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刺客”来了!特殊功效管用吗?口腔医生回应
“牙膏刺客”来了!特殊功效管用吗?探访——
“酵素牙膏挑战7天美白”“氨基酸牙膏守护口腔年轻力”“益生菌牙膏改善口腔菌群”……市面上,主打各种神奇功效的牙膏日益增多。在这些噱头的助推下,牙膏价格水涨船高。口腔医生提醒,牙膏并非越贵越好,添加成分未必有效,盲目依赖牙膏解决口腔问题甚至可能延误治疗。
行情
十元以下的牙膏难找了
“前些年,常用的牙膏大多也就几块钱一支,现在动不动几十块钱一支,连一些平价的牌子都涨起来了。”作为家里的采购主力,刘女士对牙膏价格的变化十分敏感。在微博上,“牙膏为什么越来越贵”的话题引发网友共鸣,阅读量超过1.1亿。
在西二环附近的一家超市里,近百款牙膏足足摆满一整排货架。记者逐一查看价签,发现没有一款牙膏单价在十元以下。
其中,主打抗敏感的某品牌牙膏,每支100克到120克,价格从33.9元到54元不等。相邻货架上,一款标榜“吸烟人士专用口腔护理品”的牙膏,宣称具有“祛除和防止烟渍、茶渍、咖啡渍沉积,减少菌斑,祛除口腔异味”等功能,每支180克售价高达68元。
“过去买牙膏很简单,就那么几种,基本不会太在意价格,因为差别不算太大,也都不太贵,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品种越来越多,价格也让人‘高攀不起’。”徐先生在货架前徘徊良久,盯着价签反复比较,“牙膏本来就是个普通日用品,如今就连一些老牌子都给搞出这么多花样,好些是没听说过的新名词,看得一头雾水。”
在货架尽头,个头小巧的儿童牙膏同样身价不菲。以一款适用于6至12岁儿童的益生菌牙膏为例,每支60克售价42元。如果折合为成人牙膏常见的每支120克,相当于售价高达84元。
另一家超市里,除了两款售价9.9元的牙膏以外,记者发现其他牙膏单价也均在十元以上。特别是一些进口牙膏,售价往往更高。以一款号称“欧洲原装进口”的活性酵素美白牙膏为例,每支净含量101克,售价高达79元。
艾媒咨询的线下调研数据显示,在大型商超售卖的四五十种牙膏中,一支牙膏的价格在10至20元之间的占六成,20元以上的占比为35%,而10元以下的只有两三种。Wind数据则显示,截至2022年10月,120克左右普通牙膏均价为每盒11.35元,较2018年同期的每盒9.09元上涨约25%,远高于CPI同比涨幅。
“4周提升牙齿3个美白色阶”“3到5天明显焕白”……电商平台上,牙膏“没有最贵,只有更贵”,一款100克装的美白牙膏虽然出自国产平价品牌,售价却高达109元。而一款号称可以“逆转牙齿敏感”的德国进口牙膏,每支仅50毫升,大约相当于80克,售价高达149元。
调查
价格全“涨”在噱头名目上
牙膏为何越来越贵?从公开数据来看,生产成本或许并非涨价的主要原因。
以旗下拥有某牙膏品牌的上市公司为例,其招股书显示,从2019年至2021年,公司成人牙膏的单位成本分别为每吨1.53万元、每吨1.47万元和每吨1.50万元。这就意味着,每100克牙膏,成本仅为1.53元、1.47元和1.50元,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并没有明显涨幅。而在此期间,销售单价分别为每吨2.54万元、每吨2.55万元和每吨2.62万元,可见销售单价呈逐年增长态势。
对此,招股书中提到,“近年来公司紧抓消费升级趋势,顺应牙膏需求多样化、产品高端化的发展方向,在现有产品基础上不断进行研发升级,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在中高端成人牙膏市场的布局”。
从产品来看,该品牌的确在“抗敏感”基础上,通过添加益生菌、氨基酸、中草药等成分,细分出“护龈抗敏”“防菌抗敏”“清火抗敏”“抗糖防龋”等多种功效,以此实现“升级”。在这些新概念的加持下,牙膏售价明显上涨。
事实上,这样的操作在业内并非个例。记者联系上一家专门从事牙膏代加工的企业,工作人员发来产品介绍,其中,网红爆品类牙膏包括溶菌酶牙膏、酵素牙膏、活性酶牙膏、氨基酸牙膏等多个新品种。
当记者询问对方哪些卖得比较好时,对方称“卖得好不好取决于客户营销渠道和策略,像羟基磷灰石牙膏,最近就很火。”说罢,对方发来多款羟基磷灰石牙膏的样品照片。记者仔细观察,发现同样是含有羟基磷灰石的牙膏,一款声称“美国独家授权专利技术”,一款主打“英国实验室”,另一款则成了“口腔抑菌膏”。
记者询问具体报价,对方称“主要根据您要求,看要什么档次的,还要看功效原料的添加量、膏体基质和包装材质。”工作人员称,羟基磷灰石400元左右一公斤。“如果只追求‘有概念’,添加0.1%就行,要求‘有实际’的话,添加量可以达到8%。”
从对方发来的牙膏定制成分清单中可以看出,牙膏分为高中低三档,分别对应不同的摩擦剂、保湿剂、起泡剂、甜味剂、香精及清凉剂、功效剂、增稠剂、其他添加剂,包装材质和制作工艺也各不相同。
“常规2万支起订,低档的每支2.8元左右,中档的3元多,高档的4元多。”至于零售价,工作人员称,“都是自主定价,没有标准,电商客户一般低档的卖20多元,中档的卖30多元,高档的卖四五十元。”
提醒
别被“美白脱敏治病”忽悠
“牙结石一刷全掉光”“28天逆转15年牙渍”……身为“老烟民”,程先生经常为一口黄牙发愁。选购牙膏时,那些看起来立竿见影的美白功效,让他格外心动。
牙膏真能有如此奇效?“用牙膏刷两三分钟,就起到美白甚至去除牙结石的作用,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余日月谈到,刷牙只能刷掉软垢,而一旦形成牙菌斑,就很难再刷下去。等到形成牙结石的时候,就更不可能靠刷牙来解决。
“还有脱敏牙膏,也不是对所有病例都管用。如果已经形成龋齿,还是要通过对症治疗来解决。”余日月说,一些中草药牙膏宣传说可以消肿止血,但其实牙龈出血往往是牙周炎导致,而牙周炎一般都是牙菌斑或牙结石刺激造成,需要找牙周科医生做洁治,甚至需要做龈下刮治。“某些特殊位置,如牙根分叉处的牙结石,哪怕医生用专业器械都很难彻底处理干净,指望用牙膏来达到这样的目的肯定不现实。”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经在官网上发布科普文章,称“所谓通过使用牙膏刷牙来‘修补牙洞’‘闭合牙缝’‘稳固牙松动’,均无科学依据。”
即将于12月1日起实施的《牙膏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牙膏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同时规定,牙膏标签禁止标注“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等。
日前,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涉网购牙膏案件,买家小赵连续多年在某牙膏旗舰店购买“专业蛀牙修复”牙膏和涂抹膏,因最终未达到商家宣传疗效反而导致自己错失口腔疾病最佳治疗时间而将商家诉至法院。法院最终判决商家赔偿其三倍价款。
“说到底,牙膏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摩擦剂帮助清洁牙齿,其他功效都十分有限,并非越贵越好。”在余日月看来,牙膏不是药膏,不能替代药物进行口腔治疗。“如果发现口腔问题,还是应该去找专业的口腔医院或诊所,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盲目依赖牙膏解决口腔问题,有时反而可能造成病情加重,延误治疗。”
相比起挑选牙膏而言,余日月认为,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和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更加重要。“比如,每天坚持用巴氏刷牙法刷两到三次牙,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结合牙线、牙缝刷等工具做好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这些才是根本。”(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宗媛媛)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方地区有一次较弱的冷空气降水过程
- 河姆渡文明发源地的农业盛宴:3600余种农产品亮相
- 中国新能源公交车总量8年增长超14倍
- 中俄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抚远段封江 比去年晚9天
- 武汉食博会开幕 展商拥抱“数字时代”
- 冬季风暴导致美国超60万户断电 造成至少4人死亡
-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受关注 专家建议跨界融合
- 一艘载有45人的游船在红海海域沉没 包括多名外国游客
- 国产化产品破解“卡脖子”难题 本届服贸会上新赛道破茧而出
- (聚焦海峡论坛)闽台民族宗教交流活动在福建举行
- 美媒: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利率超7% 创2024年5月以来新高
- 中国野生东北虎豹种群数量增长到150只左右
- 美专家:日方公布的核污染水数据不透明
- 第三届中国·浙产名药暨药食同源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在浙江武义举行
- 3枚纪念币1张纪念钞!2025年普通纪念币发行计划公布
- 北京市检察机关已办理“检察护企”案件8231件
- 加拿大官方对涉港问题置喙 中国驻加使馆发言人批驳
- 安阳石刻艺术展:128件文物“史忆”三千年
- 广东茂名通报城管与商贩发生冲突:1人被辞退,5人被停职调查
-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五年外贸进出口额增长2.7倍
- 热门推荐
-
- 俄乌局势进展:乌总统与芬加领导人通话 俄防长称俄军继续推进军事计划
- 2023南昌文旅消费季收官 共推出146项文旅促消费活动
- 《牡丹亭》编撰地举办汤显祖文化节 擦亮文化“金名片”
- 烟台空港口岸出入境客流攀升
- 课本变身“旅游攻略”!课本游成暑期新时尚
- 泽连斯基:乌克兰危机或于2025年结束 等待特朗普建议
- 提升消费者体验是电商平台的发展之道
- 叶嘉莹先生百岁寿诞诗词书法作品展在京举行
- 广州发布4台“红棉公交” 打造流动“红棉学堂”
- 新材料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 湖北五峰后河保护区发现新记录种银喉长尾山雀
- 福建应对台风“普拉桑” 部分海域渔船撤离
- 关注“新都市女性” 人文社推出作家苏更生最新长篇《女人的秘密生活》
- 票价高昂但上座率依然处于高位,谁在消费高端火车游?
- 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天津举行 石油化工服务业联盟成立
- “清明寒食”之源山西介休:巧借民俗契机 倡导文化传承
- 国产“三蹦子”火到国外,“倒车请注意”响彻街头
- 俄一架米-8直升机在堪察加半岛坠毁 已发现17具遇难者遗体
- A股大涨:沪指收涨3.23%,北向资金净买入126亿
- 聚焦第十三届旅博会:三大亮点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