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外媒:隐性偏见和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在美国警察执法中根深蒂固
中国日报网2月3日电 据非盈利网站The Conversation日前刊文指出,随着美国孟菲斯市黑人警察殴打泰尔·尼科尔斯(Tyre Nichols)致死视频的公布,让人们不禁想起另一警察暴力执法案件——2020年明尼阿波利斯市乔治·弗洛伊德事件。该事件导致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引发了全美对种族主义的反思。
除了抗议之外,每一起警察暴力执法事件都可能造成痛苦和广泛的后果。每年,美国警察执法致死人数约为1000人,相当于美国所有成年男性被杀人数的8%。其中。黑人男性面临的风险更大,他们被警察执法致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男性的2.5倍。
这些杀戮的影响从受害者个人蔓延到他们的家庭和当地社区,因为他们要应对永久的伤害、死亡和损失。被警察伤害的人表现出比一般人更高的抑郁、心理困扰甚至自杀风险。
文章作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教授丹尼斯A·赫德(Denise A. Herd)指出,他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警察暴力执法致黑人死亡造成的伤害已经超出了这些事件直接涉及的人和地点,影响到远离杀人地点的美国黑人群体,他们可能从未见过受害者。有证据表明,美国各地的许多黑人都经历过警察杀害其他黑人的创伤事件,这种创伤削弱了黑人社区的发展能力。
身心俱伤!黑人及弱势群体创伤难愈
医学杂志《柳叶刀》2018年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表明,警察执法杀死黑人对美国黑人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涟漪作用。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103710名美国人,以衡量警察杀人与美国人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在调查对象中,在他们所居住的州发生的每一起与警察有关的手无寸铁的黑人死亡事件,都与他们报告因压力、抑郁或情绪问题导致的心理健康不良的天数增加有关。
据估计,美国警察暴力致死手无寸铁的黑人的累积影响可能会使美国4400万黑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不佳的天数增加5500万天。
文章推测,美国历史和制度上存在针对黑人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暴力行为模式,加之警察犯下此类罪行时通常缺乏法律后果,使得手无寸铁的黑人被杀对美国黑人群体来说尤其有压力。“种族主义,就像创伤一样,可以间接地体验,”他们总结道。
2021年的一项研究证实了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在美国5个州的75个县的急诊科就诊记录中发现,当警察在他们居住地杀死一名手无寸铁的黑人后的三个月内,美国黑人因抑郁症状到当地急诊科就诊的频率比其他月份高出11%。
另据201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那些表示相信黑人青年有负面警察经历的风险较高的人,在怀孕期间报告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比其他妇女高12倍。
怀孕期间的抑郁会增加父母和孩子健康问题的风险,包括新生儿出生体重不足或早产——这两种都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怀孕期间的抑郁也会增加新手妈妈患上产后抑郁的风险,这可能会对她们养育孩子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警察暴力执法还会直接伤害有色人种年轻人的心理健康。据南加州罗西尔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布伦德莎·泰恩斯(Brendesha Tynes)2019年的研究发现,接触警方暴力执法致死视频与有色人种青少年的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有关。
警察杀人和其他与警察的消极接触在黑人社区制造了一种恐惧的气氛,对居民造成了人身伤害。例如,咄咄逼人的警察可能会在美国黑人中引起恐惧和过度警惕,而这与高血压有关。2016年,纽约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在警察采取“拦截搜身”这种侵入性做法的社区,居民不仅更有可能患高血压,还更有可能患糖尿病、哮喘病发作和超重。
偏见和种族主义根深蒂固
在治安森严的社区,许多人认为警察的有害行为是一种歧视或种族主义——科学证明,这两种行为都会使黑人的健康状况恶化。
”人们明白,这个体系充满了各种不平等和不公正,隐性偏见和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在这个国家的警察执法方式中根深蒂固”, “黑人的命也是命”组织联合创始人奥帕尔·托梅蒂(Opal Tometi)在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说。这相当于 “一场对黑人生命的战争”。
最终,具有危害性的警务方式的累积影响会破坏黑人社区的社会结构,并耗尽黑人及其社区过上健康生活所需的卫生和社会资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近期有致头晕的“新毒株”?多种呼吸道感染高发!专家提醒→
- 广东以检验检测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 全国政协委员吴为山: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 海外华媒走进湖南沅陵 “记录”易地扶贫搬迁民众幸福生活
- 唯一药物即将退出中国:罕见病患者遇到罕见时刻
- 嘉兴秀洲:“老乡”老娘舅 巧解“千千结”
- 西安警方通报“男童遭恶犬咬伤”:两人被刑拘 犬只尸体被查获
- 贺东风:C919大型客机订单量已达1061架 希冀借鉴新技术奠定竞争优势
- 国际学者:中国引领全球绿色创新丨两会·世界观
- 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12月上旬在海口举行 首设公众开放日
- 福建宁德:让各方英才近悦远来
- 马来西亚学界办“一带一路”10周年活动:首站关注马中科技扶贫合作
- 【专家解读】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可通过核准追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游走在虚幻与真实之间的“人设”:解码留学生的“网络面具”
-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正式开馆
- 伊朗总统提交新一届内阁成员名单 议会将进行信任投票
- 加拿大央行保持观望 宣布维持基准利率
- 内蒙古喀喇沁旗:以绿为底,林下生金
- 中国平安2024年上半年归母营运利润、中期派息保持稳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6.8%
- 穗探索婚俗改革机制:新人收获简约适度又不失庄重的仪式感
- 热门推荐
-
- 今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20万人次
- (乡村行·看振兴)漳州返乡创业青年把手机变成“新农具”代言家乡
- 上海书城焕新归来 “以书为城”点亮灯火
- 行走赣鄱看非遗:大手小手共绘羽毛画 非遗创作年味浓
-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在长春发布
- 学者追忆傅璇琮:推动建立学科范式 颇具士人精神
- “鸟界国宝”虚弱趴伏江边 警民携手救助
- 施瓦布:迈向全球经济脱钩的任何一步都将带来额外负担
- 最新健康研究称,缺少亲友探访或与更高死亡风险相关
- 全球工商界对首届链博会反响良好 国际参展商持续增加
- 哈尔滨经受流量考验
- 新春旅游市场火热 文旅融合“点燃”消费新活力
- 中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政策效应料持续释放
- 广州发布道路挖掘修复技术规范 重视质量管控
- 全国三八红旗手徐敏利:开拓致富路 撑起半边天
- 浙江文化观察:动画片《济公之降龙降世》为啥能获奖?
- 山西五年侦办生态环境资源领域案件2514起 涉案价值71.4亿余元
- 山西电力输电场景通信技术实现突破 线路运维更安全高效
- 美新书曝特朗普1988年就想参加大选 专家当时认为“荒谬”
- 普京延长一系列有关俄经济金融领域政策的总统令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