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周刊丨美国走不出去的梦魇——又见“弗洛伊德”
今年是美国非洲裔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说60周年。而在年初的1月14日,由非洲裔艺术家汉克·托马斯创作的马丁·路德·金纪念雕塑《拥抱》出现在波士顿公园里。对于这座雕塑,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解读。有人从中看到了“爱心”的形状,也有人从中看到了埋头逃避的无奈,更有人看到大约3年前弗洛伊德被跪杀的一幕。显而易见的是,马丁路德金当年的梦想并没有真正实现,美国仍然陷入激烈的种族对立情绪中,而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与“弗洛伊德”案类似的事件,更引起美国社会的反思。
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黑人男子尼科尔斯的追悼会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一间教堂举行。
尼科尔的斯母亲 威尔斯:我向你们保证唯一支撑我的,就是我真的,真的相信,我儿子是上帝派来执行任务的,现在我猜他的任务完成了。
29岁的尼科尔斯是孟菲斯市的一名联邦快递员。1月7日,尼科尔斯在驾车回家途中被警察以涉嫌“鲁莽驾驶”为由拦停,并遭到警察暴力殴打,送医三天后不治身亡。起初,孟菲斯警方在描述这起事件时称:“经过几次口头命令后,警察才得以将尼科尔斯制服。”直到尼科尔斯的家人公布了这样一张照片。
1月底,迫于舆论压力,孟菲斯警方公开了四段来自警察随身携带的摄像头和事发地附近的监控录像。
录像显示,数名警察对尼科尔斯的殴打大约持续了3分钟,其间他不止一次声辩自己什么也没干。还哭喊着叫“妈妈!妈妈!”殴打停止后,戴着手铐的尼科尔斯瘫倒在地。
尼科尔斯的母亲 威尔斯:我儿子当时想做的事只是回家,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回家,他们(警察)把他拦停时,他离家只有两分钟路程。
一时间,民众的愤怒被再次点燃,全美多地爆发抗议,谴责美国根深蒂固的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主义问题。
抗议民众:所有和尼科尔斯被残暴杀戮有关的人,都应该受到相应的指控。
值得一提的是,孟菲斯市拥有62.8万人口,其中约64%都是非裔美国人。为了尽量与人口比例匹配,孟菲斯市警察局近2000名警员中58%都是非裔美国人,包括现任警察局长塞雷琳·戴维斯。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一次对尼科尔斯施暴的5名警察都是非洲裔。
孟菲斯市议会副议长 斯迈利:我认为这个案子让全世界明白了,不是白人警察和黑人个人,或白人警察和穷人之间的斗争,而是警察和黑人之间的斗争。
孟菲斯市议会副议长斯迈利曾经参与推动过去几年该市的警务改革。
记者:我们似乎已取得了一些小小的胜利,比如推动了随身摄像头的安装、选出新的警察局长、提供了更多培训资金,如果所有这些都做了,但还是出现了尼科尔斯死亡事件,改革还有可能实现吗?
孟菲斯市议会副议长 斯迈利:如果这种(暴力)文化不改变,一切都毫无意义。
尼科尔斯案件发生后,5名施暴的警察很快遭到解雇,并被给予二级谋杀罪起诉。然而监狱记录显示,截至1月27日,这5人又全部获得了保释。
2月1日,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也出席了尼科尔斯的葬礼,她在演讲中再次呼吁国会通过警务改革法案。
美国副总统 哈里斯:我们要求国会通过《弗洛伊德警察执法公正法案》,乔·拜登一定会签字。
2020年5月,46岁的非洲裔美国人弗洛伊德被警察跪压颈部而死,在美国引发持续的大规模抗议。此案曾被美国媒体视为是美国历史的转折点。然而,事实却令人感到绝望。
据美国媒体统计,在弗洛伊德死后一年里,美国至少又有180名黑人因警察暴力执法而死。
美国律师 伯里斯:(如果)你只是把它看作一个独立案件,这些警察是错的,他们被送进监狱,但你不去看这个系统性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那么什么都不会改变。
弗洛伊德事件后,美国国会曾有动议出台《弗洛伊德警察执法公正法案》,旨在强化对警察不当行为的问责,并改革警察的培训和政策。然而,由于党争激烈,法案未能在参议院通过。
“黑人的命也重要”运动联合发起人 纽瑟姆:(美国)警察系统的建立是为了控制和奴役黑人。当你想到奴隶巡逻队,他们是由普通公民组成的巡逻队,他们会出去抓奴隶,并把他们抓回去当奴隶,有时他们会带走自由人,把他们重新变成奴隶。我们很多人都熟悉“拦停搜身”这个词,警察在大街上拦下黑人和棕色皮肤的人搜身,这种情况自奴隶制以来就一直存在。
18世纪初,在美国南方,出现了由白人志愿者组成的奴隶巡逻队,这也被视为美国警察的前身。“奴隶巡逻队”的目标则主要是黑奴。
1863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奴隶巡逻队”消失了,但原先一部分巡逻队员穿上了新制服,变成了美国警察。
美国哈佛肯尼迪学院历史学教授 穆罕默德:美国南方立即利用这一漏洞,通过了一系列被称为“黑人法典”的犯罪法案,基本上将所有形式的黑人自由定为了犯罪。
在一些学者看来,之后的一百多年里,美国警察的身上隐约还能看到当年奴隶巡逻队的影子。
1967年,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市,一名警察殴打了一名黑人出租车司机。
50多年后,警察针对有色人种,尤其是非裔美国人的暴力执法现象,依然存在。
种族歧视、违宪拦停、拦停盘查、过度使用武力,这在美国警察的日常巡逻中时有发生,而执法警察中有不少也是少数族裔。
纽瓦克市市长 巴拉卡:你应该拦下什么人,比如他是玛莎小姐的孩子,反戴着帽子去商店。对吧,我的意思是,情报能让你得到信息,而不是随机停车拦人,这不是警察作风,而是种族歧视。
记者:但这些都是黑人警察,多样化的警察,警察队伍。
巴拉卡:并不是“谁干的”造就了种族主义,对我来说事实是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发生在一个特定群体身上,这就是种族主义,它变成了系统性问题,大多数问题都来自这样的团体。
除了“暴力文化”的长期影响,美国警务体系的庞大复杂,也增加其管理和改革的难度。
《纽约时报》发现,美国警察的岗前培训时间比世界其他95个国家的都短。
德国警察:在德国,我上岗前接受了三年的培训,包括实践培训和理论培训。
北爱尔兰警察:在北爱尔兰,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法律方面的知识,正是这些技能让你成为一名更好的警察。
据统计,从只有两到三名警察的小部门到拥有数万名警察的大部门,美国共有约18000个大大小小的警察机构。支离破碎的警察系统导致很难追责。
有数据显示,每年美国约有1100名平民死于警察的暴力执法,黑人成为受害者的可能性是白人的三倍。然而,在涉及死亡事件的警察中,只有不到2%受到了指控。
这里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乡村,一些非裔美国人经常在这里接受射击训练。
这些人表示,他们并不想与警察发生冲突,但他们相信,如果自己拥有枪支并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枪支,至少能够保护自己。
“黑人的命也重要”运动联合发起人 纽瑟姆:没有人会帮助我们,政府不会帮助我们,美国人都不会帮助我们,所以黑人要保护自己。
记者:难道不存在这样一种危险,这种危险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实际上会让更多的黑人面临被枪杀的危险吗。
纽瑟姆:想象一下,一场巨大的森林大火中,有人往里面再扔了一根烟,会有什么不同吗?环境已经在燃烧,对吧,我们什么都不做,他们(警察)就杀了我们。
就在尼科尔斯案的调查还在继续时,当地时间1月26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街头再次发生针对美国黑人的暴力执法行为。
一名双腿截肢的黑人男子在躲避追捕时,被警方连开10枪身亡。事发后,警方表示,开枪的原因是,该男子威胁要冲向警察,并试图将手里的砍刀仍向警察。然而,在该男子家属看来,警察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受害者安东尼·洛的妻子:他用残肢逃跑,怎么去威胁警察。
受害者安东尼·洛的母亲:现在环境比弗洛伊德时更糟了。
美国暴力文化根深蒂固。弗洛伊德事件没有推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尼科尔斯之死恐怕也不过是一个新的轮回而已。《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布洛批评称,类似悲剧一再发生,是“美国的耻辱”。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美国民众难以走出“无法呼吸”的梦魇呢?答案恐怕很难用简单的一两个字来解释。而更令人唏嘘的是,尼科尔斯事件发生的孟菲斯市,也是马丁·路德·金1968年遇刺的地点。如今,数十年过去了,种族平等、公平公正的梦想在美国似乎还是那么遥不可及。(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世界说】美媒:“一支难禁的AR-15”写下美国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悲惨史
- 台北新剧团、南开大学京剧团在天津联袂演出
- 完美世界:部分产品表现不及预期 进行必要人员优化
- 呼和浩特:蒙古族服饰旅拍出圈 年轻人热衷拍最美照片
- 合肥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只羊涉嫌误导消费者被立案
- 明年1月1日起 北京存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将下调
- 欧盟称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下调今明两年增长预期
- 突破性方法可快速生产抗癌免疫细胞【效率提高80倍 过程更易控制】
- 招4000人 美团将启动2024年春季校园招聘
- 33460羽!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进口种鸡再创新高
- “美国人都上小红书,台湾还禁什么?”
- 武汉东湖端午文化节启幕 游客沉浸式“品”传统
- 春日踏青“帐篷春游”悄然流行 “成年人的过家家”带火露营装备
- “陋室画家”火出圈两年后:不再收废品 一心追求油画梦
- 让救助更有温度:“乡音寻亲”助他找到失散19年的亲人
- 促文化交流互鉴 侨乡青田鱼灯“游”向海外
- 2024首届广府童谣嘉年华在广州举行
- 9次转钱求人代发论文 一男子被骗20余万元
- 沈阳1905艺术空间龙年新展《北方的南方》开幕
-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第四届“中国电影展”推介九部佳片
- 热门推荐
-
- 良渚古城周边新发现疑似水坝近20处
- 1-5月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2倍
- (中国新貌)“村超”“村晚”展现中国乡村文化振兴
- 【足迹·丝路24小时】建起“致富路”“连心桥”“发展港” “一带一路”铺就繁荣之路
- 全国将集中整治三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重点场所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富春山居》央视开播 讲乡村振兴中国故事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一块木材看“中国实木家居之都”何以“买卖全球”?
- 花费动辄上十万,有人为此打一年工!试管“造娃”为何难进医保?
- 俄乌局势进展:乌克兰今年GDP预计增4.7% 俄称在南顿涅茨克打击乌军
- 产业规模将突破2.3万亿!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有多迅猛?
- 北京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
- 山东青岛发出春节后首批TIR运输车辆赴俄罗斯 发运数量创新高
- 贵州:“含绿量”转变为“含金量” “高颜值”与“高质量”并行
- 从烂泥沟到丰收地,南泥湾奏起“红绿交响曲”
- 匈牙利外长:武器与制裁无法实现和平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情报学》在京揭幕首发
- 山西部署防汛抗旱工作 关注高温天气强化抢墒播种
- 西藏民众享受雪顿节藏戏时光
- 市场利好畅通经济“脉络” 奔腾的中国“春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