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减负”家庭“增负”?4条建议给家长“松绑”
家长辅导作业被气到进医院,家长熬夜加班加点“帮助”孩子完成手工作业,孩子的作业需要家长检查、批改……近年来,相关话题不时见诸媒体,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的怪圈引发关注。
其中,日益突出的线下辅导负担是家长们反映最多的问题,校外培训机构得到整治和规范后,课后辅导工作很大一部分由家长负责,很多家庭不堪其负;无处不在的线上教育负担是家长们反映的又一焦点,随着社交媒体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家校间的沟通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显著变化,家长需要承担的教育负担也体现在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线上任务上。尽管“减负”改革强力推进,部分家长仍然难以适应“慢节奏”的教育观念。许多家长抱着“吃得苦中苦”的执念,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惜花费巨资参与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却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更广阔的视域审视教育“减负”,关注家庭教育负担问题。教育改革的初衷是减轻学生负担,但不能为了达成“减负”指标而“拆东墙补西墙”,减轻了学生负担却增加了家庭教育压力。各地在推进教育“减负”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教育改革对不同群体、受众的影响,更深入、更细致、更具体地推进“减负”工作,确保这一改革真正造福广大学生和家庭。
具体来说,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减轻中小学阶段家长的教育负担:
第一,转变教育模式,让负担切实减少而非转移。为更好推动“减负”,需要多展开社会调研,了解真实情况,而不是让减轻教育负担停留在表面。同时转变教育模式,在课后服务方面,学校可以开展课后体育课、实践课等,而非将课后服务作为新的教学课堂;在课后作业方面,应提倡作业由“量”到“质”的转变,多做有效作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作业布置方面,学校要给予老师充足的作业批改时间,切勿将作业辅导和批改的重担落到家长身上。
第二,规范教育选拔标准,告别“掐尖招生”。“减负”指向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以及课外培训负担,但在考试的难度和标准方面却没有进行因势利导的更新。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选拔”,把标准从各类“掐尖招生”向国家政策提出的目标方向推进、落实。
第三,发挥教育供给作用,因地制宜提供“定制”服务。切实减轻家长教育负担,确保学校而非家长始终是教育的主阵地。各地要根据自身教育发展实际进行相应的“减负”而非“一刀切”。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之间的差异,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不能将最基本的教育供给也“减”掉。在欠发达地区,教育供给要“开足马力”,同时要发挥技术的力量,向欠发达地区供给优质教育资源。
第四,明晰教育理念,告别“超前学习”焦虑。部分地区仍存在四、五年级学习初中课程,初中“预习”高中课程的现象。一面喊着“减负”,一面在教学节奏上仍按照原本的路线走,减轻的校内负担就需要由家长来填补。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明晰教育的意义:要培养能思考、会创新又兼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非“唯快论”“唯分数”“唯简历”的应试人才。同时,要通过有效的政策工具化解“超前学习”的教育焦虑,家长与学校之间也要形成良性的沟通互动机制,助力形成“慢”节奏的教育理念。
教育“减负”不只是减轻孩子的负担,也需要重视减轻家庭的负担。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本文系教育部司局专项课题《“双减”的政策效果评估与优化路径探索》阶段性成果。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泽连斯基:袭击俄库尔斯克州目的之一是设立缓冲区
- 上海龙华古寺举行慈善义拍 筹集善款697.8万元
- 青春华章 中国向上丨投笔从戎的南开学子这个军礼催人泪下
- 科技革命下,专家学者共议计算思维培养
- 春节假期结束 如何克服“假期综合征”?
- 拉萨高新区拥有市场主体2.23万家 数字经济企业2562家
- 中国铁塔叶臻:组建“数字天网”,飘起“分布式云”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不可靠实体清单有关措施答记者问
- 宁夏在美国纽约举办特色优势产业推介会 邀海内外宾客品塞上优品
- 原创话剧《徐大同》在天津首演
- 【世界说】美媒:“一支难禁的AR-15”写下美国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悲惨史
- 柴达木2023年首个三维地震勘探项目收官 刷新多项纪录
- 中国工信部:传统产业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 船老大沈华忠义举获舟山市政府25万元见义勇为奖
- 2024智见青年行在京启动 赴三地体验中国数字生活
- 天津出台方案健全财会监督体系 进一步规范财经秩序
- 已有143人遇难!莫斯科恐袭嫌犯称有人出100万卢布买凶
- 济南出台两项科技金融地方标准 以金融“活水”滋养科创“金种”
- 天津市河东区一小区发生爆炸 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
- “猫狗粮被投毒”如何越传越离谱
- 热门推荐
-
- 讲述民政榜样故事 2024“北京榜样·最美民政人”揭晓
- 自然资源部发文打通基建临时用地政策“堵点”
- 近400名专家学者荟聚山东革命老区 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 暑假小儿鼾症就诊量增加 专家: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4号墩承台首次浇筑顺利完成
- 宣称软件免费使用却对用户提起批量诉讼 最高法:不予支持
- 多部门就房地产市场密集发声 在“因城施策”方面下足功夫
- 大国重器创造中国奇迹
- 汉有天禄阁、唐有弘文馆……从国家版本馆看“何以中国”
- 三峡升船机年客运量创通航以来新高
- 南非官员:美向乌提供集束弹药是靠牺牲他人为己获利
- SNH48携手米娜杂志入驻小红书,引领女团时尚潮流
- 挑动和制造阵营对抗损害地区利益
- 观新展、赏春花 “五一”假期北京市属公园推出30项游园活动
- 第三届东吴国际人道论坛举行 专家吁深化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 前十月中国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7.9%
- 陕北民歌公益推广活动·榆阳区专场在京举行 带来地道陕北风情
- 成都考古中心筹备重磅展览 盐源老龙头出土青铜铠甲将首次亮相
- 四川省德阳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以岭药业:创新中药 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