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夜门诊”:看哪些病?谁来看病?怎么看病?
本报记者 唐闻佳 李晨琰
“医生,你们现在上夜班啦?!”近期,上海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属医疗机构相继开出夜间门诊,一时间,便民利好消息传得飞快。有居民马上通知家庭群、楼主群,“晚上可以去社区医院看病,不排队!”也有居民笑言,这是“夜色疗人”。
记者从闵行区卫健委获悉,从下周一起,在前期试点基础上,闵行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全面推开“夜门诊”。
夜间门诊能看什么病?患者就医体验如何?进一步优化全市分级诊疗格局,让更多老百姓获得就近就医的更大便利,开设夜间门诊对医院意味着哪些新挑战?如何把这件好事办得更好?记者近日蹲点闵行、嘉定等地的夜间门诊,一探究竟。
社区诊室晚上亮灯,便民就医迎哪些利好?
下午4点多,结束当日门诊后,全科医生顾红伟快速吃下两只粽子,骑着摩托车上路。4点20分出发,4点40分到达目的地——闵行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柏分中心。
“吴中路晚高峰太堵,怕迟到!”顾红伟平日上下班开车,这晚,他排班到分中心出“夜门诊”,所以特地决定“四驱变二轮”,准时上岗。
一间亮灯的诊室,一名医生,晚5点,这个社区的“夜门诊”准时开诊了。今年5月22日起,闵行区卫健委推出“夜门诊”便民服务,希望解决部分居民尤其是“上班族”晚间家门口就医需求。莘庄、古美、虹桥、马桥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在中心、分中心或服务站试点这一“夜门诊”延时服务。
晚上谁会来社区看病?“夜门诊”的统一标示灯箱亮起,有人循着灯光来了。
临近晚上6点,20岁刚出头的小伙跑进来,“这能拆线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小伙快速在窗口挂号,紧随护士李嘉昕进入操作间。“大医院门诊结束了,我这也不算急诊,但明天一早我要去外地上船了,这里能拆太好了。”小伙说。
时钟划过晚上6点,就诊者又陆续来了好几位,基本不用排队,来了就能看上医生。
一名高中女生肚子疼,由妈妈陪同而来。“去年9月开学后,她就不太对劲,可能是宿舍合用卫生间不习惯,她甚至住校一周都不排便,急死人。”妈妈很心焦。“也许和精神压力也有关系,不要急。”顾红伟细细询问,耐心开解。
“医生,我下午开始头痛,会不会是‘阳’了?”“阿姨,你有点低热,我给你开点药,万一‘阳’了也别紧张,我们社区有小分子药的。”顾红伟安抚着老人。
在龙柏分中心,“夜门诊”运行一周不到,病人口口相传:有“上班族”抽个空,跑来给家中老人开药;有路过的阿姨感觉“近期胃不舒服”,前来预约一个白天门诊的HP幽门螺杆菌检查;还有人,查出了“意外的病”。
在顾红伟的诊室里,乐女士本想配点皮炎平药膏。“你要不要测一个血压?”插入她的医保卡,顾红伟的医生电脑平台上自动跳出对35岁以上人群的“首诊测血压”提醒。一看测试结果,“160/106”,血压明显偏高了!在医生的建议下,乐女士先去配药,过10分钟坐定再测一下。“170/100”。
诊室的气氛有点紧张了。“也可能是看到白大褂紧张了,但达到170要警惕了,这两天再自测观察下。”顾红伟叮嘱乐女士,现在年轻人高血压的不少,不可掉以轻心。
送走乐女士,顾红伟摘下口罩喝口水。临近晚上8点档,病人没有再一个接一个地来了,此时,他打开手机,开始利用碎片时间回复家庭医生签约居民群里的消息。
为急诊减压,“夜门诊”扮演什么角色?
在嘉定区中医医院,新挂上的蓝色横幅十分醒目:“夜门诊工作日17:00-20:30”。
得知这一消息后,上班族侯女士吃过晚饭后,赶来挂皮肤科的号。就在前几日,不知是被蚊虫叮咬还是过敏,侯女士的右眼眼角处起了个小疙瘩,“很痒,一挠就肿了,现在又痛又痒。”听完侯女士的自述,嘉定区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刘杰开始触诊。“考虑是麦粒肿,建议你去眼科看一看。”
“那是不是需要重新挂号?”侯女士有些不解。刘杰用手指了指,“眼科就在对面,你直接过去就行。”稍走几步路,“夜门诊眼科”的标识牌很显眼,眼科主任宋小莉正在诊室内坐诊。了解完情况,她建议侯女士先用药、再观察一段时间……前后不到10分钟,两位医生“无缝衔接”,侯女士的问题顺利解决了。
5月4日起,嘉定区中医医院正式推出“夜门诊”,共有7个临床科室扩容医疗服务,包括眼科、耳鼻咽喉科、中医内科、针灸科、推拿科、皮肤科、妇科。方便患者的同时,为节约运营成本,院方还重新规划了就诊路线,将眼科、五官科、中医内科、皮肤科、妇科诊室统归在3楼,针灸科、推拿科诊室则设置在启良路门诊1楼。
“前期调研时,我们发现双休日就诊患者多,尤其是皮肤科、妇科、眼科等科室,年轻患者居多。此外,还有不少患者工作日比较忙,没时间看病,不得不将就诊需求延后,攒到双休日。”嘉定区中医医院副院长金伟国介绍,正是基于这些背景,医院开始酝酿新方案,考虑把晚上的时间用起来,进一步便捷市民就医。今年年初,“夜门诊计划”被嘉定区中医医院列为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之一。经充分准备,最终选定7个热门科室,在上个月推出。
随着皮肤科夜门诊运行半月有余,刘杰观察到,患者类型开始丰富起来。“刚开诊时,患者以皮肤急性过敏为主,如过敏性皮炎、急性荨麻疹、急性湿疹等。现在,病种更多样,皮肤科常见的病种已基本覆盖。”
当天开诊不到1小时,刘杰看了近十位患者。眼睑皮炎、接触性皮炎、玫瑰糠疹、疤痕、带状疱疹等各类患者均有,其中更不乏孩子。
“随着‘夜门诊’的推出,我们也希望打破一些患者的固有就诊观念。比如,白天有病可以看门诊,到了晚上,稍微有个头疼脑热,可不要直接冲到急诊去。”在金伟国看来,“夜门诊”不仅便民,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急诊压力,将急诊这条生命通道让给更有需要的患者。
和白天相比,“夜门诊”体验如何?
对医生来说,排到晚上出门诊的班头,很可能就意味着“白天连着夜里上班”,辛苦自不必言。对此,白大褂们怎么看?
采访中谈到这个话题,顾红伟不经意间想起了过去的一段职业经历——多年前,他就看过“夜门诊”,熟悉这个工作节奏。
“我们这代人20岁左右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当时这里还叫虹桥卫生院,大概在每年7月到9月,会开出‘夜门诊’,晚上有时甚至要看六七十名患者,忙到天亮。”顾红伟感慨,过去,由于生活条件有限,空调尚未普及,许多人晚上电风扇吹一夜,弄不好就着凉了。
此外,当时推出的“夏季夜门诊”里,肠道门诊的就诊患者较多,因为夏天食物容易变质,从前保存条件有限,加上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也不高,很容易就吃坏肚子。
顾红伟于1986年参加工作,一晃已37年,看着这里从虹桥卫生院一路变身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如他所言,一度火热的“夜门诊”,其实与城市建设与卫生资源布局紧密相关。
不过,对医患双方而言,在夜里看病,有些体验还是很不一样。
“夜里时间相对宽裕,病人没那么多,可以多交流点,患者感觉可能也会更好一些。”
包括顾红伟在内,不少社区的白大褂都提及,随着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家门口的医院抱有新期待,社区的全科门诊白天有时很忙,病人免不了要排队,医生也只能闷着头看病。此外,全科医院不仅要坐诊,有时还要上门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或到居民家里协助开展长护险评估。各种事情叠加下来,社区医生们和居民交流的时间就少了。而在顾红伟看来,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离不开医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黏性”,这份信任和默契是日常与居民一点一滴的交流中积淀下来的。相对来说,“夜门诊”没有这么拥挤,医患之间的交流也能更从容一些。
在闵行区,继前期陆续推出“轻诊室”“微急诊”后,相关负责人表示,在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基础上,综合考虑居民需求,自6月5日开始,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夜门诊”实现全覆盖。
翻译
搜索
复制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部门:将符合条件治疗性口腔医疗服务纳入医保
- 新疆雪蟹首次登上“多多丰收馆” 拼多多联合30万商家共庆丰收
- 菲律宾一钢铁厂发生化学品爆炸致4人受伤
- 2025年春运期间天津全市客运量预计将达1914.57万人次
- “45°人生”是什么梗?
- 福州市第12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初心很简单,就是想救人
- 巴勒斯坦红新月会:燃料耗尽,加沙圣城医院已停止服务
- 杭州机场开通杭州-迪拜全货机航线
- 成都搭建交流对接平台 激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动能
- 念好“土”“特”“产”三字经 山西激活乡村振兴“密码”
- 一票玩转三城、出游更便利 豫鄂两地推出跨省高铁旅游计次票
- 外媒: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 汗涉嫌泄露机密文件被起诉
- 未来三年共同培养数字人才 《中非数字合作发展行动计划》发布
- 杭州“织女”制作万份手工制品 “亚运观赛礼”传递城市温度
- 税收征管数字化高级别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广州暴雨多地严重水浸 司机开车似“开船”
- 政企常态化沟通渠道化解企业大烦恼 助力民营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 广西德保举办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矮马文化
- 面临新挑战,城市公交如何破局前行?
- 波音再出安全事故!美国航空一飞机疑似起飞时“爆胎”
- 热门推荐
-
- 韩国最大在野党会见IAEA总干事 谴责日本核污染水综合评估报告
- 北京今年首期普通小客车指标摇号 超六成“油车指标”配置给无车家庭
- 广交会观察:“中国制造”以创意设计拓市场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深耕文旅产业 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 “五一”假期全国九成城市商圈热度同比提升 中西部增幅明显
- 智利北部发生7.3级地震 震源深度130千米
- 蒙牛亮相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向世界展示中国乳企绿色名片
- 相声汉服增妙趣 少年讲解员渐成文博“潮力量”
- 被喻为数字经济的“水和空气” 宽带发展路在何方?
- 治疗神经损伤创新方法问世 磁性纳米粒子创建三维“迷你大脑”
- 人口挑战 跨越80亿人口增长影响几何
- 星巴克与“大闹天宫”合作了,咖啡赛道加剧互卷
- 黑海粮食协议续约难 “中国方案”提供新选择
- 中国能源企业以东博会为平台寻找与东盟合作商机
- 冰岛雷恰角半岛火山六个月内第五次喷发
- 外媒:美国知名说唱歌手法特曼·斯库普去世,终年53岁
- “律师未到庭,庭审已结束”?法院将继续开庭审理!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任命新驻华大使
- 大商所:5月24日交易时起,对生猪期货合约手续费标准进行调整
- 漫话健康|流感流行季已经来了,接种疫苗晚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