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考生的11条饮食建议,家长们快收好|高考加油站
高考来了。作为学业生涯中重要的升学考试,考生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作为助考的家长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后勤,帮助考生们安排好衣食住行。做好饮食保障可以帮助考生们改善精神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
考试期间需要怎么吃呢?以下这些建议请家长们多多注意。
1. 最基础的原则是
安全、卫生、稳妥。
所有的营养建议都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考生尽量在考试前形成一定的饮食规律,并一直延续到高考结束。如果考试期间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可能会加重考试的焦虑感,如果考生无法耐受新食物,还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
2. 正餐尽量在最佳进食时间。
日常生活中,三餐的最佳进食时间大概在7时、12时和18时左右。不管有没有考试,三餐都尽量安排在这3个时间点会比较好。家长和考生可以根据考试的时间适当做一些调整。考试当天,最好根据考试的时间表,将出行的时间都计算在内来安排进餐时间。
3. 选择新鲜食材,
烹调前充分清洗。
尽量采用新鲜食材来烹调,烹调前要洗净,瓜果最好浸泡5~10分钟。做好的饭菜,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隔夜的剩菜别让考生吃。
因为考场较远必须在外就餐的考生,可以提前观察考场附近餐厅的资质以及卫生条件,可以提前尝尝菜品是否合口味。在外就餐就尽量选择卫生等级比较高的餐厅,尽量不点凉菜、烧烤类食物。
4. 每餐都要食物多样,
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每餐都应该有主食、蔬菜,再搭配适量鱼禽肉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18岁的考生们全天应摄入:谷薯类250~400克,添加适当全谷物和杂粮杂豆;蔬菜450~500克,水果300克左右;1个鸡蛋、150~200克肉类;相当于300~500克液体奶的奶制品。家长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依据考生平时的食量适当调整。
5. 选择颜色鲜艳的水果,
适当吃粗粮。
家长在准备食物时,可以选择颜色鲜亮的蔬菜和水果。绿色的叶菜、红色的西红柿、黄色的香蕉等,颜色鲜亮容易带来愉悦感,同时也可以提神醒脑,为因考试而焦虑的考生带来一丝轻松。主食可以适当选用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等,可以健脾消积、润肠通便。但注意排便排气频率过高可能会影响考试的发挥,所以不可过量哦。
6. 把食量固定到合适范围。
每餐的食量可以提早形成一些习惯,整体上不建议全天摄入的总能量太高。摄入过饱,一方面可能会让血糖升高快,产生困意,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产生腹胀等不适感,影响考试发挥。相反,如果吃得过少,考生有可能会在考试中出现低血糖。考生们不要吃得过少,也不要吃得过饱,可以提前把摄入量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基本的食量定好,每天更换不同的主食和菜品。例如,主食第一天是馒头、花卷,第二天换大小差不多的包子、饺子,第三天换量差不多大的米饭、面条。蔬菜的量每天都是一碗或者一盘,品种可以每天换着吃。
7. 加餐避免糖分高的食物。
有些考生可能需要在考试前加餐,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大量糖分高的食物,以防血糖升高过快产生困意。这也是很多考生刚吃了巧克力满血复活,过了一会儿就想打瞌睡的原因。含糖高的食物一般有面包、蛋糕、糖果、碳酸饮料、巧克力等。考生可以选择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作为加餐适当食用。
8. 别刻意喝咖啡、茶提神。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考生们可能会考虑补充一些保健品或者依赖喝咖啡和茶来提神。其实,如果做到膳食平衡,保证饮食多样,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已经非常充分,完全不需要额外补充保健品。而咖啡、茶对考生的影响比较大,平时如果没有喝咖啡、茶的习惯,突然喝了之后可能会心慌、更紧张、影响夜晚睡眠等,反而影响考试发挥。考生还是尽量按照平时的习惯来。
9. 少吃生冷、冰镇食物。
高考期间天气比较热,考生们可能会想吃一些生冷或者冰镇的食物,但生冷的食物在卫生安全方面较难得到保证。温度过低的食物对胃肠刺激性比较大,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家长们应优先考虑食物安全性,烹饪时把食物都彻底煮熟,防止不洁食物导致肠胃炎。天气炎热,吃点甜美的水果可以消暑解渴,但注意不可过量,更不可以用水果替代主食。
10. 根据需要选择助眠食物。
睡眠是安全的提神神器,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才会精神状态良好。除了心理放松,饮食方面有一些细节可以帮助孩子改善睡眠。一方面,要注意不要吃过饱,不要睡前吃太多食物;另一方面,一些食物含有色氨酸,可以通过影响血清素及褪黑素的代谢改善睡眠,如粗粮、新鲜蔬菜及牛奶。此外,高脂肪鱼(含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的鱼类,特别是深海鱼)在改善睡眠方面也有一些效果,家长们在设计食谱时,可以考虑这些食物。
11. 适当饮水,合理运动。
天气闷热,容易出汗,考生切忌担心考试排尿而不敢喝水,要定时定量饮水,防止中暑。另外,考试期间时间珍贵,一些考生不愿意花时间外出活动,但在早晨和傍晚气温较凉爽时,可以适当活动,如散步,可以帮助考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证复习和考试高效率,还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如果平时没有运动的习惯,不建议特意安排剧烈运动。
祝各位考生
都能考出好成绩。
作者: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 栗达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何丽
(健康中国)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认知功能下降减慢35%,老年痴呆症治疗“拐点”到了?
- 江西首列汽车零部件出口专列开行 发往印尼越南等地
- 中国学者最新研究:优化空间分布和建造规模 低成本、高效发展光电和风电
- 湖南发布“电网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项举措
- 聚焦五大未来产业集群 广东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 开学季,未成年人骑行如何做到安全又合规
- 专家学者齐聚宁夏共话能源材料与绿色催化领域发展
- 各地各部门干部群众积极行动——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 美国佛州将向得州派遣国民警卫队 助其应对非法移民
- 法润彩云南 | 网络普法共筑法治澄江
- 中蒙摄影家作品交流展在天津举行 100件作品续写“乌兰巴托之夜”新故事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财政部:目前我国关税总水平为7.3%,低于9.8%的入世承诺
- 中央气象台:我国近海将有6~8级大风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成功完成前列腺手术 情况良好
- 国际观察:坚决对美国极端反华政客说“不”
- 公安部铁路公安局集中打击整治站车霸座 猥亵 强讨等行为
- 前7个月上海口岸汽车出口破百万辆 居全国口岸之首
- 第七届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在深开幕
- 德总理朔尔茨新年致辞呼吁民众团结应对挑战
- 台风红色预警继续发布:浙江福建等地将有大到暴雨
- 热门推荐
-
- 金融监管总局:车险实现“降价、增保、提质”的预定目标
- 2023年中国新设经营主体3272.7万户 同比增12.6%
- 北京困难毕业生可申请一次性求职补贴
- 新疆民族乐器制作匠人:保护+传承让琴声更悠扬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疍家渔村变“文艺网红” “小而美”文旅受追捧
- 五部门: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 清明假期华南多地强降雨连连 北方晴多雨少气温升
- 家政行业供需不平衡不匹配问题如何解决
- 曾全网关注的小石头,如今怎么样了?
- 宁夏筑牢数字底座 算力质效指数位居西北第一
- “黑心”宠物粮为何屡禁不止?
- 自制“三杯茶” 助你克服食滞困倦与烦闷
- 党志军死刑!河南“法官遭报复杀害”案一审宣判
- 重庆授牌首批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 极端天气致巴西南大河州3人遇难多人失踪
- 美官员:乌军使用美秘密提供的远程导弹袭击俄军目标
- 气象专家解答:海南今年极端天气为何频发?
- 揭阳市举行2024年处置船舶污染综合应急演练
- (新春走基层)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演新春游园诗会
- 台风“卡努”逼近东北 中国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