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高烧呕吐,一查竟因中招“草丛杀手”
野外徒步被蜱虫咬了一口,高烧呕吐
“草丛杀手”进入活跃期,为何对人的“杀伤力”差异巨大
近日,来自安徽的赵女士突发高烧还伴有恶心呕吐的情况,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是被蜱虫咬了。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感染性疾病三科主任医师胡志亮表示,每年春夏季节接诊到的蜱虫叮咬患者都不少,从几岁的小朋友到近90岁的老人都有。由于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其中少数患者因病毒作用以及感染病毒后诱发的严重免疫炎症风暴导致病情较重甚至迅速死亡。
女子高烧呕吐,一查竟因中招“草丛杀手”
据家属描述,赵女士周末去野外徒步,回家后发现腿部有一个小红点,蚊子包大小,以为是被树枝划到,赵女士和家人就未放在心上。随后,赵女士突然发起了高烧,且一直不退,家人才带她到医院检查。听说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感染性疾病科在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疾病方面经验丰富,他们又从安徽马不停蹄转院到了南京。
结合检查结果及流行病学史,感染性疾病三科主任医师胡志亮主任诊断,导致赵女士高烧不退的原因就是腿上的小红点——蜱虫病!
蜱虫身上可能携带着新型布尼亚病毒等多种致病细菌和病毒,通过对人体皮肤形成的创口,将病毒带入人体,继而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这个季节去丘陵、草丛等地方要小心
“每年4月我们都会启动蜱监测工作,目前看已经进入了活跃期”,南京市疾控中心消媒科科长张守刚介绍,丘陵、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区,动物(如羊、狗、牛)体表都是蜱虫爱待的地方。这其中,寄生在宿主身上的叫作寄生蜱,主要寄生在农村居民区的动物和野外的动物身上;不寄生在宿主身上的叫作游离蜱,主要分布在农村外环境和周边风景区各种低矮植物中。
据介绍,蜱在有人或动物等宿主经过时它们能感知到,钩住宿主的衣服或皮肤迅速爬到身体上,然后寻找大腿根部、耳朵后面、头皮等皮肤薄嫩的部位叮咬吸血。
不过由于吸血时宿主没有疼痛感,经常难以感知。蜱吸血时间较长,可以达到数天甚至一周。蜱未吸血时如绿豆或芝麻大小,饱血后身体可涨大数十倍,甚至可达到花生米大小。
“毒性”与宿主、病原体有关,严重的可致命
记者注意到,最近不少市民朋友在网上发帖,说自己在户外活动时被蜱虫叮咬。不久前,就曾有报道提到女子被蜱虫叮咬后7天就离世了,评论区几乎“谈虫色变”。胡志亮介绍,自己所在的医院每年春夏季节接诊到的蜱虫叮咬患者都不少,从几岁的小朋友到近90岁的老人都有。
为何同是蜱虫叮咬“毒性”却不太一样?在胡志亮看来,这与“宿主”和“病原体”都有关系。“宿主也就是人本身的因素。相对而言,年轻人在被咬之后感染的症状就比较轻,但是老年人特别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已经在生病状态了再感染病毒就会诱发原发病的加重,这也是导致危重症的原因之一。”另外少数患者因病毒作用以及感染病毒后诱发的严重免疫炎症风暴,也会导致病情较重甚至丧命。
而另一方面,病原体本身也决定了“毒性”的不同。“新型布尼亚病毒也有不同的分型,感染不同区域的不同分型的病毒,也可能让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所区别”,胡志亮说。
提个醒
蜱虫病也会“人传人”
专家提醒,到丘陵、树林等可能有蜱分布的地方游玩时尽量不要去草地行走、躺卧。离开时要及时检查鞋子、袜子、裤子、脚踝、小腿等与草可能接触的部位,回到家里及时检查全身特别是皮肤薄嫩的部位是否有蜱附着。到可能有蜱分布的区域游玩时可涂抹驱蚊花露水等,对蜱有一定的驱避作用。携带宠物游玩时,要避免宠物进入可能有蜱分布的草地玩耍,离开或回到家里及时检查宠物的腹部、耳朵、颈部等皮肤薄嫩的部位是否有蜱附着。
如果不慎被蜱虫叮咬吸血,该怎么办?张守刚提醒,蜱的口器生有倒刺,切记不能随意用手拔除,一旦蜱虫头部和口器断裂在体内,处理起来更麻烦。更不能捏碎蜱的身体或用酒精、烟头等去刺激,这样会促使蜱虫释放更多毒素,导致被病原体感染的概率加大。正确的拔除方式是用镊子贴紧皮肤,夹住蜱的口器迅速拔出。
胡志亮指出,蜱虫病的潜伏期大概在数天到两周之内不等的时间,如果有超过3天发热不退、精神不振的症状,就应尽早就医,并尽可能地告知医务人员流行病学接触史。他告诉记者,本身被蜱虫叮咬后的高烧、呕吐等症状与其它病因导致的高烧、呕吐并无明显区别。“所以对于医生来说,一定要问清楚患者身边或所在地有没有这个疾病,有无草地户外作业的流行病学的情况,都可以作为判断蜱虫病的重要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被蜱虫叮咬后有的患者体液和血液中,含有大量新型布尼亚病毒,如患者家属近距离接触也容易感染。“我们确实有见到因为照料患者造成的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往往是见于那些很重的患者。”胡志亮提醒,家属可能会密切接触到患者的分泌物,在这个时候尤其要注意手卫生,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透视经济半年报:GDP增速符合预期 消费外贸“内外兼修”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严厉驳斥北约对中国的不实指责
- 厄瓜多尔瓜亚基尔市发生4.4级地震
- 店铺每天能卖百余个 “搪瓷盆装草莓蛋糕”为何这么火
- 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从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开去
- 拼多多“百亿减免”再推新政,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全部由平台承担
- 直击古船考古抽丝剥茧 “时间胶囊”静待破译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巴西籍专家丹尼斯:到了延安 才更能读懂中国
- 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扬帆” 陕西多措并举“护航”人才发展
- 以总理办公室:以色列将派遣代表团参与加沙停火谈判
- 再谈中国!拜登称要就对华“激烈竞争做准备”
- “奥库斯”内讧?澳反对党领袖公开对比美英核潜艇,引英方抨击
- “5G Advanced”网络技术助力香港建设智慧城市
- 中国足球协会原副主席李毓毅受贿案一审开庭
- 江西会昌:农歌会搭建百姓舞台 农文旅深融助力乡村振兴
- 民生与发展并重 看政策“组合拳”如何助力房市止跌回稳
- 艺术家谭恩用画笔描绘“山河归途”
- 云南山沟养鱼人自建鱼文化院 为土著鱼种群恢复鼓与呼
- 国际络病学大会海外论坛泰国举行,为中医药“走出去”搭建新平台
- 一碗螺蛳粉 见证团结情
- 热门推荐
-
- 银盛数惠与腾讯智影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数字人发展
- 德籍人士:“脱钩论”应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 观天下·美国政局 | 拜登:别斗了 麦卡锡:不撕他讲稿
- 新技术为海量数据存储提供“超级光盘”
- 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银杏产业专业委员会揭牌
- 沪上侨界收藏家展出吉州窑瓷器:快乐收藏,心怀敬畏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青年设计团队:青春绘就“海上移动城市”
- 青年文化与传统文化互动相生 激发网络文学创新发展
- 专家:图画书阅读是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内容,家长不应缺席
- 上海-西安-克拉玛依航线首航成功
- 极端天气肆虐多地停电 美国南部面临高温和野火风险
- 江苏去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45万人次 “Z世代”成主力军
- “一带一路”项目“坍塌”?《华尔街日报》的谎言与真相
- 四川康定沙德镇火场全线已无明火
- 玩网络游戏时老弹出充值页面 游戏诱导充值乱象调查
- 51个国家和地区嘉宾齐聚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
- 赣江观澜:火爆的马拉松带来了什么?
- 10只人工繁育林麝在秦岭凤县野化放归
- 三沙市“琼沙3号”轮党支部:安全护航海上“生命之舟”
- 国际最新研究称,数千颗陨石或因全球变暖而更快沉入南极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