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丝路24小时】建起“致富路”“连心桥”“发展港” “一带一路”铺就繁荣之路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李金磊)曾经山高路远,如今穿越天堑,畅通相连。以往山海阻隔,现在通江达海,共融发展。
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欧班列、比雷埃夫斯港……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留下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铺就“致富路”,架起“连心桥”,筑好“发展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携手迈向繁荣之路、幸福之路、共赢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中国新闻网与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推出的“足迹·丝路24小时”全球全媒体特别节目,走进这些设施联通的标志性工程。
繁荣之路
“Whoosh”,一个用于形容极快速度的拟声词,成为雅万高铁的“印尼名字”。在印尼文化中,这六个字母代表“省时、高效和先进”。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通车后,雅加达到万隆的出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助力“千岛之国”实现高铁梦想,让印尼成为东南亚地区第一个拥有高铁的国家。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牵头的雅万高铁承包商联合体设计部部长郭磊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两座城市间原来有一条修建于100多年前的普速铁路,时速仅50多公里,两地间的高速公路经常堵车,而雅万高铁极大缓解城际间道路交通拥堵状况,方便当地民众出行,同时带动沿线地区产业发展,给印尼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我坐在这里,好像坐在飞机上!”在采访中,一位乘坐雅万高铁的旅客对中新网记者说,之前两地间的普速火车又慢又脏,而雅万高铁又快又整洁。
“要致富,先修路。”随着中国的成功密码推广到全世界,十年来,包括雅万高铁在内,中老铁路、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
其中,自2021年12月开通的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身为“陆联国”,到2023年9月初,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209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2536万吨。这条当地民众心中的“黄金大通道”正在为老挝乃至东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有力促进互联互通,设施联通打通了经济发展繁荣的血脉,打开共建国家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幸福之路
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基础设施不仅对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还对推动各国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印度尼西亚迈入高铁时代,马尔代夫拥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东非拥有了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当地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
昔日濒临破产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焕发生机,年货物吞吐量增至500万标箱以上,跃升为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口、地中海领先集装箱大港。比雷埃夫斯港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与当地分享港口发展成果。
“在这里工作是很幸福的体验。”在比雷埃夫斯港工作多年的集装箱码头工人Michail Michalakakos 表示,比雷埃夫斯港不断推动港口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同时为职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也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福利和关爱。在比雷埃夫斯港的支持下,自己的女儿代表希腊荣获世界女子拳击(青少年组)冠军。
“一带一路”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其中,雅万高铁不仅极大便利了沿线民众的出行,还累计为当地带来5.1万人次就业,培训印尼员工达到4.5万人次,培养了一批高铁建设运营的技术人才和职工队伍,正在并将继续给当地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中老铁路开行以来累计招聘老挝员工3500多人,在物流、交通、商贸、旅游等行业间接为老挝增加10万余个就业岗位。
十年来,一个个标志性工程顺利竣工交付,让共建国家民众真切体会到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说,基础设施“硬联通”带来很多项目,也带来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及就业岗位,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惠及人民的“幸福路”。
共赢之路
“这条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
千年之前,络绎不绝的驼铃商队,撑起“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千年之后,呼啸奔驰的中欧班列,续写“新丝绸之路”的传奇。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拳头产品,中欧班列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构建起了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畅通安全的亚欧物流新通道,形成了“海陆互联、多向延伸”的空间布局。截至9月底,中欧班列已经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累计开行超过7.8万列,运送货物超过740万标箱。
同时,中欧班列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累计运送货物超过3000亿美元,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专列”“邮政专列”以及“班列+园区”“班列+口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在产业、贸易、投资、就业等方面为共建国家带来了大量发展机遇。
随着“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常态化运行,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进一步显现。在经贸合作方面,中国25个省份开通了中老铁路的国际货运列车,运输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国,大幅增加了两国经贸往来,强化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
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副总经理徐超对中新网介绍,通过中老铁路这条“黄金大通道”的带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人文交流等都在逐步提升。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最有说服力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共建“一带一路”打破一些国家人为制造的屏障和壁垒,形成推动世界互联互通的大流通雏形。
跨越十年,从理念到行动、由愿景到现实。“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10年只是序章。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共建“一带一路”将会更具创新与活力,更加开放和包容,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会越来越繁荣、越走越宽广。(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铁木尔·库瓦托夫的奇妙人生:结缘中国 “文武双全”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批准SpaceX进行“星舟”重型运载火箭的飞行测试
- 法国西部发生5.3级地震
- 前10月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持续回升
- 旅客高空呼吸困难 航班乘务组紧急救治
- 交通运输部公布第61批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
- 四川首列“一单制”融资出口专列从青白江出发
- 美媒曝:尹锡悦计划为岸田文雄举行的晚宴上提供“深水炸弹”鸡尾酒
- 俄国防部:防空系统在黑海海域上空摧毁6架乌无人机
- 第十七届黄帝文化论坛闭幕
- 以色列前防长:内塔尼亚胡政府正将以色列引向“毁灭”
- “汉语盘点2022”在京启动
- 注意防暑降温!四川15市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锂王”巨亏,一字跌停!
- 新疆油田首个规模开发天然气藏累计产气突破25亿立方米
- 东方雨虹第17届文化艺术节圆满收官
- 资深电影人建议青年导演:拍那些触动你心灵的事
- 马祖品牌首次被认定为大陆老字号 台商:“坚定了拓展大陆市场的信心”
- 中新健康|国家医保局:2023年监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
- 云南推进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水产品总产量超75万吨
- 热门推荐
-
- 墨西哥执法人员突然闯入美国公司采石场 扣押运往美国的建筑材料
- 索朗达杰:以奋斗的青春,守护高原生态安全
- 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253基华灯启动“体检”
- 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第二十三届“流溪梅花节”最佳赏花期启动仪式举行
- “大风吹不走的老师”讲述“大漠孤岛”教书记
- (新春走基层)守护千家万户“烟火气”
- 盒马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展示中国企业的气候行动实践
- 经典剧目复排: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 女幼师疑给幼儿喂避孕药?警方通报:男子田某被刑拘!
- 让百姓“听得懂 听得进” 各地开展特色宣讲推动全会精神走深走实
- (新春走基层)扎根驼峰的“柔情铁汉”
- 湖南永州培育文旅新业态焕新“千年打卡地”
- 音乐剧《我和我的雷锋》老歌新唱演绎年轻人眼中的“好榜样”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南漳:“小香菇”兴农出国门
- 严惩“萝卜招聘”不能仅止于作废结果
- 文脉华章|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
- 寓教于“漫”:让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鲜活”起来
- 石破茂宣布竞选日本自民党总裁 系第五次挑战
- 洋葱学园首次公开智能学习品牌矩阵,发布新一代AI智能学伴
- 广东部署强降雨防御工作应对强对流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