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娃谁来带?普惠托育何时来?
羊城晚报记者 黎秋玲 崔文灿
广东两会召开前夕,羊城晚报·羊城派推出“我有问题问两会”征集活动,诚邀广大读者和网民朋友提问,引发广泛关注。
幼有善育事关千家万户。近年来,随着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放开,双职工家庭中0-3岁幼儿的托育需求逐渐凸显。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谁来带?不少年轻父母遇到过这个难题,这也是生育路上一大“拦路虎”。广州市民马女士发来提问:各大公办幼儿园能否开办普惠托育班?
心声:带娃靠老人 “托儿所”难找
马女士是“80后”,出生于广州,作为双职工的独生女,她称自己1岁半便被父母送到家附近的幼儿园照料,直至6岁上小学,而她的同龄人,很多也有这样的经历。“当时的公办幼儿园,有托儿所,基本都收3岁以下婴幼儿,实惠又放心。”
大儿子正读幼儿园、小女儿刚满6个月的马女士夫妇,正面临工作压力与育儿责任,目前主要靠老人带娃。为了减轻老人负担,最近她一直在物色托育机构,但走访了解后发现,目前0-3岁婴幼儿的托育,主要由早教机构和私立幼儿园承担,要么价格昂贵,要么因缺乏政策规范等原因,师资、场所等让人不太放心。马女士称,想找一所公立的“托儿所”实在不容易,住在越秀区的她走访发现,家附近方圆几公里的幼儿园基本不接收3岁以下儿童。
马女士呼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公办幼儿园提供惠普托育服务,解决家庭育儿后顾之忧。
现状:托育有需求 开办有难点
公办托幼机构开设普惠性托育班可行吗?公办托幼机构相关负责人如何看待这一呼吁?
教育部“双名计划”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吴冬梅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托幼一体化”的推行十分有必要,一定程度能补齐0-3岁婴幼儿托育短板,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化、高质量发展。此外,当前,面对适龄儿童在园规模锐减的局面,幼儿园进入了供需逆转的拐点,而3岁以下孩童的托育却是一个巨大的缺口,幼儿园向下延伸做托育,扩大服务对象,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在广州,广东省公安厅幼儿院是为数不多的开设托班的公办园之一,该院院长史力玲指出,0-3岁婴幼儿照护所需精力和专业知识要求更高,硬件环境、教具等也与3-6岁孩子不同,办学成本较高是幼儿园办托育班的一大难题。另一个难点是,公办园的托班收费,目前并无政府指导定价,如广东省公安厅幼儿院托班收费仍按照省一级幼儿园保教费865元/月来收取。
“政府如何在这些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是托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史力玲说。
回应
省人大代表陈爱妮:婴幼儿照护服务人员应纳入培训规划
事实上,托幼一体化、0-3岁婴幼儿的照护一直也是两会关注热点。作为来自妇幼保健系统的省人大代表,陈爱妮在去年两会期间就曾建议鼓励公办托幼机构开设普惠性托育班。
针对这一建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去年3月还向广东省教育厅发出协办意见函(以下简称《协办意见函》),其中提到广东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指导各地市申报国家普惠专项行动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截至2023年3月,全省提供托育服务的各类机构6100余家,提供托位32.8万个,已通过审核备案的托育机构超过1400间,居全国前列。
“托育服务是一项综合性的、跨部门的工作,确需各相关部门及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发展。”陈爱妮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省卫生健康委在《协办意见函》中建议,教育部门根据广东人口和幼儿入园人数变化趋势,加强研究,解决公立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的问题和困难,加快构建安全、普惠、便利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教育部门也有回复,并在跟进落实。
“今年我和我的组员继续关注托幼机构开设普惠托育班进展。”陈爱妮表示,通过进一步调研和走访,他们发现一些机构有增设托育班的趋势,一般将招生年龄从3岁降至2岁。她指出,0-3岁婴幼儿需要更为专业的照护,目前面临的一个较大问题是托育班师资队伍培养人才跟不上。“有组员提出,要将婴幼儿照护服务人员作为急需紧缺人员纳入培训规划。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她建议,加强行业人才储备,在广东的中专、大专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育婴、保育、托育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职前人才培养。
集体提案:创新发展“托幼一体化模式”
记者注意到,民革广东省委会的集体提案《关于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下简称《服务建议》)也关注0-3岁婴幼儿的照护难题。
普惠托育可有多种模式。《服务建议》不仅提到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发展“托幼一体化模式”,同时建议提供“机关事业单位模式、社区普惠模式、企业园区模式”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着力增加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等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
针对0-3岁托育机构资质、标准缺失,建议国家教育、人社、建设、卫健等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出台有关标准规范,从资质、人员素质、服务规范、师生配比、卫生健康、营养和食品服务、环境和设备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使托幼机构的建立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参照。
《服务建议》特别提到,在新建居住区规划、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托育服务机构,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建成后用于举办公办托育机构或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优先举办公办托育机构。
《服务建议》还提到,要积极盘活利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社区闲置房产和物业资源,配套租金、水电、税费等优惠政策,或者为存在经营困难的托育机构提供无息甚至贴息贷款,慢慢使其发展壮大,提高自我生存能力。探索发放托育消费券等激励措施,支持和鼓励更多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在托育专业人才建设方面同样提出相关建议。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李敬泽评班宇《逍遥游》:大雪中赤身壮游的气概
- 海南阶段性减免出岛鲜瓜果菜运输车辆过海费用
- 俄罗斯2022年农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约12%
- “中医药+”跨界融合闯市场
- “第41条”引发暴力抗议,意大利驻多国使馆面临安全威胁
- 商务部:将用好多双边机制帮助企业积极应对不合理贸易限制
- 春夏秋冬都能玩!“尔滨”一天一个新花样
- 全球旅行商相聚湖北 共拓跨境游市场
- 云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202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超97%
- 培育孩子体育精神 卡游与“环塔”小赛车迷共庆“六一”
- 京津冀大视听协同发展交流活动在京举行
- 一张“农民工地图” 打通供需两端 农民工高质量就业有底气
- 去年前11个月安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0家
- “中华水塔”青海3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
- 联合国机构:苏丹人道主义危机“规模惊人” 超过1200万人流离失所
- 又到柳絮纷飞 专家支招如何远离春季皮肤过敏
- 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1.19万亿元 增长5.5%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开工建设
- 长城脚下“守关人”张晓燕:让石榴花开满戈壁
- 安徽三级工会联动 今日举办招聘会305场
- 热门推荐
-
- 甘肃积石山县6.2级地震已造成8人死亡
- 西藏山南赴广州开展路演 推介旅游资源和藏源文化
- “三伏热浪走 初秋气象新” 我国最早秋粮开始收获
- 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成员:美国隐瞒在俄乌冲突中的军事人员投入
- 专家支招:疫情期间能否看牙、有否风险、如何防护?
- 2024少林考功总决赛决出十位“世界少林功夫之星”
- 中国优质产能,让全球发展受益(望海楼·看清“中国产能过剩论”背后的真企图①)
- 【国际】伦敦“功夫一家人”:练习武术没有终点
- 新疆开行首趟乡村振兴图定班列
- 端午节将至 上海老字号制作竹筒粽受欢迎
- 北京人艺再演《原野》 淋漓呈现郁积之地与人性挣扎
- 传统民俗活动“出圈” 催热福建旅游市场
- 一项大型纵向研究认为 良好生活方式有助降低痴呆风险
- 商务印书馆发布4月十大好书 “自然文库”集中上新迎接世界读书日
- 田间地头农事忙 从春耕生产看“江南粮仓”何以丰产增收?
- 广东多地用饿了么买药可以刷医保了!广深两地接连启动线上购药医保支付服务
- 极端高温使匈牙利部分地区葡萄采收提前 白葡萄酒产业或受冲击
- 人民币汇率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
-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专家提出中国钢铁工业三条减碳路径
- 浓烟、火光!俄莫斯科州半夜传出爆炸声,系无人机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