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优化机器人产业空间布局:北部产研结合 南部产用结合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立足产业组织优化和产业链协作,推动北京市机器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融合、产业布局和区域资源高效匹配,加快打造机器人产研结合示范区、产用结合集聚区,全面提升机器人产业对内吸引集聚和对外辐射带动的作用。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28日公布。方案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万人机器人拥有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打造北部机器人产研结合示范区
发挥中关村科学城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支持海淀区以机器人原创和前沿技术创新为导向,打造国际领先的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生态。发挥产业区位和人才集聚优势,支持昌平区以承接中关村机器人创新成果转化为导向,引入机器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重点承载前沿技术产业化和平台建设项目,优化机器人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生态。
建设南部机器人产用结合集聚区
发挥高精尖产业主阵地规模优势,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为导向,引入国际一流的机器人优质企业,重点承载全市重大产业化项目,打造机器人产业综合集聚区。发挥特色产业集聚优势,支持丰台等区聚焦特种机器人等领域,建设细分行业机器人产用结合特色园区。
推动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
发挥京津冀产业协同政策优势,支持机器人头部企业发挥产业链优势,引导上下游配套企业在津冀布局。鼓励总部在京、生产在津冀地区的企业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母子工厂”等方式,实现生产资源对接、生产过程协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合能力。
完善机器人产业推进工作机制
北京将加强与国家部委对接,积极承接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争取更多国家级项目在京布局。支持央企和部属高校院所在京建设机器人协同研发平台、产教融合基地,深度参与北京市机器人场景建设,引导一批创新成果在京转移转化,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在京落地。支持北京市企业参与央企产业链、创新链建设,促进央地机器人产业生态融合发展。
同时,办好世界机器人大会。鼓励国内外企业在京设立机器人功能总部、研发机构、培训机构等。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北京市机器人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暖中国丨在湘高职院校国际师生共迎新春 体验“中国年”
- 高校探索成立国际调解研究中心 助力完善国际商事争议调解机制
- 北京朝阳站交通枢纽开通运营 多种交通方式便捷换乘
- 梨泰院踩踏事故:涉嫌职务过失杀人的首尔前警察厅长被判无罪
- 一定药吃对盘点八个最坑的吃药误区
- “年度法治人物”魏官元的调解心得:“法”字当头解民忧
- “将军县”拥抱新技术 江西兴国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 云南:2023年前三季度为企业减负超540亿元
- 吕妍代表:务求实效 推动生态旅游
- 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机场会面 普京邀请金正恩乘坐自己的“奥鲁斯”轿车(图)
- 从“黄金时代”到“白银帝国”,民营企业如何保“价”护航?
- 国家卫健委提示冬季健康防护策略
- AI“魔改”国产老剧有风险 专家:存在多种侵权行为
- 青海省各机场6月以来新增加密多条航线
- 四川南部及闽粤沿海等地有较强降水
- 《视野》杂志发问“关于未来的想象” 冀全民来解答
- 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今日正式发布
- 湖北省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江山如画丨革命老区山西武乡:农旅融合开拓振兴路
- 热门推荐
-
- “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书画展”在北京举行
- 解锁“沉浸+” 乔家大院:赋能文旅新形态
- 农村学生营养餐岂能成为“唐僧肉”
- 瓣瓣同心|十年科创硕果累累 京津产业融合唱响“双城记”
- 10月10日,让我们致敬先驱
- 央行:首套、二套房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 平均降幅0.5%左右
- 妇女创业主题成就展亮相中蒙博览会 展现北疆“她力量”
- 青海省基本实现骨科耗材集采全覆盖
-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北京发布第三轮拟供用地项目清单 七成位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
- 第三届欧洲英语区中文教学技能大赛举行总决赛
- 韩国939起“幽灵婴儿”案件正在侦办中 34人确认死亡
- 四川:连发地灾橙色预警 预警范围再扩大
- 湖南华容团洲垸排涝工作基本结束
- 柬埔寨暹粒市政供水扩建项目竣工启用 中国企业参建
- 最新工资价位表来了!你的工资是什么段位?
- 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成立
- 联想天津“零碳智造”工厂全面落成 可年产300万台电脑及智能设备
- 2024年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启动签约
- 印度籍学生在美国被撞身亡 美警察嘲笑其命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