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迷信“网红处方”,儿童用药安全第一
冬春季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医生提醒家长——
切莫迷信“网红处方”,儿童用药安全第一
■本报记者 李晨琰
进入冬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进入高发季,时下,不少“网红处方”在社交媒体上流传。比如治疗肺炎支原体的所谓“网红三件套”,治疗流感病毒的奥司他韦、速福达等。有网络平台数据显示,呼吸道感染用药整体需求量持续攀升,尤以奥司他韦销量增长明显。
在一些家庭,发现孩子出现呼吸道症状后,心焦的家长往往掏出手机搜索攻略,然后照着“网红处方”在网上买药,这一现象近来时有发生。对此,沪上医院的医生发出提醒:药能治病也能致病,尤其是儿童用药,如不对症,不仅会延长病程,还可能引起其他症状如胃肠道不良反应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肝脏损伤。
有点症状就“对号入座”,容易跑偏
现实生活中,“爸妈医生”并不少见。赵女士日前就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她的一次“踩雷”经验。前段时间正值肺炎支原体流行,发现女儿有些咳嗽,她随即联想到朋友圈热传的“支原体上岸教程”,文中提到,咳嗽是支原体感染的常见症状。她担心孩子正是中招了支原体,便按照“教程”购买了“网红三件套”,即“阿奇霉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没想到,女儿咳嗽不仅没好,状态也越来越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发现,孩子其实是病毒感染,应遵医嘱对症用药。
“接诊过程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到医院前已给孩子吃过药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告诉记者,尤其是当下进入流感高发季,发现孩子出现流感样症状,不少家长就会自行购买抗流感病毒药物,这其实是不科学的。
曾玫谈到,冬春季本就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多种疾病都可能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仅凭孩子出现一些症状,就马上“对号入座”,很容易跑偏。“就拿奥司他韦来说,在发烧48小时之内服用效果最好。超过48小时,药物疗效降低,用药对整个病程的缩短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才是最有效的。”
而就前段时间流行的肺炎支原体,即使对照“网红处方”,使用阿奇霉素也不一定能获得较好的疗效。“肺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如自行使用,有可能不仅没有控制住病情,反倒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曾玫说。
自行“混搭”用药,徒增用药风险
要注意的是,“是药三分毒”,任何药品都有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最近,感冒、发烧、腹泻的孩子多了,有些家长可能比较着急,有时候会给孩子‘下猛药’。”上海市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曾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孩子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比如复方感冒药和退热药联合使用时,往往会存在药物过量的风险,甚至会出现肝脏损伤。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2年)》显示,我国14岁及以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报告总数的7.8%。86%的儿童药物中毒事件发生于家庭用药中,近85%的家庭存在儿童用药安全风险。
临床上,曾娜就曾遇到过一名2岁儿童因服用布洛芬后发生严重肝衰竭。复盘这起急性肝衰竭案例的始末,她发现,家长不仅超量使用了布洛芬颗粒,孩子本身的体质也对药物过敏。“每个孩子体质不同,每种药物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市面上,带‘酚’字的复方感冒药基本上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家长自行‘混搭’用药,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用药风险。”
“立竿见影”的药物,不可迷信
还有医生注意到,眼下,有部分家长盲目追捧海外网红药。比如,一款日本儿童感冒糖浆在家长圈中很有知名度,根据药瓶外包装上的图案,家长们将其形象地称为“面包超人”。
“针对鼻炎、咳嗽、发热、感冒等不同症状,‘面包超人’共有四款,由于该药见效快,在不少家长中很受欢迎。”曾娜说,其实这四款“超人”并没有超人之处,查看成分表,无非是缓解流鼻涕的氯苯那敏、缓解鼻塞的伪麻黄碱、止咳的右美沙芬以及退烧的对乙酰氨基酚等。
那为什么起效快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用料猛、成分多。”曾娜表示,六岁以下的儿童一旦发热,医生一般只会开具两种退热药,单方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在医嘱之外,擅自使用复方制剂,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超量服用,药物再经肝脏代谢,就会出现一定肝损风险。”
不少医生都发出提醒:家长切不可迷信“立竿见影”的药物,因为孩子还在生长发育阶段,用药以安全为第一原则,必须谨慎。
“如果药物没有按照医嘱或说明书正确使用,均可能适得其反。”曾玫说,当孩子出现呼吸道症状,家长首先要明确引起相关症状的原因。如果只是普通感冒或咳嗽,家长不要马上用抗菌药物,绝大部分呼吸道症状还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果孩子不是流感,吃了抗流感病毒药物,在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同时,还可能造成过度处方或药物供应紧缺。(文汇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千万工程”,何以“赢人心”?
- 双节假期中国火灾形势总体平稳 火灾起数同比下降超10%
- 【世界说】外媒:隐性偏见和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在美国警察执法中根深蒂固
- 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冬季行动” 精准打击岁末年初多发违法犯罪
- 《风吹半夏》掀起讨论热度
- 民间文艺:扎根田野,投入时代
- 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出海走上高端化路径(专家访谈)
- “碳”路先行|山西静乐:厚植生态底色 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显成效
- 报告:近半年网购过国货“潮品”的用户占比达58.3%
- 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中巴建交50周年招待会
- 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这份春运购票攻略请收好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迎来新年首个客流高峰
- 《平原上的摩西》:成功的改编 全新的创作
- 青海举行首届林草有害生物防控知识竞赛
- 西方军援不断!乌克兰已成全球第三大武器“买家”
- 伊朗总统时隔11年访问沙特 出席峰会讨论加沙局势
- 促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湖南发布十条红色旅游研学精品路线
- 一天三次道歉解雇涉事空乘,近七成营收靠中国的国泰航空影响几何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今年暑运迎送旅客创历史新高
- 德国2023年底公共债务创历史新高
- 热门推荐
-
- 中外经济专家论道山东济南:构建低碳、绿色、包容、可持续的全球战略价值链
- 中泰两国3月起将永久互免签证,中泰旅游搜索热度飙升
- 四川: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中柬(深圳)经贸交流会举行 湾区产业出海联盟成立
- 世界周刊丨美国走不出去的梦魇——又见“弗洛伊德”
- 青海玛沁:水源涵养修复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
- 加拿大央行恢复加息步伐 利率达22年以来新高
- 西半球首个中医药大学获批成立
- “茶和天下·童庆端午”中法少儿雅集活动在巴黎举行
- 海内外中医药专家学者论道尼山 共话古老医学现代发展
- 上海打造营商环境法治保障高地:四“双一”打通利企惠企“最后一公里”
- 巴以冲突已致超8300人死亡 以称等待时机开展地面进攻
- 应急管理部通报河南西峡“6·5”较大爆燃事故初步情况
- 北京顺义亮相链博会 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等领域
- 美媒: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陆军战术导弹系统
- 江西多地因强降雨出现险情 部队官兵投身抗洪抢险
- 上海首批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贷款有序落地
- 顾明远新书《热风集》出版 探讨多个教育热点
- 纪念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沪举办
- 浙江台州“五一”假期实现旅游收入36.7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