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辽宁省乡村文化旅游季闭幕式举行
10月31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和中共锦州市委、锦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锦州市委宣传部、中共锦州市委组织部、锦州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凌海市人民政府、锦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北京圆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辽宁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协会支持的“爱上黑土地 乡约在辽宁”——辽宁省乡村文化旅游季闭幕式活动在辽宁省锦州文化艺术中心举办。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才,中共锦州市委书记刘克武出席并致辞。省(中)直有关单位负责人,锦州市直有关单位领导,各市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代表、锦州市驻村“第一书记”等约900人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总结了2023辽宁省乡村文化旅游季活动开展情况,展示了“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辽宁旅游整体形象,以“爱上黑土地 乡约在辽宁”为主题,全面展现辽宁乡村旅游独特魅力,立足供需两端,充分展示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通过系列活动促进乡村旅游产品更具文化内涵、更强科技体验,树立辽宁省乡村旅游全新品牌,创新乡村旅游宣传模式,形成省级推广活动标杆,提升辽宁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刘克武表示锦州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握文旅走势,抢抓产业风口,立足“千年古城、英雄之城”的厚重基础,深耕“英雄城市、锦州不错”的城市品牌,积极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让广大农民共享产业增值收益、更多游客乐享田园美好风光,坚定不移走好走实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之路,把一个厚重且开放、温度且活力、宜居宜业且宜游宜乐的锦州展示在游客面前。
刘伟才表示辽宁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六地”红色文化享誉全国,英雄的锦州是“解放战争转折地”,这里的乡村承载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在锦州举行乡村文化旅游季闭幕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努力推进红色旅游与乡村“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对接,以红色精神和乡土文化浸润乡村“精气神”,为农村兴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谱写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篇章。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出台政策文件都把支持和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内容,辽宁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对发展乡村旅游作出部署要求,着力推动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我们深入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进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产品升级、服务优化,培育了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全省建成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7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63个,推广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2条。越来越多的旅游村镇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乡村旅游也成为人们放松身心、寻觅乡愁的重要选择。
闭幕式上播放了《乡村旅游—回家的旅程》宣传片,全面展示辽宁乡村文化旅游季的累累硕果,同时再次向广大游客发出诚挚的邀约。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100个乡村旅游新场景,涵盖:和美自然、人文地标、网红打卡、智慧乡村、绿色生态体验、非遗文化体验、乡村美食、乡村集市、乡村美宿以及乡村营地十个类别。
全球文旅达人Tina,带来了乡村旅游的宝藏打卡攻略,希望更多的“家乡人”、国际友人能够走进辽宁乡村,去感受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新场景。
来自锦州市的王璇,对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锦州,进行了深度推介。
主题演讲环节中,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吴必虎就《乡村旅游作为现代农业:产品开发与政策供给》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就《民宿引领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为辽宁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北京大学与芝加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系主任、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宋昌耀作《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主题分享。
在“与乡村 共美好”主题对话环节,由张晓军会长担任主持人,与吴必虎教授、宋昌耀主任、中国旅游报社首席策划吴琳以及锦州市义县文化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于凤雷四位嘉宾一起,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共谋辽宁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之策、共话辽宁乡村文旅创新之路、共襄辽宁乡村文旅可持续发展之举。
现场还设置了100个乡村旅游新场景展示区,以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将10个主题场景进行各具特色的展陈。其中,也包含了“智慧场景打造”和“乡村品牌传播”两项主题活动成果的展览展示。
2023辽宁省乡村文化旅游季期间开展5项主题活动,包括组织倡导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进行微度假露营活动,将沉浸式演绎、游戏互动和民俗体验等纳入乡村旅游;录制大地欢歌“村晚”表演;以文化和旅游部“美好乡村等你来”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方案为指导,甄选了大连土门子村、丹东大鹿岛村、抚顺赫图阿拉村和葫芦岛新堡子村进行VR智慧导览系统的制作,以满足大众对乡村旅游体验的个性化需求,深化“科技+旅游”,推动辽宁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进行了如历史文化、自然风物、美食特产等乡村旅游商品展览展示;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采风活动,加强我省乡村旅游产品推介。
每一次乡村旅游,就是一趟回家的旅程;每一趟回家的旅程,就是开启一次难忘的乡村旅游。以独特视角挖掘乡村文旅资源,更好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特色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本届辽宁省乡村文化旅游季以塑造和构建辽宁乡村旅游品牌IP为核心,通过多种形式的系列主题活动全面展示了辽宁省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优化了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进一步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促进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有效推动了辽宁省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活动不仅是对辽宁乡村旅游品牌的推广,更是对辽宁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一次展望。(来源:中国网)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长三角地区眼病防治专科医院等携手构建智慧化远程协作体系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广集全球智慧 智库交流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去世
- 台媒看大陆:山西晋中王家大院 展现晋商精神
- 藏族姑娘在民勤:牧羊女成长为设施农业的行家里手
- 京津冀地区出现连续性高温天气 近来北方地区为何这么热?
- 台风“万宜”入南海 冷空气和降雨致粤气温下降
- 北京房山区72家城市公园已全部开放
- 德媒:抱怨中国产能过剩“既虚伪又短视”
- 北京优化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
- 干群合力 江西修水全力开展抢修补种工作
- 豫鲁“郑日韩”铁海快线班列开行
- 老有所学——多措并举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 上半年上海为外籍来沪人员提供支付服务超2200万笔
- 深圳研究团队成功建立阿尔兹海默病新型猴模型
- 非洲媒体:非中合作新举措将推动非中携手迈向现代化
- 山东先行先试探索建设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综合试验区
- 上海东又一“陆地航母基地”建设迎新进展
- 今年截至8月底中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均同比下降
- 2023中国(长春)非公经济前沿圆桌会议开幕
- 热门推荐
-
- 浙江象山石浦港千帆竞发 渔民出海寻鲜
- “数智中非”创新创业钱塘会议在浙江杭州举行
- 新疆叼羊,何以被称为“勇敢者运动”?
- 金价高位震荡,市场反响几何?
- 浙江多地最高气温逾30℃ 创2月历史纪录
- 宁夏慈善总会30年来累计发放慈善款物13.2亿元
- “我给玉米地做CT”,90后的秋收有啥不一样?
-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举办新春招待会
- 浙江宁波外贸活力四射 2023年外贸进出口1.28万亿元
- 侨胞登九江浔阳江号游轮赏长江明月:叙乡情 觅商机 促合作
-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民营经济在助力网络安全建设等方面前景广阔
- 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出土:那时的中华文明超出想象
- 奥运冠军王柳懿、王芊懿担任深圳无偿献血形象大使
- 北京推出2100余场文旅活动邀游客乐享端午
- 探访火灾后的巴西利亚国家公园
- 韩国警方正再次尝试对总统府和总统住所进行扣押搜查
- 中国科技馆举办青少年控烟大众科普日和“大卫生·大健康”沙龙
- 夸克年度公益报告出炉:聚焦乡村教育、网络反诈及员工公益等多领域公益实践
- 浙江“千亿县”增至28个 县域经济“头尾”均有亮点
- “一笔三用”且具品牌意识 探秘汉代多功能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