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考古中心筹备重磅展览 盐源老龙头出土青铜铠甲将首次亮相
成都考古中心筹备重磅展览
盐源老龙头出土青铜铠甲将首次亮相
日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金石为开——成凉合作二十周年考古成果展”将于近期在成都考古中心重磅开展。
2024年,恰逢成都市与凉山州考古合作二十周年。2004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开展考古合作,进行“安宁河流域考古调查”。2009年,成都市政府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在西昌签订“成凉区域合作”协议,成都凉山区域考古合作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将呈现两地考古人20年辛勤付出和丰硕收获,见证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
成凉考古合作成果颇丰
呈现凉山五千年历史脉络
凉山彝族自治州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一幅富有韵味的神秘画卷,这里是历史上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经川西高原南下进入云贵地区的文化走廊,更是南方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藏彝民族走廊的重要节点。“金石为开——成凉合作二十周年考古成果展”将用文物、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首次全面呈现成凉考古合作的20年历程及凉山地区五千年历史脉络。
成凉在20年的考古合作中,成果颇丰:发现凉山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填补凉山地区商周时期文化空白,发掘四川最完整的蜀汉城址,发掘凉山地区延续时间最长遗址,重建凉山地区史前经济,开启凉山地区古代工业文明考古之路,重现凉山地区五谷丰登之路……展览将通过“缘起安宁”“深耕盐源”“多维视角”三个单元呈现这些成果。
凉山被誉为四川第三大青铜宝库。老龙头墓地是盐源乃至凉山地区发现的重要的青铜时代墓地。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兵器,基本上包含了当时各种武器,有剑、戈、矛、刀、钺、镞等,此外还出土了青铜铠甲、臂鞲、盾等青铜防御装备,可见当时人群善制兵器、崇尚武力。本次展览也是老龙头墓地出土的青铜铠甲首次亮相。
展览从生活到葬俗
勾勒凉山地区古人生活场景
距今4000多年前的凉山地区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在此次展览中,大量当时的陶器、石器文物以及建筑遗迹、农业体系图片的展出,将为观众勾勒出凉山地区古人生活场景。观众可通过横栏山遗址出土的颈部饰泥条附加堆纹口沿罐、安宁河谷早期柱洞式建筑遗迹、稻粟黍混作的农业体系,看到古人生活细节。
墓葬的发掘和研究是考古中重要的视角之一。墓葬是人死后的埋葬之处,可反推当时人群的生活、社会与观念。此次展览中将梳理成凉合作以来,陆续发现的安宁河流域极具特色的大石墓、火葬墓两类墓葬所对应的遗址。
展览还将呈现老龙头墓地出土的种类繁多装饰品,有各类扣饰、泡饰、挂饰、饰片、发簪、带钩、手镯、手串、耳环等,足见当时人群的爱美特质和独特的审美意趣。
20年来,成凉考古合作成功发掘凉山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填补凉山地区商周时期文化空白,发现四川最完整的蜀汉城址以及重建凉山地区史前经济。在此次展览中,这一系列成果将以生动多样的展陈形式呈现,带领观众穿越时光,深入了解这片古老土地的悠久历史,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凉山考古令人瞩目
人才培养、博物馆建设持续发力
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周志清看来,他参与的成凉合作考古发掘工作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盐源盆地的工作经历。盐源盆地位于凉山州西南部,是四川省第二大盆地。在这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系列文化遗址,其中以皈家堡遗址最为著名。“皈家堡遗址的发现,不仅确认了凉山地区迄今为止5000年新石器文化,也证实了凉山地区是西北地区甘青文化南下至云贵高原的一个重要节点。”周志清说。皈家堡遗址的发掘,也奠定了盐源盆地距今4500年至3700年之间新石器文化的面貌,是近几年西南地区新石器考古非常重要的突破。
此外,周志清所参与的盐源老龙头墓地的发掘和研究成果,同样让人瞩目。“从学术层面来说,成凉考古20年间,首先就是构建起凉山地区从新石器到青铜时代比较完整的文化面貌、文化谱系和年代框架。”周志清说,“这20年间,我们进行了多学科合作,填补了许多空白。”这些考古工作在植物、动物、环境、人类学等多个方面,都实现了非常重要的突破。同时,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也在凉山地区的各个区域开展文物培训,推动了人才培养。
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馆员江章华参与成凉考古合作之前,凉山州的考古工作开展相对有限。但因这里连接川西高原山区和滇西,是古代人群迁徙和文化互动频繁的交汇地带,因此考古工作者一直认为凉山地区对阐释“从中国西北到西南的人群迁徙与文化互动过程”至关重要。
事实也是如此。这20年来的合作考古,初步建立起了安宁河流域先秦时期文化体系,纠正了过去对一些遗址的年代和文化性质的错误认识,将凉山地区的文化与滇西、滇东北、黔西北等地区的区域文化互动和联系呈现出来。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刘弘介绍,成凉地区的合作初衷,就是因为成都平原和凉山地区同为重要的考古文化遗存区,且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便有很紧密的联系。而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唐亮则透露,未来,凉山州政府和成都的建川博物馆计划在西昌市高铁新城修建一个博物馆群,推动凉山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图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班牙一住宅楼发生火灾 已致4人死亡14人受伤
- 国际最新研究:海洋漂浮塑料95%大于2.5厘米 存续时长或超预期
- 故宫“数字文物库”再上新2万件数字文物影像 总数超10万件
- 广东农企品牌价值50强出炉 总价值逾2572亿元
- “汉字嘉年华”巡展走进泰国曼谷
- 胡塞武装称向以色列海法一发电站发射一枚高超音速导弹
- 俄国防部称挫败乌方对莫斯科无人机袭击
- 中国边城黑河暴雪持续 多方合力保障城市运转
- 中国两部门下达15亿元支持受灾地区修复水利水毁设施
- 2023“未来钢琴家”全球音乐盛典总决赛在天津举办
- 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
- 普京:4年多没有与特朗普交谈 随时准备与他对话
- 四川阿坝小金县突发山洪泥石流 2名群众失联
- 美国蛋价年涨幅超5成 民众改用土豆画复活节彩蛋
-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注高原肺动脉高压病 为青海患者捐赠药物
- 湖南:优化出口退税机制 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
- 七夕将至 “亚洲花都”云南斗南花卉价格持续走高
- 北京将启动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 预计11月3日起扩散条件改善
- 涉嫌违规寄递烟花爆竹,圆通速递、韵达速递、京东物流被约谈
- 脑电刺激能提高记忆力 效果可维持至少一个月
- 热门推荐
-
- 打喷嚏都能骨折?你真的会补钙吗?权威专家支招
- 韩国举行2024学年高考
- “抄作业”抄上了同学名?!山西襄汾发布反诈宣传,留下“尔滨”的报警电话
-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直播短视频专业委员会“优质主播培育工程”在京启动
- 一天发电超10亿度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顶峰保供
- 北京公交警方:一65岁男子扰乱乘车秩序被行拘
- 2024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汇聚全球智慧,共谋绿色未来
- 洗地机行业求变用户期待高性能产品,石头科技全能新品上市
- “宋”福杭州年推出260项活动 邀全球游客来杭过大年
- 西藏普兰边检站:汛期发力 守护国门
-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旌德:“姜”来“钱”景足
- (改革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将释放更多发展新动能
- 众多知名电影人相聚江西庐山 推介中外爱情电影佳作
- 千名大学生看扬州:扬州真心实意向八方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最新中国人力资本报告发布,全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39.72岁
- 放飞航天梦想 “航天精神中华行”走进南国书香节
- 立足地方疾病特征,强化医疗援藏力量
- 商务部回应欧盟要求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进口登记
- 前5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5% 行业景气尚处扩张区间
- “海蓝宝石”号在沪起航 外高桥造船暂别“好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