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 去年平均霾日数19.1天,较前年减少2.2天
本报北京6月2日电 (记者李红梅)中国气象局2日发布《2022年大气环境气象公报》,分析2022年全国大气环境和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相对于2021年及近5年(2017年至2021年)平均情况变化。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大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长期来看,我国大气环境整体呈现向好趋势。
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19.1天,较2021年和近5年平均分别减少2.2天和5.8天。全年共出现10次沙尘天气过程,较2021年偏少3次,较近5年平均偏少2.2次。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2022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较2021年下降3.3%。
公报同时指出,2022年5月至10月,受降水日数偏少、云量偏少、日照偏多、辐射偏强、温度偏高等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气象条件不利于臭氧浓度下降,臭氧污染气象条件指数较2021年同期上升9.7%。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累计制发社会保障卡4794万张 基本实现全省“人手一卡”
- 江西彭泽山村易地搬迁之变:走出山沟 产业富民
- 数字科技链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来链博会寻找答案
- 春节假期中越边境河口口岸7.5万人次出入境
- 高校师生14天横跨5省份“丈量”母亲河与黄土地
- 中国已知最早陶排水系统在平粮台古城遗址出土 距今约4000年
- 追回资金超160亿!群众“看病钱”怎么守?
- 俄罗斯留学生成新“广府人”:喜爱“猪脚姜” 分享汉语学习“秘籍”
- 花钱就能上名校?事关高考招录 这些诈骗套路要当心
- 低值可回收物如何高值化利用
- 北京明年将建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 清洁袋当画布,“空中手绘师”爆红
- 2024母基金年度论坛厦门启幕 聚焦“产业投资”
- 山西对临汾、晋中等四市启动省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新春走基层)山东六旬老人舞龙40余载盼后继有人
- 德国2月出口额环比增长4.0%
- 产教融合“成长烦恼”如何破?永康职技校:激发各方积极性
- 端午昆丑“五毒”戏
- 通讯: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冲击福岛渔民生计
- 博物致知|从六朝博物馆“最美落地窗”,见中国知世界
- 热门推荐
-
- “茶香墨韵,遇见喀什”中韩缘文化节在韩国水原举办
- 巴媒体:巴勒斯坦与巴巴多斯建立外交关系
- 中国书法家协会公布2021年度入会名单 共292人
- 红海海域游船沉没事故中 2名中国游客获救
- 第十届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举行 多元活动共绘侨乡新篇章
- 治疗“绿色癌症”,智能细菌来帮忙
- 中小学美展作品抄袭,造假不能“从小开始”
- (身边的变化)追光逐绿 福建高速“碳”新路
- 城中村改造要考虑外来人口居住权 别让漂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住”不起
- 专访新晋鲁迅文学奖得主张者:期待奖项成为一种“鼓励”
- 夏季儿童烧烫伤高发 三点急救口诀切记牢
- 田间光影绘丰年 广西举办稻渔丰收节活动
- 福建稳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 (新春走基层)返乡大学生回村带娃 江西铜鼓打造公益寒假托管班
- 青春华章 | 快来天津感受“博”勃生机!
- 外媒:俄官员称乌击落运输机,建议查明导弹和发射装置
- 膳食质量普遍提高 中国人营养和体格明显改善
- 东西问·人物丨田晓菲:被想象和演绎的“陶渊明”
- 税收回升折射经济加快恢复
- “何以中国·五星出东方”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