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人口红利”如何实现?
(国际观察)迈向“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人口红利”如何实现?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迈向“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人口红利”如何实现?
中新社记者 薄雯雯
印度具体何时会成为“第一人口大国”?自联合国去年7月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22》预测“印度将于2023年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来,这一问题便备受关注。
4月19日,多家外媒援引联合国数据报道称,印度人口将有望在今年年中达全球第一。此前,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主管报告出版的Bela Hovy曾向中新社记者表示,鉴于现有数据的限制,无法确切得知此事的发生时间,并表示该机构正在为此准备简报,预计将于4月下半月发布。
无论何时发生或官宣,如何化“数量”为“质量”、实现真正的“人口红利”,应是印度在迈向“全球人口第一”道路上必须直面的课题。
迈向“人口第一”喜忧参半
对于印度来说,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可谓喜忧参半。
可喜之处在于,印度拥有充沛的年轻劳动力资源。过去三十年中,印度的生育率较高,婴儿死亡率有所下降,人口呈年轻化特点。数据显示,印度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28岁,三分之二的印度人口在35岁以下。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印度目前正处于经济上升期,发展速度较快,需要大量劳动力作为补充,拥有充足的年轻劳动力是利好消息。
英国广播公司同样认为,三分之二的印度人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经济自由化后,这一代年轻人将成为知识与网络经济中最大的消费者和劳动力来源。
不过,人口过于庞大的弊端同样显而易见。周戎表示,印度人口与中国相当,但国土面积却不足中国的三分之一,稠密的人口使消除贫困与饥饿、健全医疗与教育体系的难度显著增加。“尽管印度人口增速在下降,但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跟不上人口增速,脱贫压力将会持续增大。”
释放“人口红利”道阻且长
何谓“人口红利”?联合国人口基金的定义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可能产生的经济增长潜力”,当一国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周岁)比例大于非劳动年龄人口时,最容易获得。
联合国人口基金还指出,若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劳动年龄人口拥有良好健康、优质教育和体面就业,同时少儿抚养比重较低,有助于家庭为孩子的教育发展投入更多,女性有更多自由从事正式工作,家庭也能为养老积累更多储蓄,这时国民经济便能得到巨大回报,实现“人口红利”。
可见,能否实现“人口红利”并将其转变为经济增长动力,不仅在于人口规模,更在于如何保障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的健康公平发展。
“目前印度的产业结构与人口素质制约着‘人口红利’的释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小雪向记者分析,印度服务业占GDP比重50%以上,而制造业占比仅15%,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服务业无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同时,印度基础教育薄弱,导致合格劳动力缺乏。
周戎认为,想要提升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口,印度“恐怕有漫长的路要走”。
“人口红利”如何变现?
为推动实现“人口红利”,印度政府已采取一些举措。刘小雪介绍,印度总理莫迪2014年上台后推出“印度制造”计划,旨在将制造业占印度GDP的比重从15%提升至25%。“印度近些年大力发展本土制造业,通过推出产业政策,鼓励与吸引外国投资设厂,减少进口依赖,扩大本国就业。”
刘小雪认为,对印度而言,目前最紧要的问题是如何创造就业。“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也能快速推进经济增长。同时,人口素质也要跟上经济发展的需求。”
教育与医疗问题也愈发受到印度政府重视。刘小雪说,“莫迪政府不断推动初等、高等和医学教育的建设发展。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印度对健康的投入也在增加。”
在周戎看来,印度应加大政策倾斜,缩小城乡差距,消除性别歧视,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与就业机会。同时,应采取措施减少人才外流,并吸引在海外生活工作的印度人回国参与建设。(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关注马杜罗访华:深化中委互信 巩固“兄弟情谊”丨世界观
- 各省份拼“开门红”,拼的是什么?
- 春耕备耕农事忙
- 超过2.3万个物种研究评估:全球约1/4淡水动物面临灭绝风险
- 戈壁荒漠里,11960朵“向日葵”在追太阳
- 中国动漫劲吹创新风 吉林借势促产业发展
- 中国财政部将发行三笔国债
- 外资企业陕西觅合作:看好发展前景
- 匈牙利经济部长:强烈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 2023上半年海南自贸港境外投资同比增长3.2倍
- 大庆油田2013年至今捕集二氧化碳超120万吨
- 实习期“双向侵权”如何破解?
- 琼州海峡省际客滚运输单日发班航次创历史新高
- 广西“三月三”大数据报告发布 精准还原“桂味三月三”
- 新疆莎车栖息过冬候鸟种类和数量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 分割13亿!这对“创业伴侣”把公司做上市,如今离了婚
- 上海中小学迎来新学年 警方站好“护学岗”讲好“安全课”
-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
- 中新真探:通过近视手术能一劳永逸地“治愈”近视?
- 山东威海:新质生产力赋能设施农业现代化
- 热门推荐
-
- 朝中社:朝鲜试射新型高超音速中远程弹道导弹
- 景区创收不能只靠门票
- “孤立自己并不能去风险,别整天盯着中国说事”
- 江西南昌:党员干部巡堤查险 全力确保安全度汛
- 受多地强降雪影响 福建停运部分旅客列车
- 2024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盘王节活动举行
- 第16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11月将启
- 广西探索三级规划联编 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世界说】美学者撰文剖析:为何“一团糟”的美国却从未停止其对外霸权的脚步?
- 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启动 中国银行连续四年助力高质量就业
- 北邮举办2023年校园开放日
- 农业农村部:将适时出台大豆加工补助、储备收购等政策
- 华为:企业开发及实施大模型应用过程面临四大挑战
- “轮椅姑娘”一针一线“绣”出爱与感恩
- 在微信群发布地震假消息 石嘴山市蓝天救援队一志愿者被开除
- 李在明今出院 警方将以涉嫌杀人未遂罪将袭击者送检
- “茶和天下·童庆端午”中法少儿雅集活动在巴黎举行
- 湖南首部“多规合一”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获批
- “Z世代”画像中国|搭建Z世代青年之桥,这些“老外”做起“社牛”
- 清明档3天票房突破8亿元 宫崎骏新片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