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越夜越美丽 暑期“夜经济”促文旅融合提质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题:越夜越美丽 暑期“夜经济”促文旅融合提质
中新社记者 应妮
在刚过去不久的立秋和七夕,观众晚间来到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可以开心地逛非遗市集,也可以试穿汉服拍照,还可以体验非遗手工艺,亲手尝试古法制玉、敦煌石粉彩绘技艺(壁画临摹)、纸笺加工技艺(流沙笺团扇制作)等非遗项目。连续四天的“博物馆奇妙夜”,全馆一层和四层的5个展览、相关非遗手工艺体验、文创商店、咖啡文化空间、主题邮局等区域都对外开放。
原创舞剧《唯我青白》日前刚刚完成首演。这部讲述陶瓷文化故事的舞剧,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和景德镇陶文旅集团等共同出品。在立项之初,双方已就“巡展+巡演”的模式达成共识,力求推动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白天看展,晚上看演出,让观众全方位体验悠久的陶瓷文化。
炎炎暑期,文博场馆夜间开放、景点夜游、看演出等新型旅游方式层出不穷,让人看到文旅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
在北京,夜间的亮马河成为北京城的一条风景线,新增的水上游船游览路线融入了运河文化旅游中。如今,亮马河已实现18公里滨水绿道贯通和6公里旅游通航,串起“1河2湖24桥18景”。从友谊桥乘船东下,经蓝梦桥、水碓桥,过琉璃桥、饮马桥……游客可穿越十个创意光影场景,体验科技感与光影美感,感受“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魅力。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张学友、刘德华的演唱会一票难求,歌迷打“飞的”去现场见偶像;舞剧《只此青绿》在巡演过程中,主创们见到不少“三刷”“五刷”的粉丝;事实上,现在人们奔赴一座城的理由越来越多,剧场、美术馆、博物馆的开放式行李架常常被行李箱占满,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不少人的常态。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如是描述都城夜间繁华景象。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在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每晚上演,上百万盏精致灯笼点亮大宋不夜城,游客沉浸式体验国风国潮,感受宋人风雅。
暑期多个城市的夜游热度持续攀升。从灯火辉煌的景区地标,到热闹非凡的夜市小巷,从大西北的鸣沙山万人星空演唱会,到海边凉风习习沁人心脾,暑期“夜经济”正持续促进各地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升级。相关数据显示,重庆洪崖洞、长沙南门口小吃街、北京南锣鼓巷、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上海新天地等地的夜游热度居高不下。
日前的2024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现场发布了“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消费指南”,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已达345个,它们基于自身文化、历史、人文风情、地域特色等,植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旅业态,带来满满人气,成为当地民众和外地游客消费首选。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黎耀奇指出,文化元素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元素释放文化产业经济价值,文旅深度融合有助于更好实现文化繁荣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他特别强调,文旅融合不仅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叠加,而且要在理念、机制、资源三个层面实现协同,达到“1+1>2”的效果。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在引领、支撑文旅融合发展上的重大作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要向科技要动能,让“诗”和“远方”更好联结,让生活更加美好。(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推“一船多证一次通办” 首月为企节约成本2.47亿元
- 首台量子气体显微镜可对单个锶原子成像
- 北京将优化机器人产业空间布局:北部产研结合 南部产用结合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2.0”正式落地
- 预计超910万人次 广州白云机场今年春运客流或创历史新高
- 国内外“新、奇、特”消费精品荟萃——消博会聚力推动全球贸易互利共赢
- 低价竞争白热化,京东白条消费分期免息成为商家新的“趁手武器”
- 将电影场景搬进现实 上海公共空间呈现多元“共栖”之美
- 善建成长·总台春晚龙年压岁金上市发布会在京成功举行
- 福建厦门借“金鸡”提升城市美誉度
- 中国铁路春运启动 首日预计发送旅客1060万人次
- 2024年“京考”调剂报名时间确定
- 大型生态情景音画《从黄河到长江:民族音乐巡演》收官
- “2024中国—东盟周”在山西长治开幕
- 智驭苍穹的机场“净空观察哨”
- 电诈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 北京今年首次配置油车指标 “无车家庭”中签概率高
- 四川:“11·7”成名高速邛名段服务区车辆爆燃事故造成2死2伤和3车受损
- 河南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 湖北文物赴美“出差” 向海外展现荆楚文化
- 热门推荐
-
- 央行12月26日开展468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向波兰部署核武器将带来危险 西班牙首相访乌
- 湘粤快线货运列车“客车化”开行 加速“湘品入湾”
- 上海邮轮口岸出入境体量增长明显 “MSC荣耀号”率先回归中国大陆母港
- 中国提出打造万个高标准自然教育示范点
- 以军:正在核实是否已打死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
- 全球机器人在北京“大显身手” 体验“机智”未来
- 探秘“中国竹子之乡”建瓯:竹中谋富
- “霸总”短剧精准“收割”中老年 监管该如何破局?
- 上海博物馆在威尼斯联合主办“马可·波罗的世界”展
- 暑运客流稳中有增 “流动的中国”彰显活力
- 财政部: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新旅游业态产品首次发布
- 礼来替尔泊肽实现平均减重20.2% 头对头研究显示优于司美格鲁肽的13.7%
- 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不断完善低收入人口基本信息
- 湖北黄石多名穿制服人员殴打村民?官方:正调查核实
- 天津海关出台24条措施服务天津高水平对外开放
- 专家谈HPV“疫苗犹豫”:二价HPV疫苗已能预防大多数宫颈癌
- 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延续多项税费优惠政策
- 何以中国 | 躬身大地 在新疆采集历史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