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疯狂刷手机,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吗?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 上官云)这些年,“熬夜”似乎成了一些人的家常便饭。近一段时间以来,“熬夜可能让你不知不觉比别人更胖”“熬夜刷手机可能会加剧皮肤衰老”等话题相继引发关注。
为什么很多人热衷熬夜刷手机?失眠与心理因素有关吗?对此,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长期熬夜存在不少危害,比如可能导致发胖、皮肤提前衰老等等。要想获得良好的睡眠,需要有意识地培育一些有利于睡眠的习惯。
长期熬夜是否会发胖?
“月亮不睡我不睡”,早前,“熬夜等级表”这个话题曾吸引不少网友留言打卡。也有人发问:晚上11点睡觉算不算熬夜?
中国睡眠研究会信息科普部主任彭志平介绍,长期熬夜的人,慢慢变胖的可能性很大。因为长期熬夜容易夜间饥饿,增加夜间进食,此时体力活动相对较少,容易引起脂肪堆积。
经常熬夜会引起激素紊乱,内分泌紊乱也是引起肥胖的因素之一;熬夜会使夜间肝脏排出体内毒素的功能受到影响,毒素堆积从而引起肥胖等等。
“睡眠不足会影响体内新陈代谢速度,影响皮肤微血管畅通运行,可能令皮肤变粗糙、干涩或产生色斑。”彭志平解释,这是因为皮肤细胞在晚上睡觉时再生,血液会集中到皮肤表层,若睡眠不足,皮肤细胞无法再生,会导致皮肤出现松驰、缺水等现象,提前衰老。
越怕失眠,越容易失眠?
睡眠是基本的人类需求,日常生活中,也有人很晚才能入睡,是因为“失眠”。浙江省台州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包祖晓介绍,不少人失眠与心理因素有关。
例如,敏感、遇事多虑的个性素质是失眠的易感因素。换句话说,具有神经质性格特征的人容易出现失眠。他们往往比较内向、内省、理智,追求完美,容易“想太多”。
“偶尔的失眠体验,容易使个体产生对失眠的恐惧情绪,害怕失眠反而导致失眠得以持久存在。”他介绍,包括失眠在内的身体症状,可能是潜意识处理压力的方式。
在平时的工作中,包祖晓发现,一些失眠者存在过分估计自己睡眠障碍的倾向,而且对失眠存在恐惧心理,这样失眠就容易愈演愈烈。
“总体来说,失眠常常有一定的个性基础,并由某些诱因引发,而又由不恰当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导致其维持下来。”他解释。
睡前刷手机,影响睡眠质量吗?
日常生活中,“低头族”并不鲜见。记者在随机采访中了解到,大家睡前刷手机的原因很多,有追剧、缓解压力等等。
包祖晓列举了两类情况:一类情况常见于中老年群体,他们吃完晚饭后早早休息,在手机上看短剧或小说,被动接收信息,到该睡觉时,大脑活动开始活跃,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另一类人则是白天忙碌,觉得只有晚上的时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得充分利用起来,所以即使很困、时间已经很晚,却随性地疯狂刷手机,自然而然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无论哪一种情况,睡前刷手机都会干扰人的大脑功能而导致失眠。包祖晓表示,长期睡前使用手机,容易形成不健康的生物钟,使失眠问题更难解决。
睡眠质量与饮食、年龄等因素也有关。彭志平则提到,疾病因素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存在问题,或者噪声太大等环境因素,都会导致睡眠质量不好。
如何获得良好睡眠?
要想获得良好的睡眠,需要有意识地培育一些有利于睡眠的习惯。
包祖晓介绍,保持每天规律、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睡眠,但要避免在睡前(一般指睡前2小时内)剧烈运动,否则由于身体兴奋或肌肉酸痛,反而可能影响睡眠。
不在傍晚以后大量饮用酒、咖啡、可乐、茶及吸烟,不在睡前大吃大喝,太饱或太饿上床睡觉都不是好的选择。睡前半小时最好不要使用手机,不做需高度投入精神的事情。
睡前做正念冥想,把注意力轻轻地专注于与睡眠无关的对象上,可以眼睛看着天花板,也可以专注于呼吸等等。第二天准时起床。
此外,彭志平说,要减少醒后的卧床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晚上11点前最好能睡;有睡眠问题及时就医,不要随意吃药或者保健品,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早前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2022年,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0小时,近半数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
彭志平表示,睡眠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建议是6-9小时,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健康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导致睡眠需求不同。建议时间只是一种参考。(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父亲节,“兵王爸爸”收到儿子一封信
- 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销实现开门红
- 澳央行:新版5澳元纸币不会采用英国君主形象
-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重庆东站段与既有6号线实现接驳
- 七夕浪漫日:记者化身“爱的使者”传递祝福
- “2022艺术旌阳”开启一场田野中的艺术盛宴
- 全球连线 | 这些路桥港,见证中国与中东欧“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
- 福建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 “小三通”客运航线陆续复航
- 新疆昔日的“沙戈荒”何以实现“风光蓝海”?
-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文化艺术季启幕 邀游客共享多彩民俗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部分产品(第二批)关税减让的公告
- 辽宁海警局查获一起走私海产品案 查扣走私渔获物6.6万余公斤
- 2024年全国露营大会在湖南郴州举行
- 黄淮地区及四川盆地等地仍有强降雨 江南华南等地有持续性高温天气
-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所有签署国全面生效答记者问
- 专家指出辅助生殖并非万能
- 9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为3.35% 5年期以上为3.85%
- 210件卢森堡文物抵河南备展 高卢罗马骑士面甲将亮相
- 国家医保局发布生育保险常见问题解答
- 新冠感染多久能产生抗体?“二次感染”和哪些因素有关?专家这样说
- 热门推荐
-
- 从售药体检到购物拍照 24小时不打烊“神器”你试过吗
- 沪宁第三条高铁将于9月底前具备开通条件
- 四川康定发生山洪泥石流 初步统计265户用电受影响
- 赏AI“知音会”,去南博赴“竹林七贤”之约
-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扩容 洪都拉斯成首个伙伴国
- 白露转凉外寒袭
- 想加入儿子班级群被拒 学校是否侵犯了家长监护权?
- 陕西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今年秋粮种植面积达2914万亩
- 钓渔船遇大雾搁浅 福州海警局成功救助3名船员
- “一部谍战片看得我想去苏州了”
- 贵州大方:用好“天麻”品牌名片 提升产业链价值链
- “春天里的中国”全球媒体对话会哈萨克斯坦专场在阿斯塔纳举行
- 海口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 “外行”买地,逆势入局,房地产行业迎来变局?
- 第五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在马来西亚开幕
- 音乐剧《苏东坡》全国巡演将启
- 国际最新研发出两种新的脊髓灰质炎候选疫苗 或可根除脊髓灰质炎
- 北京多措便利劳动者返岗复工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
- “洋网红”赣南行:感受老区新发展 推介“红绿古”三色风情
- 中新网评:唱响网络文明主旋律,书写民族复兴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