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不宜节食减肥
儿童超重肥胖可能出现包括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和心理的异常,造成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后果,还会为成年期的肥胖奠定牢固的基础,增加成年期减重难度以及成年后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风险。暑期是很多家长督促超重孩子执行减重计划的重要时段,减重计划中大概率包括节食,但其实儿童青少年通过节食减重有危害,家长需关注。
减重的同时要关注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
身体质量指数(BMI)评价法是最常用的诊断超重、肥胖的方法。参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儿童和青少年肥胖是指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青少年中,BMI≥第95百分位数(即与同龄人比较所处的位置,下同);超重是指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和青少年中,BMI处于第85百分位数与第95百分位数之间。也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8602018),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BMI筛查超重与肥胖界值。
对于肥胖的孩子来说,减重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保持他们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以及肥胖治疗的长期性。
儿童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在6-10岁的年龄阶段,身高增长速度是5-7厘米/年,通常女孩(10岁左右)、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身高猛长期一般可持续1-3年,平均约为两年。营养是影响身高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均衡饮食是非常必要的。
过度节食危害多
一些孩子采用模仿网络上成人节食减重的方法,比如不吃主食、不放油、大量喝水、只吃水煮菜等极端的方式控制体重,甚至有的女孩采用这种方式减重,一个月内体重下降明显,之后体重不再下降,来医院咨询如何让体重继续下降。殊不知,她已经出现了脱发、乏力、心悸、闭经等症状,胃肠道功能也受到影响,耐受不了正常的饮食。
短期内迅速减重,人体靠大量消耗体内储存来支撑,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出现呕吐、眩晕、乏力、脱发、闭经、贫血、免疫力下降等。由于过度节食还会导致“神经性厌食症”。这是一种有意节食导致的进食障碍,多发于13-20岁的女性,青春期的男孩也有发生。除了绝食,有些孩子还会催吐、抠喉、吃泻药、疯狂运动……他们永远不会对“掉秤”的程度感到满意,如果过了一天,体重还跟昨天一样,简直觉得就是“灭顶之灾”。他们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和别人眼中完全不一样——即使已经骨瘦如柴,仍觉得自己很胖。
儿童青少年如何科学减重
随着孩子身高的增长,在体重不改变的情况下,BMI是下降的。如果是6~11岁的孩子,BMI位于第85~第94百分位,应维持体重或者控制体重增长速度;BMI位于第95~第99百分位,应维持体重直到BMI<第85百分位,或者缓慢减体重,但减重速度不超过0.5公斤/月;BMI>第99百分位,需减体重,但减重速度不超过1公斤/周。
如果是12-18岁的孩子,BMI位于第85-94百分位,应维持体重直到BMI<第85百分位,或者缓慢减体重;BMI位于第95-99百分位,减体重直到BMI<第85百分位,但不超过1公斤/周;BMI>第99百分位,需减体重,但不超过1公斤/周。
医学营养减重干预的方法有:限能量膳食、高蛋白膳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间歇性能量限制、低血糖指数饮食、多种饮食模式、代餐食品减重、时间限制进食法。营养治疗是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首选的一线治疗方式,但管理模式不同于成人,在限能量的同时还应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
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减重,膳食的营养方案应个体化,能量达到其身高对应年龄的营养需求,保证三大营养素均衡(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5%-20%,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20%-25%),保证优质蛋白质,充足的膳食纤维及健康的油脂摄入。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提出,每天应至少累计中高强度运动60分钟,包括每周至少3天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运动;每天看屏幕的时间限制在120分钟以内,并避免久坐行为;课业间隙进行适当运动。
运动重在坚持。采用自身抗阻运动结合有氧运动的方式效果更为显著。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科学的运动习惯,最好进行户外活动,可适当增加趣味性。开始锻炼时,运动速度和运动量要适宜,以可耐受为限,逐渐增加,不要操之过急,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另外,还需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进食甜食,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强孩子的自信,减少出现情绪性暴饮暴食的机会。培养正确的认知:多给孩子宣讲体重管理和科学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及好处,并宣传肥胖的危害,孩子在面对“诱惑”时就更容易用认知来冷却自己进食的欲望。
持续的饮食管理和有效的运动是肥胖患儿的长期管理模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管理模式不同于成人,管理周期更长,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参与。
(作者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将在广州举行 展览面积增长50%
- 叙利亚“沙姆解放组织”领导人:无意对抗以色列
- 西湖“元宵”限定船票将亮相 再现“龙飞凤舞到钱塘”
- 俄联邦安全局:挫败乌劫持俄战略轰炸机企图
- 损人害己!美国半导体协会:对中国设限或损害本国产业
- 【中国焦点面对面】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牵住“牛鼻子”
- 山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闻喜:51.2万亩小麦播种忙
- 发改委:中国经济不存在所谓的通缩,后期也不会出现通缩
- 日本大阪府部分水体检出有害物质 约三成受检者血检异常
- 宁夏大武口深耕“庭院经济”发展:让方寸农家院变成“增收园”
-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像珍惜大熊猫一样珍惜中美人民友谊
- 中国遥感大会发布宣言:更好服务数字中国 扩大国际空间合作
- 广东海洋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潘新祥被“双开”
- “吴氏止园家族书画艺术展”在港举行
- 甘肃凉州“90后”女村支书乡间逐梦
- 上海海关完成中国首批进境动植物检疫“智能审批”
- 【四海同春】马尼拉中国城:新春贺岁年味浓
- 英国下议院投票通过“斯托蒙特刹车机制”
- 广西“80后”从特种兵到环卫工 日均两万步守护城市清洁
- 百余位公益人士聚福州共论福建公益文化发展
- 热门推荐
-
- 惠龙高速全线唯一一座跨铁路连续梁合龙
- 多地医院门急诊排长队,这个秋冬又是发热高峰?
- 从大都市回归,这个小伙想与乡土一起成长
- 【世界说】调查:高昂生活成本危害美国家庭心理健康 半数民众对未来充满担忧
- 漂洋过海,美味来袭!非洲水果端上中国餐桌,消费者选择更丰富
- 2023年前三季度辽宁GDP近2.17万亿 增速超过全国水平
- 中新真探:多吃辣能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吗?
-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李美金去世 家乡亲属为其送行
- 三条旅游线助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擦亮“金名片”
- 意大利专家:应展开国际调查还原“北溪”真相
- 车辆被追尾 一定是后车担责吗
- (新春走基层)沪上民众“寻龙”迎新春
- 广东建立四级生态公益林体系 打造绿色屏障
- 报告指在欧中企收入稳健增长但对欧盟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四年下降
- 上海科研团队揭秘“保温杯”淡化海水的奥秘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馆:守“匠心”展“新颜” 老字号进博会“出圈”
- 全长9125米 沈白高铁后安隧道顺利贯通
- 人人拍出自己满意的影视剧,Sora也不行?
- 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终身教授江平逝世
- 用AI犯罪的五种方式亟待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