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扬州 共话“巨型稻”助力乡村振兴
5月27日,农业专家在扬州指导农户种植“巨型稻”。 郭志军 摄
中新网扬州5月27日电 (记者 崔佳明)27日,“金砖国际巨型稻实验示范基地”落户扬州方巷镇利民村,该村水田里一片忙碌,农户们将“巨型稻”秧苗插入土壤中,与普通水稻秧苗相比,“巨型稻”的秧苗明显更加粗壮。
当日,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及“巨型稻”种植代表齐聚扬州,共话“巨型稻”助力乡村振兴。被誉为“巨型稻之父”的夏新界在扬州观摩插秧时说,“巨型稻”采用单株插秧模式,每株秧苗间隔在40厘米左右,为的就是给其生长留出充足空间。
夏新界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是一位从事植物分子遗传学、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海归科学家,2005年回国开始研究我国的水稻育种,“巨型稻”是他的团队历经十余年所创制的超高产优质水稻新种质。
“‘巨型稻’是在现有优异水稻种源的基础上,经突变体筛选、籼粳稻与野生稻远缘杂交培育而来,不通过任何转基因技术手段,100%为非转基因水稻。”夏新界告诉中新网记者,“研发‘巨型稻’的初衷:高产、优质。‘巨型稻’理论产量可达单季亩产千公斤以上且米质口感佳,克服了水稻高产不优质的诟病。”
“巨型稻”稻株成长后,高度可达1.8米至2.2米。“‘巨型稻’株形高大,根深叶茂,茎杆粗壮、宜疏植、生育期较长、淹水深度大,其蓄水深度可达40厘米至50厘米,不仅可以养鱼,还能养蛙、虾、蟹、鸭等水产经济动物,建立起‘稻渔共生’的生态系统。”夏新界表示,“我们要把‘金砖国际巨型稻实验示范基地’这个平台打造好,有利于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蟹田变粮田增产又增收,“禾下经济”是“巨型稻”创造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铆足干劲把‘巨型稻’这件事干好,通过‘巨型稻’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金砖国际和平村工作委员会会长张高陵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3.8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国际友城代表汇聚重庆探寻地方合作新机遇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傅小云:推进医共体建设提升县域医疗救治能力
- 美国议员代表团访匈牙利吃到闭门羹!美方:令人失望
- 五一出境机票均价3022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51%
- 住建部长:落实好降低首套住房首付比、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
- 《明日战记》:古天乐圆了十年科幻梦
- 市场监管总局一季度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155件
- 研究发现:云南哈尼梯田遗产区水稻种植面积总体呈减少态势
- 武王墩墓被盗往事:“摸金校尉”流窜作案,遭同伙举报被抓
- 邮储银行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023年上半年客户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 海南将从六方面改进和提升琼州海峡运输工作
-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大咖话运河丨水脉亦文脉 运载千年文化宝藏
- 甘肃沙漠边缘小城:旱作节水农业 让荒漠变绿洲肥田
- 县政府主导虚增8900亩耕地,公开通报是严肃警示
- 浙江一高校把期末考场搬进农场 村民直呼“好洋气”
- 美媒:美国人从未如此担心无法偿还信用卡债务
- 婚姻中如何面对“妈宝男”?
- 湖南出台规划提出耕地保护“破解之法”
- 平陆运河建设依“绿”前行 动物将顺畅“回家”
- 热门推荐
-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CPI同比小幅上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 去年中国商贸物流总额超126万亿元
- (走进中国乡村)青年创业者“入驻”田园 “新业主”焕新乡村文旅
- 中国水利部: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
- 港澳委员:贵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从热门元素中做好宣推
- “洋弟子”感受邯郸文化:“胡服骑射”话创新
- 云南元阳阿者科:水墨梯田 云海村寨
- 免签政策、旅游专列、邮轮复航……入境游热度持续增长
- 金融赋能“中国海鲜美食之都” 湛江渔业生机勃勃
-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稳固(权威发布)
- 又喊口号?中情局长称对华“脱钩”愚蠢,却又声称美国应“去风险”
- 聚焦健康新质生产力:视频交互——生命急救的高效密码
- 云南推进旅游非遗深度融合 非遗研学受追捧
- 2024首届中原粮食文化论坛在郑州举行
- 不申请年休假=放弃?律师:年底“清零”需经职工同意
- 巴菲特最新持仓公布!清仓惠普减持苹果 “秘密”买了它
- 中国最东口岸:“十一”假期前4天出入境旅客同比增143%
- 为什么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权威部门解读
- 江南山镇里的中秋:传统与时尚“邂逅” 中外游客共享良辰美景
- 福建莆田木兰溪的绿色蝶变 成为百姓家门口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