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还是手术?垂体泌乳素腺瘤治疗策略迎来重要转变
中新网上海2月22日电 (陈静 汤浩)垂体泌乳素腺瘤是垂体腺瘤的一种类型。患者垂体分泌过量泌乳素,导致闭经、溢乳、不孕(育)等症状。
近十多年来,在临床中,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治疗首选药物治疗,已经成为神经外科医生的共同认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下称:瑞金医院)垂体泌乳素腺瘤诊治中心主任吴哲褒教授22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如今,这一治疗观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相关特定类型的垂体肿瘤应当首选手术治疗。
据了解,作为垂体瘤领域专家之一,吴哲褒教授参与了2023年国际垂体协会撰写的《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rolactin-secreting pituitary adenomas: a Pituitary Society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垂体泌乳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垂体协会国际共识声明》)一文的审阅和修正。
该国际共识声明由国际权威杂志《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自然评论内分泌学)》刊发。同时,该杂志还发表了由吴哲褒教授撰写的通信论述,题为《The shift of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prolactinomas: surgery as the first-line option》(《垂体泌乳素腺瘤治疗策略的转变:外科作为一线治疗选择》)。
据了解,在2006年和2011年,国际垂体学会针对泌乳素腺瘤和高泌乳素血症,曾先后制定发布两个指南(专家共识),明确指出,泌乳素腺瘤首选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手术治疗仅适用于耐药或者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药物诱导肿瘤卒中或脑脊液漏、合并有精神症状药物禁忌者。
吴哲褒教授指出,在刚发表的共识声明诸多改变中,最大的改变在于:明确了泌乳素微腺瘤和包裹良好/边界清晰的大腺瘤,外科手术应作为一线治疗。“这一治疗上的重大改变以国际共识的形式确定下来,具有极强的临床指导意义。”这位专家直言。
他解释,在临床实际,囊变的肿瘤对药物治疗效果差,而且患者面临药物副作用和长期乃至终生服药的缺点;对于生育期的女性,如果服药期间怀孕,会导致肿瘤增大出现视力下降和视野缺失等严重问题,且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未知。
吴哲褒教授介绍,与此同时,神经内镜下经蝶垂体瘤手术疗效大幅提升,边界清楚肿瘤包膜完整,与正常垂体及鞍膈、海绵窦分界清,全切除概率很大。
他分享了一个临床病例,26岁的姜女士(化名)被确诊罹患垂体泌乳素细胞腺瘤,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方案都是口服药物治疗,且必须长期乃至终生服药。神经外科医生基本都建议她口服药物治疗,同时告诉她,选择药物治疗对她来说最大的问题除了药物副作用外,就是怀孕,比如,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孕中晚期无药物保护状态下,肿瘤会存在显著增大、影响视力视野的风险。姜女士为此十分焦虑。
在瑞金医院,她获得了国际最新的诊疗方案:接受神经内镜技术下的经鼻手术,创伤小,外观上没有伤口,术后恢复时间短,将来也不需要为此服药。今年1月,吴哲褒教授团队在历时1小时的手术中,沿肿瘤假包膜完整剥除肿瘤。术后第一天,姜女士的泌乳素水平已恢复正常,术后3天痊愈出院。当下的姜女士回归正常日常生活。
垂体泌乳素腺瘤治疗策略为什么会产生如此重大的转变?在吴哲褒教授看来,首先得益于近十年来神经内镜技术的巨大进步。不同于过去的传统手术,如今运用神经内镜技术为临床带来了更广阔的手术视角、更清晰的结构显示、更精准的神经保护,手术效果大幅提高。以瑞金医院垂体泌乳素腺瘤诊治中心为例,近五年来,运用神经内镜经鼻切除这一类肿瘤的生化缓解率高达93%。同时,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不高于4%。
药物治疗相比,医生为何强调“首选”手术治疗呢?这位专家做了个比较,药物除了副作用外,还有撤药难。接受药物治疗患者中,只有1/5的患者可以成功撤药。神经内镜技术下的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两者现在有效率均在90%左右,但是手术的复发率仅7%-15%,而药物撤药后的复发率为80%。
最后,吴哲褒教授指出,全国各地的诊疗和技术水平,尤其是经蝶神经内镜切除的技术水平还不一致。因此,神经外科医师需要熟练掌握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假包膜外切除技术,才能有效提高内分泌缓解率,此外还需要多学科联合诊治(MDT)团队,对具体病例开展综合判断,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真正让患者从治疗中受益。(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龙之精神” 十月少年文学名家创作分享会举办
- 外媒:内塔尼亚胡亲密助手被拘留 涉嫌泄露机密文件
- 北美票房:《速度与激情10》首映夺魁
- 日本本州东岸远海附近发生6.2级左右地震
- 上海市中心如何城市更新?发掘文化特质与精神标识
- “强制关注”该治治 技术赋能非赋权
- “一滴油的奇妙旅行”:中国能源化工领域首个趣味探秘科普展开幕
- “银发族”出游比例上升,如何安心出行?专家支招
-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 螺蛳壳里做道场,小龙虾吃出大产业
- 和氏璧、传国玉玺、金缕玉衣……玉文化何以传承万年?
- 山西安泽发生山火 600多人正在全力扑救
- 去年国内电力消费增速攀升 新兴产业用电量保持增长势头
- 维生素B6可减少焦虑和抑郁
- 涉及房山等六区 北京发布山洪蓝色预警
- 41家金融机构在渝集中发布促消费举措 “政金企”组合让利
- 98件(套)罗马帝国时期代表性文物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
- 青岛西海岸新区营商环境(北京)推介会举行,450亿元项目签约落户
- 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九成 居中国首位
- 西藏定日县地震首张遥感影像图公布
- 热门推荐
-
- 中秋小长假火车票开售,节前部分短途车票紧俏
- 上海机场联络线先期开通段轨道工程整体道床施工完成
- 不想成为“食客”或“食物” 美国企业期待和中国进行更多合作
- 新疆奇台县:敲响新疆农村宅基地择位公开竞拍“第一槌”
- 工信部:支持中外企业在自动驾驶等领域开展合作
- 首来湖北台青的新年愿望:盼两岸交流更顺畅
- 解读三星堆铜神坛形象 三星堆人流行穿“翘头靴”?
- 邮储银行联合人保支付发布数字人民币车险实名缴费方案
- 从“0”开始,安踏的零碳进化论
- 工作量超负荷 员工称“干不完”遭辞退 法院这么判
- 国际观察:中国和尼加拉瓜共同谱写战略合作新篇章
- 厦门眼镜展启幕 8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助阵
- 共享发展机遇、释放“西引力” 古城西安扩大国际“朋友圈”
- 广交会锂电池等“新三样”走俏国际市场
- 南非霍乱死亡病例攀升至32人 尚未找到疫情源头
- 1月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上升0.01个点
- 主题沙龙举行 专家与学生共话建设鹊桥星座、探索小行星
- 地产股大涨 多地二手房6月成交创近年新高
- 中法文化旅游高级别对话论坛举行 主题为“相逢”
- (经济观察)中国—东盟携手打造数字产业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