气曾发布单体产氢量1500Nm3/h和2000Nm3/h的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以及单体产氢量达到100Nm3/h的PEM电解水制氢装备,如今发布的“Z”系列碱性电解槽大幅降低了绿氢制备的电耗,使得绿氢大规模应用具备经济性,有力推动绿氢在化工、交通、冶金、绿电储能等领域的应用。
“氢风”正起,四大领域全面发力
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氢能展台“争奇斗艳”的背后,是“氢风”正起,氢能产业迅速升温。
近年来,随着各国陆续明确碳中和时间表,全球氢能源加速发展。国内方面,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各地氢能产业政策亦密集出台。
产业支持和政策加码下,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看中氢能发展潜力,上海电气在2015年开始布局氢能产业,重点研究不同技术路线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和装置,在其2021年发布的新能源转型战略中,氢能是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路径上的一个重要抓手。
“氢能产业链较长,集团也在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在制氢、储氢、加氢和用氢领域,都有一些‘拳头’产品。”谈及产品,吴亮如数家珍。
“在制氢领域,除了‘Z’系列碱性电解槽,还有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等产品;储氢领域,有高压储氢罐;加氢领域,有隔膜压缩机;用氢领域,则有绿色化工、掺氢燃机等方面的应用。”2023年11月,上海电气在大唐海口电厂完成了燃气轮机掺氢测试,实际氢气体积比超过7%,是国内首个已投运的大F级燃气轮机掺氢项目。其自主设计研发的DeNox燃烧器,可以实现最高30%的掺氢水平。
氢能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清洁能源,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绿色引擎。通过在氢能源技术研发、系统集成等方面全面发力,上海电气逐步构建起氢能“制”“储”“加”“用”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也使得上海电气在氢能领域占据先机。
静待花开,氢能赛道久久为功
如今,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近年来,上海电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持续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但从零到一这一步,走得并不容易。
一直以来,能源和工业装备制造是上海电气的核心优势,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应用场景的新需求应运而生。上海电气也由此积极发展“风、光、储、氢”四大新赛道,着力打造传统能源-新兴能源更优组合。
同时,能源和工业两大应用场景本身联系紧密,发展氢能也成为两大应用场景协同降碳的关键。
目前上海电气在氢能全产业链上已有布局,谈及未来发展,吴亮认为,更多的是对整个行业的推动。
氢能作为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推动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多重挑战。
“现在氢能环节特别多、产业链也很长,最大的问题还是成本问题,尤其是绿氢比灰氢成本要高,需要从制、储、加、用四个环节一起解决。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把整个技术链打通,带动整个行业降本。”吴亮提到。
未来,他也希望能做一些行业示范。“通过示范项目,更好地进行改善,进而推动整个氢能行业的发展。”
此前,上海电气已斩获电力、交通、化工等多领域氢能订单,助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面对未来万亿氢能产业,上海电气也将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推进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氢”装上阵,静待花开。(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国红树林面积增长至43.8万亩 初步扭转面积急剧减少趋势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提升大型游乐设施质量安全水平
- 经济形势理性看: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优势和机遇
- 校企共建校内车间课堂 湖南祁阳培育大批“少年工匠”
- “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送电端首基铁塔组立
- 肖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资管机构承担重要责任
- 【世界说】美国非裔心脏病医生占比不足4.2%!非裔患者找到“能救命且信得过”的医生的机会难上加难
- 两名德国作家骑行长征路:应来中国亲身感受亲眼看看
- 从微纳米到数十米,3D打印技术员都能“拿捏”
- 与中国“抢赛道” 美国政府开始积极规划6G无线通讯
- 《聊斋志异》手稿等十部稀世古籍在辽宁省图书馆集中展出
- 遇见你丨爆火之后,“最懂你的”发型师有话说
- 新编蒲剧历史剧《忠义千秋》首次在京演出
- 广东强降雨暂歇 近期以多云天气为主
- 首次发现国内罕见雪雁 河北衡水湖鸟类增至335种
- 中国旅游日 | 笔端有山海,中文里自然万象的风雅别称
- 和评理|捍卫科技发展权力,坚决反对“芯片战”
- 国际锐评|“去风险化”?与中国“脱钩”才是风险
- 南宁铁路警方以人工智能助实战练兵 AI扮演“蓝军”
- 广西加大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力度 持续优化交通营商环境
- 热门推荐
-
- 消防救援力量已在甘肃积石山震区救出被困群众2人
- 国际热评:彰显大国形象,中国“会客厅”友朋满堂
- 海关查获未申报翡翠制品152件 货值近百万元
- 马来西亚发布《吉隆坡20行动文件》 打造创业生态系统
- 以色列称人质释放时间将被推迟
- 沪浙四方共建长三角留学生企业产学研平台
- 美国学者:美中经贸合作空间广阔 为双边关系注入稳定性丨世界观
- (第20届东博会)共建“一带一路”如何为东盟打造经济增长中心赋能?
- 两岸120余位太极爱好者齐聚客家土楼 交流传承太极文化
- 广西柳州民众上山祭祖遇滚石 致一死五伤
- 厦门打造首个沉浸式八闽文化奇幻戏剧小镇 总投资预计17亿元
- 2023年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较高水平 外贸长期向好、前景光明
- 国际识局:美国打造“微边”体系,中国如何见招拆招?
- 广东去年“民告官”判决行政机关一审败诉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黑龙江黑河:市树、市花、市歌和市标等城市标识正式发布
- 专家:早期诊断对于提高肺腺癌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 第25届上影节金爵奖揭晓 《658公里、阳子的旅途》包揽3项大奖
- “糖丸爷爷”归浙江宁波故土 “一生一事”造福千万幼儿
- 面对面丨服贸会的吸引力在哪里?有哪些新变化?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规模将达10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