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鸭相机一夜爆红的背后
■本报记者 付鑫鑫
用AI让每个人都能便宜、快捷、安全地追求美,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AI摄影师。近日,一款名为“妙鸭相机”的小程序以此为口号,在社交平台上迅速蹿红。
在微信小程序妙鸭相机里,上传21张照片,花上9.9元优惠价,就可以拥有一个专属的数字分身,从30多款模板挑选自己喜爱的,生成堪比天真蓝、海马体照相馆级别的质感写真,并有高清化、更像我等精修写真可供下载。从微信公众号公开的33款模板来看,女性肖像模板丰富,有27款,包括清欢、奢感光、都市正装等,男性模板仅6种,比如白衣、正装、默片等。7月21日,妙鸭相机在新浪微博宣布:新增3款模板,其中女生2款、男生1款。
9.9元买不了吃亏上当?高峰需排队7—8小时
“早一周出来,我就不用花299拍形象照啦”“我妈说这个图片就是好看的我”“我已经推荐给身边所有的朋友,根本停不下来”……网络上的花式好评,让“妙鸭相机”迅速出圈。
昨天,经过一夜的“‘数字分身’制作进度条”等待,记者也完成了小程序的“初体验”:
要想制作写真,首先要制作数字分身。妙鸭相机微信公众号的操作提示上写着“上传多角度、多表情、多背景的照片并发起生成”,但事实上并非如一句话般简单。第一步,要上传一张正面照片,要求“五官清晰”,“不是正面”“有遮挡”“过于模糊”都会被系统拒绝。在操作过程中,记者曾尝试上传两人合照,也被拒绝。第二步,补充至少20张同样要求照片。考验照片库存的时候到了,一下子找齐20张以上的“正面”“无遮挡”个人照还是要花些时间。
找齐照片,需要退出小程序,进入公众号进行付费,目前收费为9.9元。可付费之后,真正的“尴尬”来了:系统提示前面有5446个人正在制作,预计排队时间8小时……等到一觉醒来,数字分身出现,并默认生成三套写真,此外,还有其他主题可以选,包括职场、偶像、古装等。
与此同时,也有几位同事试用。其中,一位同事并未使用账号本人照片,而是使用其亲属照片,同样完成制作。一位同事觉得小程序就像实施了“换脸”或者“换头”术,“有些不那么像,但传统影楼通过各类PS修改制作的写真,其实和本人也没那么像,都是‘假的’。”另一位同事则抱怨,“一下子翻出20多张正脸照,太难了。”
小红书用户@小比酱shukubi描述细节说:“感觉没有网上说的那么逼真,但又确实是有自己的影子,感觉只有少部分模板比较贴自己……上传照片很有意思,上传朋友说跟我很像的照片一秒被否,是自己的话就秒过了。”科技自媒体@差评君讲述了同事班班小改改的体验:“看到结果后,感觉7个小时等值了。默认生成三套照片,大部分都和班班很像!她自己都觉得像。不过,它也有拉胯的时候。比如你觉得照片不够像自己,点‘更像我’可以重新生成,结果生成的脸直接是崩的。”
好评不断的同时,自然也有非议。微信小程序里,641条评分,妙鸭相机得分2.1分。其中,点赞数量前3名的评论大体如下:“生成流程跑不通,费劲找了20张照片,生成出来有bug,又提示得重新传,连个反馈客服按钮都没有,怀疑就是来收集用户手机号+真实照片的”“传了正面照就没后续了,根本操作不了”“收集信息的合同上写的说免费,传完照片要收钱。不知道收集的数据是否会用于再流通,会的话我会起诉(发怒表情包)”……
AIGC走进日常?不是偶然是必然
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看来,妙鸭相机的爆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必然现象。当下,AIGC发展迅猛,从之前的ChatGPT、Midjourney爆火就可见一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妙鸭相机一夜爆红,也是大家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体现。花9.9元、传些照片就能得到以前可能要花几百、几千元才能拥有的个人写真,谁不乐意呢?”
@差评君也表示,妙鸭相机能出圈,一是体验门槛低,微信上就能直接使用;二是口碑好,生成效果的确很不错,可以说是一个写真该有的样子,大伙儿乐意分享。“不知道海马体、天真蓝如何应对呢?”
“影楼写真行业迟早失去80%价值。”小红书用户@互联网女儿点评道,“消费者要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你把钻头造得再好,一旦有更高效的打洞方法出现,也是被消费者弃选的份儿。”
鉴于妙鸭相机对摄影师、影楼等可能造成的威胁,妙鸭相机团队声称,自己并不是摄影师的敌人。“我们很快将开启对摄影师邀请制的内测合作。通过妙鸭,摄影师可以将自己的风格和审美制作成模板,从而让更多人享受到他们的创意。”
数据显示,妙鸭相机自7月17日宣布正式开放后,其生成图片的等待时长一路走高,7月20日晚间高峰期需等待十几个小时才能出片。
针对提供照片数量太多、成片不够逼真、出片时间过长等问题,肖仰华指出,图像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还在完善,因此会出现细节处理不当、用户需求远超训练算力等问题。伴随着图像样本越来越多,算法、模型不断升级提高,失真也会得到缓解。“图像生成有个人机交互的过程,即使在AI相机中,它也有摄影师精修的阶段。更多专业人士给予图像生成机器的反馈越多,就越能弥补图像生成技术的缺陷,让成片在更多细节更像真人。”
记者在微信搜索“妙鸭相机”4个字,页面显示有14款小程序,开发者分布于上海、北京、广州、杭州、长沙等不同城市。其中,评分最高的一款竞品是“Beauto美照”,简介里说,不需要妙鸭相机的20张自拍照,只需要上传1张,AI美颜,服饰发型一键替换。
Beauto美照开发者接受采访时表示,团队投入大量资源,做了算法优化。因此,用户只需上传1张照片,就可以得到10张证件照和形象照。“产品目前还在免费使用期,但因为算法和服务器投入较高,不久也将开始收费。”同时,他认为,未来,伴随着AIGC的普及,实体照相馆的业务肯定会受到影响,但也不至于消亡。从成片质量来说,海马体门店较多,效果因人而异。“应用软件不存在标准化的问题,只要后台技术优化好了,成片效果是可以保证的。当然,海马体选服饰、做妆造、一对一服务的仪式感,则是软件难以企及的。”
互联网科技博主@神算鬼谷子所想更为长远,“9.9元解锁写真大片,这相当于把影楼等摄影行业的市场份额再度分流。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技术更加成熟,AI产业的落地速度加快,各行各业都难免会出现关闭甚至裁员的趋势,科技助力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工作岗位,对企业来说是好事,可对从业人员来说,却是灾难。如何平衡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岗位下降趋势,也是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考虑的问题。”
用户隐私泄露?如何防微杜渐
相比未来,眼下,人们更担心的还是自己照片被泄露等隐私侵权问题。一边是技术开发者需要收集众多用户的图像数据,一边是用户低门槛地使用AI软件。
尽管妙鸭相机团队承诺:用户所上传的照片只会用于数字分身制作,不会提取也不会用于识别和其他用途,且分身制作完成后自动删除,但有网络安全研究员指出,若AI换脸软件向用户索取了更多的肖像使用授权,这意味着用户会暴露更多的风险。
肖仰华表示,不少App都存在过多搜集用户隐私信息的问题。App开发者有义务告知用户,收集信息的范围以及用户具有哪些可操作的选择权,同时,开发者有责任保护用户数据,防止泄露。
近日,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今年8月15日起施行。其中明确,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开展预训练、优化训练等训练数据处理活动,使用具有合法来源的数据和基础模型;涉及知识产权的,不得侵害他人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涉及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个人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提供者对使用者的输入信息和使用记录应当依法履行保护义务,不得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不得非法留存能够识别使用者身份的输入信息和使用记录,不得非法向他人提供使用者的输入信息和使用记录。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史占中认为,此次我国在监管层面提出“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的思路,符合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规律,体现了我国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表明了我国鼓励AIGC创新性发展的立场。同时,他建议,下一步应当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图片、视频等生成内容进行标识。
“从监管方来说,需要加大对AIGC的监管力度。”肖仰华补充道,当然,监管不能“一管就死”,对新生事物要有一定的宽容度,赋予足够的发展空间,在确保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引导AIGC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当下,AIGC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技术门槛偏低导致AI换脸、AI语音等以假乱真,甚至还有网络诈骗案件,“但应该肯定,妙鸭相机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有限条件下保留了用户的一些生物特征,同时又提供多种模板,满足不同偏好。”
肖仰华建议,针对越来越多的AIGC应用,公众应秉持不断学习的态度,去了解AIGC背后大致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采集、运作流程、隐私风险等等。“在AIGC进入完善的产业形态前,用户适当谨慎使用应用软件,尤其别上传敏感照片,就像面对ChatGPT提问题,最好也不要涉及商业机密,因为平台方可能在用户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采集了数据。要知道,AI的背后还是人!”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三位老人续修族谱 20字家训再传承
-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 中新健康丨从塞内加尔归来的援外医生:为白内障患者带去“光明”
- 近20家港企组团赴渝考察 探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 推动跨境数字经贸交流 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在上海临港揭牌
- 国庆假期首日浙江营运性客运量超366万人次
- 抖音发布精品微短剧“辰星计划” 推出两大合作模式扶持创作者
- 气温高降水多致黄河上游地区流量偏丰
- 福建稳经济观察:以节会促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 商务部:第二十四届投洽会将宣示重大对外开放举措
- 联合国2023年水事会议联合简报会在京举行
- 湖南对外直接投资额“五连增” 湘企走进111个国家和地区
- 韩国首尔五大医院实习和住院医生20日起全面罢工
- 【数说经济】抓住恢复和扩大需求这个关键
- 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浦东 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
- 【央视快评】打造亚太发展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
- 中金公司连续四年披露公司ESG承诺与成果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临县:讲好农业产业新“菇”事
- 一男子因感情纠纷在小区地下车库纵火 西安警方:已刑拘
- 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欧洲专场活动在比利时举行
- 热门推荐
-
- 内蒙古致10死3伤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22人被问责
- 补充淀粉可降低罹患遗传性癌症风险
- 山东荣成烟墩角:天鹅湾畔等雪来
- 埃及外交部:埃及对加沙外国人出境障碍不承担任何责任
- 印尼一食用油工厂发生火灾造成9人死亡
- 2024春节档票房破50亿
- 山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北部部分山区阵风风力可达9级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真正的风险是“去风险”
- 长三角三省一市签署古镇领域专项合作框架协议
- 探访大虹桥 看枢纽发展如何助力企业“走出去”
- 白菜变“金菜” 韩国紧急从中国进口求解困
- 多维厚植ESG理念,古井贡酒践行名酒担当
- 美国今年已有6000多人死于枪支暴力 超200名未成年人遇难
- (第20届东博会)下一个20年,东博会如何携手中国和东盟跨向未来?
- “福”文化古今艺术精品展厦门
- 无牌无证逆行占道乱停乱放 “老年代步车”该何去何从?
- 暴雨致广东梅州发生洪涝灾害 部分地区道路受阻
- 央地共建 长江经济带国资国企智库委员会发起成立
- “烽火南疆——广西近现代革命史陈列”开展
- “AI+”赋能高质量就业 大数据、人工智能助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