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怎样吃更健康?(吃出健康来)
本报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王美华)元宵佳节即将来临,吃元宵是重要的节日习俗之一。俗话说“北滚元宵,南包汤圆”,北方人爱吃元宵,南方人爱吃汤圆,两者都寓意团圆、幸福、美满。然而,元宵和汤圆个头虽小,所含的能量却不低,到底怎么吃才更健康?
“汤圆和元宵是以糯米和糖为主的食品,它们体积小、热量高,因此,不宜把元宵、汤圆当作主食大量食用,应以‘品’为主,尝尝即可。”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教授范志红介绍,糯米本身不易消化,再加上高糖、高油的馅料,容易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因此胃酸过多和胃动力不足的人不宜多吃元宵或汤圆。
“需要注意的是,元宵和汤圆的升糖指数特别高。”范志红介绍,无论是白糯米、黑糯米、黏小米、大黄米,都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其升糖指数比白糖还高,堪比葡萄糖。特别是糯米+糖+脂肪组合而成的元宵或汤圆,更应控制其摄入量。食用元宵或汤圆前,可先吃些蔬菜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
市场上有很多无糖元宵或汤圆宣称不含糖、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对此,范志红表示,所谓的无糖食品通常指的只是没有蔗糖,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油脂的含量并没有减少,因此,无糖不意味着低热量,也不意味着血糖反应低,糖尿病患者、有胆囊疾病或慢性胰腺炎的人群、肥胖或高血脂人群都不宜多吃元宵或汤圆。此外,刚煮熟的元宵或汤圆温度很高,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发生烫伤,切记缓慢、小口,细嚼慢咽,以免给胃增加负担。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一次吃几个元宵或汤圆比较适合?“元宵、汤圆有大有小,馅料也各不相同,一次吃多少不能一概而论。”范志红表示,常规大小的元宵或汤圆,建议一般人群一次食用不超过3个,并相应地减少主食的摄入。
“今年有很多主打杂粮的汤圆,例如加入高粱米、大黄米、燕麦或红小豆等。全谷杂粮营养价值较高,但关键在含量。买杂粮汤圆时,要细看食物成分表中的杂粮含量。有的产品杂粮含量只有1%、2%,有的更低,这样的含量很难起到实际的营养改善效果。”范志红表示,有的汤圆大黄米含量超过一半,营养价值会有效提升,但大黄米属于糯性食物,与糯米类似,血糖反应也比较高。因此,高血糖、高血脂人士及胆囊疾病患者仍然需要限量食用。
范志红表示,元宵和汤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想控制体重、血糖和血脂的人群来说,节日里可以适当少量食用,只要有节制、不贪吃、吃得合理,就能在健康的基础上为幸福生活添彩。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龙年春节上海港口岸一派繁忙 汽车进出口量创新高
- 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发掘再获进展 出土文化遗物1500余件
- 西南首例!采用Netrod系统的RDN手术在云南成功实施
- 浙江推十条政策 助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文化中国行丨颜值与智慧并存 秦岭脚下的凤堰梯田你了解多少?
- 国有行首家!建设银行开办柜台债券质押式回购业务
- 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 “借钱消费”不可任性
- 220余件(组)文物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
- 28位知名专家携手著书 为医患破解免疫治疗临床治疗困惑
- 美媒:比尔·盖茨私下已捐款5000万美元支持哈里斯
- 各地不断优化接种服务 加快推进流感等疫苗接种
- 北京交响乐团开启2024年音乐季大幕 大师云集沟通中外
- 经常点外卖能吃出健康吗?这些餐盒上的数字很关键
- 中央民族乐团《壬寅虎啸》唱片分享会举行
- 培训机构预付费资金托管“失灵”引发质疑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特色产业“引路”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江苏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船舶停航景区闭园
- 德国索林根市持刀袭击案:不排除恐怖主义动机
- 桂林艺术节美术板块首次亮相 三个重磅大展齐登场
- 广西桂林新建净瓶山大桥首幅箱梁合龙
- 热门推荐
-
- 联合国报告:世界人口预计到本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
- 湖畔移民点“橘”成金 湖南资兴东江湖蜜橘丰收
- 东盟秘书长和东盟成员国常驻代表受邀试乘雅万高铁
- 中新健康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6年底完成210项中医药标准制定
- 广州创新实施“穗艺通” 激发演艺消费内生动力
- 3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维持稳步提升态势
- 90后成西安登山新主力
- 千年古城安徽黟县非遗夜市鸣锣迎客
- 新造“罗盘座”轮上海外高桥口岸交付
- 以雪为“媒”带“旺”人气 冬季旅游“顶流”花式引客来
- 全国劳模工地“讲课”:多学多问,认真做好点滴小事
- 防治污染,让微生物“吃掉”有害气体
- 安徽舒城通报一小学部分学生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诺如病毒感染引起
- 瑞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开始向上修正
- 300幅中俄少年儿童画作在华展出
- 全球变暖对红酒有何影响?研究称升温超2°C或致七成产区面临风险
- 浙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减重20斤顺利捐献“生命种子”
-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增值税政策
- 土耳其工业和技术部部长卡泽尔:欢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赴土投资兴业
- 中国海洋经济扬帆起航 驶向“深蓝”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