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脂有误区 破解有绝招
首届健康广州减脂大赛圆满落幕
减脂有误区 破解有绝招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嘉晖
通讯员 喻红霞 王闯
日前,得到中国体育彩票鼎力支持的2023健康广州减脂大赛落幕。马明俊、陈文忠获得个人组冠亚军,陈丹丹和梁蕴晴并列第三名。值得一提的是,陈丹丹最近4个月减脂达到50公斤,但她最终还是不敌减脂15公斤的马明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后者与妻子双双报名参赛均拿到奖项,他们透露了减脂过程中的甘苦和秘笈,破解了“喝水都长肉”的传言。
2263人追捧减脂大赛
本次大赛由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广州市凯越体育承办,广州市群众体育指导中心和广州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对赛事给予鼎力支持。正是因为有体育科研机构加持,本次比赛自8月8日全民健身日正式开始以来,通过线下、线上接受报名,据统计共有2263名选手报名参赛。
经过90天的角逐,来自广州的马明俊以及黄色闪电队分别获得个人组、团体组冠军,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宝岛的陈文忠参赛获得个人组亚军的好成绩。在闭幕式上,大赛组委会向获得个人组、团体组前三名的参赛者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获得最佳坚持奖的常子畇表示,这次比赛是一次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过往因多种原因导致过度肥胖,报名参加减脂比赛以来,遵照赛事组委会提供的科学建议,从作息、饮食、运动各方面改变习惯,感受到身体和精神的蜕变,从刚开始的抗拒到后半赛段的享受,希望能继续坚持下去,保持这样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丁宁涛表示,通过营造赛事氛围,强调科学减脂的重要性,提高大家对科学减脂的认识,鼓励超重或肥胖人士加入减脂队伍。
根据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2016-2019),广州市民近几年超重率、肥胖率居高不下,成年人的两项指标相加约为40%,老年人约为50%。超重及肥胖已经成为威胁广大市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举办健康减脂比赛,旨在营造积极的氛围,引起更多市民更加重视控重减脂问题,同时鼓励支持超重及肥胖人士克服困难,向脂肪“宣战”。
本次比赛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参赛者在赛期内自行采用健康生活管理方式降低体脂体重,减脂率(线下比赛)、减重率 (线上比赛)最高者获胜。线下参赛者在比赛期间必须选定同一测试点完成三次体脂测试,个人组按个人体脂减少率由高到低进行成绩排名。这也是减重绝对值高的参赛者不一定能赢得冠军的原因。
破解“喝水长肉”传言
获得个人组冠军的马明俊赛后表示,自己在3个月的时间内成功减脂15公斤,“其间,我每天摄入3升温开水,用科学进食取代单纯节食,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脂啊。”
有趣的是,马明俊是在妻子的鼓励下一起报名参赛的,妻子由于体质的问题,在减重5公斤后没有坚持下来,反倒是他非常自律,放弃了消夜、美食,坚持吃鸡胸肉等高蛋白食品,减少油脂钠盐的摄入,加上缜密的健身计划,他在保住肌肉的情况下成功减脂。“我之前体重接近90公斤,有轻度脂肪肝,参赛以来成功减掉一半脂肪,大约15公斤,检测显示我的身体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10岁。”马明俊表示,“其实,无论是想健美,还是想要年轻或提高免疫力,其中都有一个核心的要素就是——新陈代谢。”
马明俊表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新陈代谢:第一、水是生命之源,饮用充足的水分,我过去3个月,每天都会摄入3升温开水,注意是“温开水”;第二、蛋白质是生命的本质,要少吃多餐,多吃牛肉、鸡肉、鱼虾等,避免吃高脂高糖和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第三、生命在于运动,我认为跑步等有氧结合无氧抗阻性训练是比较有效的减脂科学方法,这里面有一个核心指标是“心率”,只有心率保持在一定的数值并维持30分钟以上才会有明显的减脂效果;最后,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熬夜不利于新陈代谢,让我们也没有力气运动,而且熬夜时还特别想吃一些高热量食物。
关于“喝水都会长肉”这个问题,马明俊直言,这是“伪科学”,水的热量为0,而且水在身体中的代谢还会消耗热量,“长肉”一定是有其他的热量来源和不运动造成的。
马明俊再次强调,心率对于减脂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性,我运动时的心率维持在最高心率的70%左右,确定最高心率比较常见的公式为170减去自己的年龄,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这样一个心率范围,对于运动者的心功能保护有积极的作用,以这样的强度保持30分钟,减脂的效果才会显现。
来自新疆的陈丹丹获得了个人组并列第三名,比赛期间,她成功减掉28公斤,在广州训练期间减重50公斤,体重由之前的133公斤,减至83公斤,效果非常显著。她告诉记者,坚持科学运动是减脂的最有效手段,拒绝小零食和高脂高糖食品也不可或缺,马上要离开广州了,虽然没有尝试广州美食,但这里给她留下美好回忆,她也变得更加自信了,希望继续坚持下去。
倡导科学健身减脂
为加强科学减脂知识和方法的传播,主办方量身录制科学减脂小视频在新媒体上播放,主办线下、线上科学减脂讲座,既为参赛者提供全方位的饮食建议、运动方案、引导改变生活方式、健康成功减脂,也为广大市民科普科学减脂知识和方法,受众逾万人次。组委会组织的游泳、羽毛球、跑步等线下科学减脂健身运动,也受到普遍欢迎。
据介绍,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作为国家体育科普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传统科普方法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以赛事为科普载体,扩大传播范围,提高科普效果。
有统计表明,我国有4.4亿成年人超重,其中1.3亿人肥胖,近几年广州成年人及老年人超重及肥胖的比例约占五成,由超重和肥胖引起的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逐年增加。今后,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将与相关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智能设备生产商开展合作,推动科学减脂朝科学、高效、便捷的方向努力,为建设健康广州作出新贡献。(广州日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宣布驱逐六名英驻俄外交官 称其从事情报活动
- 福建集中签约数字经济项目50个 总投资319亿元
- 中国经济“半年报”传递了哪些趋势与信号?专家解读
-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税务局稽查局查处一起未依法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案件
- 国家发改委:政策效果不断显现 下半年经济将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 专家研讨《三峡彩虹》:生态文学应该怎样写?
- “爱警母亲”聂淑兰的22年:守护儿子只待奇迹
- 广西河池邀海内外游客欢度“三月三” 赴壮乡赛山歌
- 浙江临安乡村“相亲”记 七年乡村运营踏出共富路
- 沪人吃“长寿面”结伴过重阳
- 每天喝够8杯水健康才能达标? 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 官方连发两文力促汽车和电子产品消费
- 泰国升级公共警报系统 将增加中文功能服务中国游客
- “双11”电商平台新风向:低价优质一个都不能少
-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开幕 签单超4500亿元
- 《中华文明五千年》等19种图书获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
- 千余名闽商齐聚“春城”昆明 共绘云南高质量发展画卷
- 王受文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与瑞士联邦经济教研部国务秘书、经济总局局长布德里格就推动中瑞自贸协定升级举行会谈
- 游戏账号被“找回”,损失谁承担?
- 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抗旱三级应急响应
- 热门推荐
-
- 中巴建交50周年:中国青海生态文明摄影展与巴西观众见面
- 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枪击案造成至少3人死亡
- 出版助力夯实游戏电竞行业发展底座
- 洪水泉清真寺:河湟地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生动写照
- 长三角铁路推出3款高铁旅游计次票产品
- 全国名中医陈宝贵谈雨水节气与养生
- 新加坡学者马凯硕:面对美国遏制打压,中国采取明智策略反制
- 美前总统特朗普称将就“封口费”案提出上诉
- 听一堂跨越百年的“北大中文课” 王力经典作品读书分享会举办
- WIPO副总干事: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已成全球创新高地
- 一文教你识别“胃痛”与“胆痛”
- G318沪青平公路方厅水院段工程正式通车 成一体化公路建设新探索
- 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 享年94岁
- 广东助力346个文旅项目引入金融“活水”
- 日本暴雨引发山体滑坡致1人死亡 数百万人收到疏散警告
- 中国盐湖资源大省青海:食盐储备充足 不必过多“囤盐”
- 中新健康丨从“宝藏茶饮”到养生夜市,中医药掌握了什么“出圈密码”?
- 焦点访谈丨成立三年来 全国碳市场建设带来哪些改变?
- 美国白宫记者会出现“紧急情况”:有人突然晕倒
- 海外网评:中美应拉长经贸合作清单、缩短负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