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健康说|如何有效阻止结核病流行?专家:控制结核潜伏感染是关键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青云】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如今它仍是世界头号传染病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估计有1060万人患有结核病,有130万人死于与结核病相关的疾病。终结结核病流行,需要我们继续行动!
近年来,我国针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相继制订了《“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国结核病防治成效显著:结核病患者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并且近20年实现了肺结核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双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社会发展欠均衡,结核病负担仍较严重。
防控结核病的重点在哪?我国防控结核病有哪些具体措施?新方法和新手段的运用效果如何?1月23日,环球网《环球健康说》直播栏目邀请到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业务部主任徐彩红和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制所所长陈彬参与“终结结核病流行 我们在行动”主题直播,为广大网友分享我国结核病防控的具体实践。
消除结核病 需控制结核潜伏感染
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是终结结核病流行策略的关键措施之一。
那么,什么是结核潜伏感染?徐彩红解释说,结核潜伏感染是指机体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生临床结核病的症状和体征,在细菌学和影像学方面也没有活动性结核病的证据。“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约5%的感染者会在短时间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约95%的感染者的结核杆菌会进入长期的“潜伏”状态,即结核潜伏感染,这部分人群约5%-10%会在其一生中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且大部分发生在初次感染后5年内。”
如何找出结合潜伏感染者?陈彬介绍说,目前常用的潜伏结核感染诊断方法有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皮肤试验(EC)。IGRA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好,但检测成本、实验要求相对高,,而TST作为皮试试验,在聚集性群体中检测应用较多,但由于抗原交叉反应,特异度容易受到影响,会有一定的假阳性情况。EC作为新型皮肤试验,不受卡介苗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影响,灵敏度和特异度也较好。“主要看各地对于筛查准确性的要求和成本方面的综合考量,来综合选择上面三种方法来进行结核潜伏感染的检测。”陈彬说到。
作为2023年新版《中国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指南》的作者,徐彩红指出,结核潜伏感染者就是潜在的结核“患者库”,如何避免或者降低感染者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而采取的干预措施,我们称之为“结核病预防性治疗”。
为何要对结核潜伏感染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如此重要?徐彩红表示,一方面,尽管结核潜伏感染者没有结核病的症状和体征,通常也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具有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另一方面,对结核潜伏感染者开展预防性治疗能够获得很好的保护效果,研究表明预防性治疗的保护率可以达到60%-90%,能够从源头上减少传染源的发生,是快速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终止结核病流行的关键干预措施之一。
2023版《中国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指南》中针对结核潜伏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提出了5种常用药。徐彩红介绍说,这5种常用抗结核药品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丁、左氧氟沙星和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前四种药品主要用于组成化学预防性治疗方案,最后一种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属于免疫性预防治疗。“相对于化学预防性方案来讲,疗程更短,且安全性好,无肝毒性,不会导致耐药,也不会对基础疾病治疗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感染者的依从性会更好。”
疾控专家分享结核病防控的“中国路径”
为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我国在结核病防控上走出了一条“中国路径”。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创建无结核社区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选取36个社区进行试点。
“所谓无结核社区,是指社区的常住人口结核病发病率低于10/10万。”徐彩红谈到,通过无结核社/县区的探索,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结核病诊、防、治、管等各方面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在社区层面创建无结核社区示范点开始,由点到线及面,探索我国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路径。
据悉,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无结核社区建设省域全覆盖的目标,目前已启动了2个国家点,19个省级点的建设,覆盖所有地市。
陈彬介绍,浙江省的结核病防控措施中,重点突出了主动筛查和预防性治疗,并且重点开展筛查和预防性治疗的健康教育。“例如我们会利用新媒体、讲座、进校园、进社区等方式来进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宣传,来提高大众对于预防性治疗的认知”。
“实际上,部分地区如宁波、湖州等地开展了预防性治疗咨询门诊的建设,根据当地条件,有些地方将门诊设在了社区门诊一级,有些设置在区县疾控或县定点医院一级,均已开展高危人群的预防性治疗工作,综合应用药物预防和免疫预防的手段防止活动性结核的发生。”陈彬介绍说,我们基层正在探索一条免疫预防性治疗实施道路。部分地区探索由县一级统一采购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然后再提供给基层社区层面来注射。有条件的话,未来药物预防性治疗也可以进一步往基层下沉。
“通过积极推广新诊断技术、新治疗方案和新管理工具,我们有信心能够如期实现终结结核病的目标。”陈彬呼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结核病防控关口前移,开展主动筛查和预防性治疗的工作,让结核病潜潜伏感染者早发现早治疗,不仅可以减轻个体痛苦,也能为全国的结核病发病率加速下降贡献我们的力量。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约宣布将举行大规模核演习 美媒:普京刚发出警告
- 新漫评:美国毒祸缘何难除
- 南非成立新国有石油公司
- 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推进会在福建三明召开
- 陕西省图书馆机场分馆对外开放 以书为媒引领旅客走进文化陕西
- 美参议院就“毒火车”脱轨事件举行听证会 涉事企业首席执行官发言含糊其词
- 专家谈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特色文创扩展传统文化影响
- 新解读新吸引 曹禺剧场再迎《日出》
- 外媒:泰勒·斯威夫特在维也纳的演唱会因袭击威胁而取消
- 从苏轼到苏东坡 音乐剧《大江东去》一展千古文豪黄州“蝶变”
- 老挝政府与中农钾肥签署工业园项目备忘录
- 任友群:高等教育必须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 山东文艺创作再攀高峰 多项作品斩获业内大奖
- 上海徐汇:第一轮城市更新预计年内基本完成 涉及用地面积285公顷
- 世界心脏日访心内科专家:关注心脏瓣膜病 提高筛查鉴别能力
- “最美证件照”透见浙江“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
- 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将在梅州举行 设5个海外分会场
- 我国最大滩涂光储电站投产
- (新春走基层)秦岭深处基层法官的“工作日”:“共享法庭”助司法“云”越崇山
- 1、2、3、4、5、6、7……每一步后退,都是善良!
- 热门推荐
-
- 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 青海省“点燃”多元消费新活力 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 《楚辞大典》第一批成果《楚辞大典·第一编》在京首发
- 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系列榜发布
- (经济观察)中国多地政府母基金“迎新”,上百亿元投向哪里?
- (经济观察)中国汽车加速驶向海外
- 韩国政府:已收回五处驻韩美军基地地皮
- 迈向“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人口红利”如何实现?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所增加
- 谁是战争机器?谁是和平使者?揭开北约谎言真相
- 协同做好“水文章”,中外专家共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 数字赋能文旅 14个北京文旅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案例发布
- 德国培育出与人类胚胎心脏相似的“微型心脏”
- “中国是真正的发展伙伴!”非洲多国领导人发帖感谢中国
- 莫让露营经济“来去匆匆”
- 记者观察丨枪支暴力愈演愈烈 美国两党控枪分歧依旧
- 华北地区最大集装箱船在天津交付
- 中国与泰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 业内人士:泰国赴中国旅游将升温
- 四川广元: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 林粮产值达190亿元
- 大凉山戏剧节:用戏剧连接世界 让世界看见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