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减肥针”的人体重减下去了吗?
一度爆火的“神药”降价、热度不再
打了“减肥针”的人体重减下去了吗?
近日记者注意到,此前一度爆火的“减肥针”司美格鲁肽的市场热度有所下降。迈入2024年,这款曾经漂洋过海代购才能获得,让糖尿病患者困于“买不到”、让求美者视为“神药”的降糖药出现了降价。以每支3.0ml(4mg)的大规格为例,售价从此前超千元已降价至不到八百元。此前打了“减肥针”的人究竟减下去了吗?为何如今“减肥针”不再那么受追捧?记者进行了采访。
有人胃肠道反应明显,有人打了无效,还有人会反弹 司美格鲁肽,是GLP-1受体激动剂,是人们在进食之后由小肠释放的多种激素之一,作用于胰腺时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作用于消化道可减缓胃的排空,作用于下丘脑可以产生饱腹感。因此,模拟GLP-1的药物(如司美格鲁肽)既有调节血糖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又能减缓消化、抑制食欲。2017年,司美格鲁肽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2021年6月,又获批减重适应症。随后,其在海外获批的减重适应症展示出良好效果,很快被全球减肥人士奉为“减肥神药”。2021年4月,司美格鲁肽于国内正式获批上市。目前在中国,司美格鲁肽适应症仅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
进入2024年,司美格鲁肽的价格却坐上过山车,以每支3ml规格的为例,售价从此前超千元已降价至不到八百元。“我觉得现在可能连以前火爆程度的二分之一都不到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刘好表达了相同的感受。在刘好看来,虽然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司美格鲁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使用司美格鲁肽后往往会对胃肠道产生副作用,比如腹胀、腹痛、便秘甚至呕吐,因此对于减肥患者来说,使用的是司美格鲁肽的副作用。 此外,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包括司美格鲁肽在内的GLP-1激动剂有刺激甲状腺C细胞增生的作用,所以该药禁用于有甲状腺髓样癌的患者,以及有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的患者。“另外,这个药品使用久了之后,抑制食欲和减重效果也会逐渐降低。停药后,倘若不注意饮食和运动,体重反弹的情况也会存在的。”刘好说。 “减肥针”的风险不小,但37岁的徐海还是尝试打过一段时间。200多斤的徐海算“超大体重”,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在医生的建议下,他选择这种药物。然而,在别人身上有所表现的“抑制食欲”在徐海身上毫不明显,因此也没有达到任何的减肥效果。 刘好注意到,如果只用来减肥,停药后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会反弹。王霞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在同事的介绍下,她曾在半年内连续打司美格鲁肽“减肥”,“但是停药后我和介绍的那位同事一样,掉了的快20斤都涨回来了,因为根本管不住嘴”,王霞无奈地说。
滥用现象仍在,98斤女孩增了3斤就想尝试 1月29日,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上搜索时发现,购买该药物虽然需要开具线上处方,但只需要勾选“2型糖尿病”,并简单回答“是否使用过所购药品且无过敏或不良反应”及“是否有用药禁忌”便可开具处方,直接购药。不仅如此,虽有降温势头,但乱用、滥用仍令内分泌科医生直呼“不理性、不可取”。 司美格鲁肽是周制剂,即每周使用一次。但“求减心切”的陈琪因为第一天打针后觉得没能“掉秤”,连续几天每天一次给自己注射,虽然恶心呕吐,但食欲控制得还是不明显,直到出现心慌才匆匆赶到医院门诊。 刘好曾在门诊接诊过一个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女孩。女孩对“减肥针”感兴趣的原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体重一个月内从98斤增到了101斤。“在网上搜了搜减肥方法,无意间看到了可以打针就没食欲,无痛减肥,那肯定会想试一试。”但在刘好看来,女孩的体重指数完全在正常范围内,也没有任何高血脂、高血糖等情况,因此她拒绝了开药的要求。
口服司美格鲁肽也已获批,但适应症仍不是减肥 1月26日,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片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这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但值得注意的是,该口服药适应症仍仅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不适用于减肥。
专家提醒,临床上通过使用司美格鲁肽这类药物来进行糖尿病预防治疗,其依据依然是患者达到重度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且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通过医生的评定确实有高发糖尿病的风险或者已经是糖尿病前期,且伴有其它肥胖相关的并发症,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肥胖的原因很多,最好先排除继发性肥胖,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在减肥效果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再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生活方式干预要贯穿减肥的全过程,否则就会反弹。对于并不属于肥胖的人,如果只为追求所谓的‘瘦为美’,则更不应私自购买使用这款药物。毕竟是药物,在身体各项指标均正常的情况下,不建议依赖药物去求美”,刘好回忆,徐海在尝试司美格鲁肽效果不佳后,还是“老老实实”选择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变自己,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已经减重近40斤。 (文中患者均为化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马斯克宣布随机向签署请愿书选民发100万美元 直到大选日
- 新石器时代斯堪的纳维亚人口为何减少?最新研究称遭鼠疫重创
- 兰州新区绿色化工“智起风云”:“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效能再升级
- 《写给孩子的世界遗产》:用世界遗产讲好中华文明传承故事
- 中国青年团队研发人形情感交互机器人 冀搭建人机情感桥梁
- 湖南常德撞人案一审宣判 被告人黄文被判死缓
- 一名枪手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与执法人员交火后死亡
- 少年志|那些“全国统一”的童年回忆
- 水洞沟遗址百年展和宁夏考古成果展在银川开展
- 美国千人游陕西活动启动
- 官方通报“点读机女孩”视频:为去年拍摄
- 重庆校企联合 打造低空经济新赛道
- 全国修脚行业150名师傅聚江苏扬州赛“脚上雕花”
- 沙蒜豆面、街头嵌糕 这才是温岭人的美食传奇
- 2024ASC世界大学生超算竞赛落幕: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分获冠亚军
-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拜登进行提前投票支持哈里斯
-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雷击森林火场实现全线合围
- “青铜器之乡”宝鸡142件“国家宝藏”聚首申城
-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组织开展西藏6.8级地震灾害救援
-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爆炸事件已致2死9伤
- 热门推荐
-
- 新疆文化艺术节 | 美丽新疆之夜 奏响民族乐章
- 大国粮仓竟然要“靠天吃饭”?农机驾驶位上为何空无一人?来看记者探秘
- 新闻特写丨全球最大单体公寓建筑背后的中国建设者
- 四川旺苍:革命老区飘茶香 奏响民众致富欢歌
- 第六届中央音乐学院10·15艺术节将启幕
- 大数据赋能贵州石阡茶园实现全程监控
- 经济主题记者会|今年财政政策的基调和特点是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 你的社保卡其实还有金融功能!如何办理?怎样使用?
- 平安信托再回应超7亿产品延期兑付:相关案件一审胜诉
-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 二季度末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2.8%
- 山西吕梁何以盛赞“民营企业家是功臣”?
- 让节日民俗“响”起来“亮”起来
- 年末艺术盛宴“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登陆上海
- 2023年度“恒爱行动——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启动仪式在连云港举办
- 同日而语两千年 审美是最好的证明
- 台风“摩羯”已致越南141人死亡
- 记者手记:为翻出旅者梦中的大山 广西“天眼村”村民倾力付出
- 天津警方通报“陌生人凌晨敲门,女子家门口发现三角标记”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团结凝聚华社力量,推动中菲关系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