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老大沈华忠义举获舟山市政府25万元见义勇为奖
船老大沈华忠义举获舟山市政府25万元见义勇为奖,他说——
“阿拉渔民看到有人遇险,都会去救”
“钱损失了固然可惜,但救人第一、生产第二,阿拉渔民在海上看到有人遇险,想也不用想,都会去救。”3月13日下午,在岱山县高亭中心渔港,正忙着指挥船员装新蟹笼的“浙岱渔11492”船船老大沈华忠不假思索地回答。
3月12日,岱山船老大沈华忠一刀斩断6300只、价值近40万元的蟹笼组织救援,将16名落海船员救上自己的渔船。13日上午,舟山市政府给予沈华忠见义勇为奖励金25万元。
沈华忠今年58岁,从17岁开始下海,至今已同大海“打交道”40余年。如今,作为一名老党员的他还是岱山县“航行的支部”闯海第二支部书记、示范船长。大海给予了他黝黑的皮肤,也赋予他宽广的胸怀和坚毅、乐观、有爱的品格。危急时刻,他总是奋不顾身,从无情的浪涛里救起一个又一个生命。
两年半从海里救回32人
“不好!前方有人遇险!”12日上午10时许,沈华忠正驾驶船只在长江口渔场162海区8小区作业,突然看到三四海里之外的海面上有人发出了橙色烟雾弹寻求救助。海上救人争分夺秒,沈华忠毫不犹豫地让船员砍断了连接着蟹笼的绳子,开足马力驶向事发海域。
“因为蟹笼过重,渔船无法拖着蟹笼救人,而回收蟹笼至少需要3至4小时,所以抛笼救人是最好的选择。”沈华忠坚定地说。
抵达事发海域时,沈华忠看到有一人漂浮于海面上,还有15个人在一艘救生艇上。他立刻指挥船员将救生圈绑上绳子,扔给落水的人,并慢慢拉近。由于当时落水人员四肢都已僵硬,无法使劲,身上的棉裤棉袄浸泡了海水,十分沉重,最终4名船员齐心协力才将其拉上船。
此时,海面上的风浪大了起来,救生艇也跟着风浪时远时近,给救援增加了困难。沈华忠凭借多年的海上救援经验,从顺风的位置靠近救生艇,避免发生碰撞。随后,救生筏上的15个人被一一接上了船。整个救援过程持续了半小时。
“落水船员被救时已经有了失温的情况,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衣服,给他换上,盖上被子,喝了姜汤,他才慢慢缓过来了。”沈华忠告诉记者,当天晚上将这些船员安全送上“东海救101”轮后,他又马不停蹄地驾船回到岱山,采购新蟹笼,靠港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时30分。
这不是沈华忠首次救人。时间回溯至2021年9月26日,在位于长江口渔场的洋面上,“浙嵊渔05119”遇险沉没,16名船员全部落海。相关部门立即向附近渔船发出协助救援指令。
离事发地大约3海里的“浙岱渔11492”正在作业,价值10万元的蟹笼、渔具已经放下。接到指令的沈华忠立即说了四个字:“斩断,斩断!”
一分钟之内,船只停止作业,连接绳全部被斩断。1500只蟹笼瞬间沉入大海,船只开足马力,朝着事发海域全速驶去,将遇险的16名船员全部救起。
“渔民都是兄弟,有需要必相助”
“这是救了16个家庭”“船老大真英雄”“舍小利而取大义,是我辈学习楷模”……这两天,沈华忠的事迹红遍网络,全国网友纷纷点赞。
面对各地赶来采访的记者,沈华忠不好意思地说:“这样的救援其实在海上很常见,渔民都是兄弟,有需要必相助。我要是有事,别人也会帮忙。”
确实,对于舟山渔民而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早已成了刻在骨子里的下意识反应。
沈华忠出生在岱山县闸口一村,村民们靠海吃海,大多以捕鱼为生。从前船小、船上的安全辅助设备少,海上事故时有发生。每当听到渔民遇险的消息,看到一个家庭破碎,沈华忠的心就像被揪起来一样难过。那时候他就暗暗发誓:“如果我在海上碰到这样的事故,一定要不顾一切去救。”
“他就是这么个人,平时渔民遇上什么困难,他都是能帮则帮。”一旁正在干活的大副张文兵忍不住说。
今年63岁的张文兵跟着沈华忠出海已经有20多年了,沈华忠是个怎样的人,他最了解。
“有些渔船捕鱼设备坏了,沈老大知道了,就算自己船上没有备用的,他也会四处打听,从自己朋友那里借来给需要帮助的渔船。”张文兵笑着说。
张文兵回忆,有一次,在衢山岛附近海域,一艘渔船与一艘货船相撞,有船员失踪。得知消息,正准备出海作业的沈华忠立刻调转船头,向事发海域驶去,参与搜寻失踪人员。
“沈老大带着我们从天蒙蒙亮开始搜救,一直持续到天黑。”张文兵说,“尽管直到最后都没有找到失踪人员,但我们已尽力了。”
“这个船老大,信得过”
2021年度“浙江骄傲”人物、第八届浙江省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近几年,沈华忠拿过不少奖。他将这些获得的证书、奖牌郑重地收纳好,摆放在儿子家里。
一向不善言辞的沈华忠不会讲大道理,但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儿子传递着人间大爱以及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我儿子也已走上工作岗位,我想用我做的事情为他做个表率,把‘当好人,做好事’这种家风传承下去。”
“这些年,我们这帮老兄弟一直跟着沈老大干,有些船上船员流动性很大,但我们相对稳定。”船上的伙计贺元峰说,“你看平时沈老大帮助别人都那么尽心尽力,平时对我们更是没得说,兄弟们都信得过他。”
“人豪爽、热心肠、朋友多。”说起对沈华忠的印象,岱山县高亭镇闸口一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王蓓芬脱口而出,“沈老大自己从来不会说,但我经常从别的船老大口中听到他助人的事迹。”
“不光在海上,村里有什么事情,只要沈老大在岸上,一个电话他就会来帮忙。”王蓓芬说,村里成立了党员关爱基金,沈华忠经常带头捐款;每次捕鱼回来,他还会给左邻右舍带渔货物,让大家一起热闹热闹。(浙江日报 记者 尤畅 黄宁璐 见习记者 吕凌棘 通讯员 邱巧燕)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多家新能源车企开启大规模招聘 一线操作工最紧缺
- 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通车1周年:游客沙漠边上点外卖、住民宿品非遗
- 克罗地亚专家:美国输出“民主”贻害世界
- 国际空间站轨道升高3千米
- 全球连线|《香港志》首册英文版出版 向世界讲述香港故事
- 土耳其电动汽车产业取得历史性突破
- 湖南航空航天产业加速发展 涌现大批创新型企业
- 多国限用的司美格鲁肽,真是减肥“神药”?
- 三部门:到2035年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体系全面建成并稳定运行
- 沪苏湖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 韩媒:韩国外交部召见俄驻韩大使 抗议朝鲜派兵援俄
- 西延高铁全线最长全黄土隧道顺利贯通
- 亚美尼亚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 美国公布最新AI芯片禁令 英伟达与甲骨文实名反对!
- 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2024年新兴经济体应增加投资以加速复苏
- 8400万新业态劳动者 要有“跟得上”的权益保护
- 建行福建省分行成功投放全省首笔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贷款
- 惊险一幕:美国一飞机紧急迫降高尔夫球场 机腹擦地着陆
- 多地直面“公摊”痛点 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
- 暴雨致卢沟桥坍塌?官方回应:小清河桥坍塌
- 热门推荐
-
- 舞剧《10909》将首次亮相全国舞蹈展演 艺术再现科技探索深海之美
- 美坠毁黑海无人机继续发酵,双方“较劲”残骸打捞
- 学生时代,不想让父母为我的人情埋单
- 网购小猫竟用塑料筐寄来 网友质疑违规寄递活体动物
- “2024首尔冬季庆典”在韩举行
-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开行物流总包式“客车化”全程班列
- 天津开启邮轮游新热潮 “海上春运”预计3万余人次出入境
- 中医夜市火热 圈粉年轻群体
- 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会举行 十年成果发布
- 中国人民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
- 津甘两地书画联展在天津举行100余件作品展示东西部协作发展成果
-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举办,带你回顾精彩瞬间
- 《美丽中国 美丽巴西》画册首发式暨图片展在里约开幕
- 32分钟!看一卷5100米钢材如何“摇身一变”高端硅钢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药材铺就“金色大道” 拓宽民众增收“钱”景
- 中国美妆小镇“五年之约”:打通新渠道拥抱新经济
- (新春走基层)在华留学生迎春节:投壶、做灯笼、写“福”字
- 巴西森林火灾频仍 首都遭遇近10年来最严重火情
- 高通公司2023智博会分享:推动5G+AI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 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不可避免地将要来临:低空经济孕育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