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不宜节食减肥
儿童超重肥胖可能出现包括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和心理的异常,造成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后果,还会为成年期的肥胖奠定牢固的基础,增加成年期减重难度以及成年后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风险。暑期是很多家长督促超重孩子执行减重计划的重要时段,减重计划中大概率包括节食,但其实儿童青少年通过节食减重有危害,家长需关注。
减重的同时要关注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
身体质量指数(BMI)评价法是最常用的诊断超重、肥胖的方法。参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儿童和青少年肥胖是指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青少年中,BMI≥第95百分位数(即与同龄人比较所处的位置,下同);超重是指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和青少年中,BMI处于第85百分位数与第95百分位数之间。也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8602018),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BMI筛查超重与肥胖界值。
对于肥胖的孩子来说,减重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保持他们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以及肥胖治疗的长期性。
儿童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在6-10岁的年龄阶段,身高增长速度是5-7厘米/年,通常女孩(10岁左右)、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身高猛长期一般可持续1-3年,平均约为两年。营养是影响身高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均衡饮食是非常必要的。
过度节食危害多
一些孩子采用模仿网络上成人节食减重的方法,比如不吃主食、不放油、大量喝水、只吃水煮菜等极端的方式控制体重,甚至有的女孩采用这种方式减重,一个月内体重下降明显,之后体重不再下降,来医院咨询如何让体重继续下降。殊不知,她已经出现了脱发、乏力、心悸、闭经等症状,胃肠道功能也受到影响,耐受不了正常的饮食。
短期内迅速减重,人体靠大量消耗体内储存来支撑,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出现呕吐、眩晕、乏力、脱发、闭经、贫血、免疫力下降等。由于过度节食还会导致“神经性厌食症”。这是一种有意节食导致的进食障碍,多发于13-20岁的女性,青春期的男孩也有发生。除了绝食,有些孩子还会催吐、抠喉、吃泻药、疯狂运动……他们永远不会对“掉秤”的程度感到满意,如果过了一天,体重还跟昨天一样,简直觉得就是“灭顶之灾”。他们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和别人眼中完全不一样——即使已经骨瘦如柴,仍觉得自己很胖。
儿童青少年如何科学减重
随着孩子身高的增长,在体重不改变的情况下,BMI是下降的。如果是6~11岁的孩子,BMI位于第85~第94百分位,应维持体重或者控制体重增长速度;BMI位于第95~第99百分位,应维持体重直到BMI<第85百分位,或者缓慢减体重,但减重速度不超过0.5公斤/月;BMI>第99百分位,需减体重,但减重速度不超过1公斤/周。
如果是12-18岁的孩子,BMI位于第85-94百分位,应维持体重直到BMI<第85百分位,或者缓慢减体重;BMI位于第95-99百分位,减体重直到BMI<第85百分位,但不超过1公斤/周;BMI>第99百分位,需减体重,但不超过1公斤/周。
医学营养减重干预的方法有:限能量膳食、高蛋白膳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间歇性能量限制、低血糖指数饮食、多种饮食模式、代餐食品减重、时间限制进食法。营养治疗是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首选的一线治疗方式,但管理模式不同于成人,在限能量的同时还应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
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减重,膳食的营养方案应个体化,能量达到其身高对应年龄的营养需求,保证三大营养素均衡(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5%-20%,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20%-25%),保证优质蛋白质,充足的膳食纤维及健康的油脂摄入。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提出,每天应至少累计中高强度运动60分钟,包括每周至少3天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运动;每天看屏幕的时间限制在120分钟以内,并避免久坐行为;课业间隙进行适当运动。
运动重在坚持。采用自身抗阻运动结合有氧运动的方式效果更为显著。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科学的运动习惯,最好进行户外活动,可适当增加趣味性。开始锻炼时,运动速度和运动量要适宜,以可耐受为限,逐渐增加,不要操之过急,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另外,还需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进食甜食,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强孩子的自信,减少出现情绪性暴饮暴食的机会。培养正确的认知:多给孩子宣讲体重管理和科学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及好处,并宣传肥胖的危害,孩子在面对“诱惑”时就更容易用认知来冷却自己进食的欲望。
持续的饮食管理和有效的运动是肥胖患儿的长期管理模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管理模式不同于成人,管理周期更长,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参与。
(作者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警队将赴克罗地亚执行警务联合巡逻任务
- 红十字发布新版中文工具包 助力中国企业加强海外安全管理
- “爱因斯坦的脑子”热卖,卖的是啥,谁在买
- 别再光说happy birthday了,学学古人如何祝寿呗!
- 中国驻菲使馆外交官赴马尼拉华侨义山祭奠抗日华侨英烈
- 新疆青少年“相遇”飞虎队:以史为鉴 赓续情谊
- 外媒:忧伊朗报复 以色列28个使领馆临时关闭
- 北京大学“南门驿站”亮相 为外卖骑手提供歇脚便利
- 6月1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11个点
- 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低
- 肌肉拉伤和韧带拉伤是一回事吗?
- 南非政府启动2023年度“妇女月”活动
- 防暑降温药需求旺 线上线下拼价格
- 2024年中资企业招聘大会在南非举行
- 山东首个公交行业公共数据运营产品在青岛正式发布
- 山西借“进博会”展形象、释放引力、扩大“朋友圈”
- 12月10日北京预计迎今冬首场明显降雪 最高气温降至1℃
- 武汉东湖:城市中遇见“诗与远方”
-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 青海大部出现降雪致多地高速交通管制
- 热门推荐
-
- 湖北:全省17个市州均成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 美墨边境发生枪击事件 致3人受伤
- 大部分家庭缺乏儿童身高管理意识 专家建议3岁起动态监测
- 俄方回应布林肯突访基辅:不会影响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
- 新疆加入“包邮区”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 美联储降息变奏 全球资产暴跌
- “世界上最神秘的鸟”首次现身连南 存世仅1000只左右
- 导演陈凯歌受聘担任第十届“文荣奖”评委会主席
- 寒冬来袭 专家:“一老一小”需敲响呼吸道疾病“防护警钟”
-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开设高丽青瓷展
- 一位八旬歌痴的快乐生活
- 中加多条直航航班有望近期增班
- 和评理|美国国防法案加剧对抗 威胁全球安全稳定
- 跨国公司高管太湖之滨共论立足中国合作共赢
- “微旅游”推开乡村振兴一扇窗
- 上半年用电量增加 彰显经济复苏活力
- 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 宝马客服回应传动轴异响:会开展技术检查
- 外媒:美国借“气球”抹黑中国,却忘了自己在全球监视和轰炸的历史
- 南非总统:“百天无停电”助力确保未来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