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药材铺就“金色大道” 拓宽民众增收“钱”景
中新网晋城12月4日电 题:山西高平:药材铺就“金色大道” 拓宽民众增收“钱”景
作者 杨佩佩 李娜 崔晓娜
初冬时节,在山西晋城高平市米山镇米东村中药材种植基地,100亩丹参迎来采收期。随着采收机驶过,一根根丹参破土而出。40多名村民熟练地将丹参挖出、去土、分拣、装车,一股股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飘满了田间地头,也飘香了村民致富路。
2023年以来,米东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药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流转土地350余亩,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今年,该村采取土地轮作倒茬方式,种植100亩丹参、250亩党参及部分射干。目前,100亩丹参进入采收期,预计可产35万斤。
高平市百草园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原晓峰说:“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种植了更适合本地的丹参中药材,加上在种植、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今年的丹参长势不错,药质含量高、药味浓厚,亩产达到3500多斤。而且是订单式种植,销路也不愁。”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也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除土地流转金,村民还可以在地里干活,带动了100余名本村及周边村民在家门口挣钱。村民焦东风就是其中一名,“今年春天种丹参的时候我就在这干活了,还有夏天除草,到现在收丹参,一直有活儿干,一天能挣80块钱。”
米东村党总支书记贾先德表示,今年,该村还建了中药材初加工厂,引进烘干设备。当地将探索种植更多适合本地、优质高产的中药材,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成绿色生态富民产业,让中药材成为村民的致富良药。
在高平市野川镇沟村村,200亩地黄田同样迎来丰收期。近百名村民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弯腰、捡拾、装袋,动作一气呵成,一袋袋地黄被迅速装车,运输车辆沿着田边小道往来奔忙。
今年,沟村村经济专业合作社种了200亩地黄。从当下采收情形核算,亩均产量达6500斤左右,依照与合作方签订的每斤1.2元订单价格来算,亩均收入突破7500元。扣除种子购置、肥料滋养、地膜铺设、农药防护,以及人工雇佣、机械作业等各项费用后,亩均纯利可达2500元以上。
“在发展地黄产业的道路上,我们村可没少下功夫。”沟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许永清说,为筑牢产业根基,降低投资风险,该村合作社与药材研发公司合作,不仅开启订单生产模式,确保产品“有处可去”,还立足本村,大力建设中药材加工基地,打开销路。
同时,该村还创新打造“公司+基地+技术+农户+加工”五位一体经营模式,凭借这一模式,本村村民在家门口便能轻松就业,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并吸引周边村30多名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英国知名艺术家菲利普·考尔伯特个展《龙虾创世》在东北地区首展
- 美国会众院通过债务上限法案 共和党欲先发制人促拜登谈判
- 世界周刊丨美国“刑诉”大乱斗
- 世卫将新冠病毒变异株EG.5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
- “喂”狼不是“为”狼好 可可西里网红狼日渐圆润
- 南深高铁南玉段六景郁江特大桥合龙 广西最大侨乡玉林今年将通高铁
- 海南:外向型经济逐渐成为海南自贸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中国人民大学通报举报调查结果:情况属实,解聘涉事教师
- 今年新疆新能源并网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
- 跨里海中欧(亚)班列日日开行已成常态
- 王蒙这一年
- 在赣台胞台属齐聚南昌迎春联谊:共叙友情 共谋发展
- 全球大型冰级多用途纸浆船引航出江
- 南非邮政系统迎来“裁员潮” 工会组织予以谴责
- 多国青年以视频“XIU”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北京房山108国道生命通道已抢通
- 国家发改委:本次发放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数量为20万吨 全部为非国营贸易配额
- 浙江舟山东极岛海域翻船事故5人获救 2至4人失联
- “卧底”调查外卖小哥两个月 杭州精准筑起幸福港湾
- 新研究称间歇性禁食益处多
- 热门推荐
-
- 冬奥旋风将如何深刻影响中国冰雪游
- 中国铁路6日迎国庆黄金周返程客流高峰
- 封控期间如何做好心理调试?陆林院士给出这些建议
- 瑞典结束调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 俄罗斯称后续将关注德国的调查
- 2月2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7971.1万人次
- 测定仪出现故障 日本女川核电站发电计划延期
- 香港楼价指数连降两个月 创近8年新低
- 浙江长兴:江南风韵百叶龙 让古老非遗“舞”起来
- 薛之谦服装品牌抽检不合格,公司回应,有人称收到退款
-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高速桥垮塌致5人失联 村庄2人遇难12人失联
- 普京红场发表讲话:俄将尽一切努力避免全球性对抗
- 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发布:贵州茅台蝉联最具价值企业
- “盖章游”如何热得长久
- 2022年广州跨境电商规模突破千亿元 继续领跑全国
- 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收到3万余份新样本
- (新春走基层)驼峰场上的“提钩快手”
- 李雯雯:努力走向巴黎奥运赛场
- “数”造“西引力” 数字经济成西安发展“新引擎”
- 促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湖南发布十条红色旅游研学精品路线
- 税收回升折射经济加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