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0岁-6岁近视防控关键期 近视防控必须“抓早抓小”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阮煜琳)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中国有关专家5日在北京提出,经过努力,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近视防控总体见效的基本局面初步展现。0岁-6岁是儿童健康保护和近视防控关键期,近视防控做得越早越好。
官方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分别为53.6%,50.2%、52.7%、52.6%。
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瞿佳5日在北京举行的“健康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近视防控工作持续向好的具体标志是整体近视率下降。为了达到目标,国家已明确将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由中央对省市进行考核,省市对地市进行考核,地市对区县进行考核。此外,还要形成“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医院”五方联动的态势。只有这样,近视防控能力才能明显提升,近视防控科普影响力才能明显扩大,近视防控示范作用才能明显见效。
“近视防控必须抓早抓小”,瞿佳指出,视觉发育可塑期是0岁-3岁,敏感期是3岁-10岁。因此,近视防控做得越早越好。0岁-6岁是儿童健康保护和近视防控关键期,近视防控不仅包括中小学生,也应包括幼儿园的孩子们。
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指出,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等,是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证实非常有效的近视防控方法。此外,急需研究、总结和推广更多有效经验和方法。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许迅指出,近视眼防控工作需要关口前移,防止发展成高度近视眼,最好让孩子不近视。通过鼓励儿童青少年佩戴智能设备等方式监测户外活动时间、光照强度等数据,并力争提升户外活动及光照数据。通过多种方式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真正落到实处。(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媒测算特朗普获超半数选举人票 锁定2024年总统选举胜局
- 新疆群众沙漠边上种火龙果迎丰收
- 重庆出台《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 多家银行今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 迎新春活动“花样”翻新 沉浸式感受“烟火里的中国年”
- 滴滴联合永辉超市送暖心福利,落地便民打车站牌、室内候车休息区
- 第十届成都汽配展在蓉开幕 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
-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医药文化展现吸引力
- 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在重庆举行
- 2023年德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创纪录
- 四川青川:野生麂子“误入”县城
- 夏威夷野火或为电线起火引发 电力公司被批忽视风险
- 中国首部醋类百科全书《中华醋典》发布
- “石”在有趣 广西南宁一小学用石头作画呈现民族文化
- 大清河洪水红色预警降级为橙色预警
- 专访李思逸 为什么铁路常被视作现代化标准?
- 强降雨袭击巴西致数千人无家可归
- (乡村行·看振兴)晋西北小城的特色发展路:从一块饼开始
-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赴云南一线协助指导抗旱减灾工作
- 国庆假期带火浙江“蓝色旅游” 个性化产品受追捧
- 热门推荐
-
- 德国问题专家:欧洲应该更多地了解中国当代的发展
- 乡愁是一片片“柔软又坚硬”的陶瓷
- 中德经贸合作论坛暨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推介会举办
- (经济观察)养老金融如何更好护航“夕阳红”?服贸会“把脉开方”
- 国际热评:“债务炸弹”威胁加剧 美国终将自食其果!
- 辐射新疆南部五地州 南疆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试运营
- 民族学专家学者齐聚青海 为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步伐建言献策
- 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首孔支架现浇简支梁完成浇筑
- (台青话融合)台胞张一民:爱上天津人的热情
- 中国海警局代表团参加第20届亚洲地区海岸警备机构高官会工作级会议
- 苏丹冲突双方达成新的72小时临时停火协议
- 疫情期间一日三餐应注意什么
- 中新真探:中风患者不能通过扎针放血来急救
- 2024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万列 发送货物108.3万标箱
- 地震与金矿有何关联?国际最新研究称地震或助力石英形成金块
- 广西玉林加快建设“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
- 带电作业“暖男”:每次起码出“一斤汗”
- 交通运输部:清明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7.4亿人次
- 央行:后续仍然有降准空间
- “希腊有充分理由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