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几口就进急诊” 这个网红饮料近期频上热搜
椰子是不少人喜爱的水果,不管是用椰子制作的美食还是直接喝椰子水、吃椰子肉都相当美味。不过椰子外壳过于坚硬不好开口。为方便食用,市面上会售卖预开口的椰子,消费者购买后只需要打开包装插入吸管即可饮用。但是,近段时间椰子水似乎频频登上热搜,引发了网友对预开口椰子的讨论,许多人表示这种症状并非个例:“我朋友喝了变质的椰子水后就吐了。”“我喝过之后头特别疼,胃里翻江倒海。”“椰子的保质期很短,预开口的非常不卫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变质椰子为何这么毒?
变质的椰子会产生椰毒假单胞菌,而由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食用者严重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椰毒假单胞菌到底是什么?怎么会如此“恐怖”?
椰毒假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两段钝圆,无芽孢,有鞭毛,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椰毒假单胞杆菌本身并不致命,但它能产生一种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至100%。
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食品因潮湿、阴雨天气,再加上储存不好,椰毒假单胞菌在食物中大量地生长繁殖,吃了这种食物就会发生中毒。
中毒者有急性胃肠炎症状,临床表现为进食后2至24小时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严重者可出现呕血、血尿、少尿、皮下出血、黄疸、肝脾肿大、意识不清、烦躁不安、四肢抽搐甚至中毒性休克等而死亡。
这三类食品也需注意“椰毒”
这些食品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后,容易产生椰毒假单胞菌。
⒈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及醋凉粉等。
⒉变质的银耳、木耳。
⒊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如何分辨
椰子水是否变质?
最好把椰子水倒出来观察再饮用,这样容易分辨是否已变质。
1. 看颜色,椰子肉的颜色为白色,椰子水的颜色透明澄清,这样的椰子是完好的;如果椰子肉的颜色发黄,椰子水十分浑浊,说明椰子水已经变质了,不能饮用。
2. 闻味,质量好没有坏的椰子水有淡淡的清甜味,如果闻到酸苦味,说明椰子水已经变质了,不能饮用。
3. 看状态,完好的椰子水里面没有块状物,如果出现块状物且有明显的沉淀,这样的椰子水就已经变质了。
链接
饮用椰子水有哪些益处?
那么,饮用椰子水有哪些益处?椰子是一种热带水果,它产生的液体——椰子水,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天然解渴剂,这种纯液体富含营养物质,对人体将产生一系列健康益处。
⒈补充营养,椰子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钾、镁等,能够有效地补充人体的营养成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⒉利尿消肿,椰汁含有丰富的钾、镁等矿物质,其成分与细胞内液相似,可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达到利尿消肿之效。
⒊杀虫消疳,椰肉及椰汁均有杀灭肠道寄生虫的作用,饮其汁或食其肉均可驱除姜片虫和绦虫,用之于临床,不仅疗效可靠,且无毒副作用,是理想的杀虫消疳食品。
⒋驻颜美容,椰汁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生长激素、维生素和大量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经常饮用,能补充细胞内液,扩充血容量,滋润皮肤,具有驻颜美容作用。
这8类人
不宜喝椰子水
⒈脾胃虚寒,此类型的朋友,由于本身肠胃虚寒、消化功能较弱。一旦饮用过多的椰子水,恐将使脾胃损伤更为严重,造成腹泻、拉肚子等症状发生,要多加留意。
⒉脾湿重、容易疲倦,除了脾胃虚寒者应多加留意外,若是发现自身容易莫名疲倦者,恐是脾气湿重、“虚火”上身所致,应适度补阳、补气血加以调理。
⒊肾气弱、频尿,容易频尿、夜尿,肾气虚弱的朋友,不宜饮用过多容易利尿的椰子水,以免影响日常生活,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⒋有寒喘、寒咳、哮喘症状,常有畏寒症状、容易头痛,且伴随有鼻塞、咳嗽、哮喘等风寒症状者,不建议食用性质偏凉的椰子水,以免症状加剧。
⒌子宫虚寒,每逢生理期容易有痛经、手脚冰冷,经期需要热敷减缓不适的妇女,也不建议饮用椰子水,以避免干扰气血循环,影响子宫功能正常运作。
⒍怀孕初期,一般认为,怀孕初期(即孕程前3个月)为胚胎发育的关键阶段,保持子宫环境的温暖非常重要。因此,不建议此刻食用椰子水等性质偏凉的食物,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⒎孕吐,网络上有一种说法,“孕吐者适度饮用椰子水,有助补充糖分,以维持体力”。不过,针对此一说法,中医认为,导致孕吐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胃寒有关。因此,在调理上,不建议再饮用性质偏凉的椰子水,否则会使症状更为加剧。
⒏产后坐月子,由于产后妇女体质多虚多淤,且同时有加速子宫收缩,帮助排恶露的需求。
综合湖北省疾控中心公众号报道 制图/易顺清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苏南通:“晨露”共享 “润禾”有道
- 阿拉伯国家官员访义乌:中国发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超300万!安徽西递、宏村累计游客接待量创新高
- 中国红十字会向摩洛哥红新月会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
- 广东汕头“粤东荔枝之乡”线上线下出色“出圈”
- 中马建交50周年纪念日 马来西亚各界齐赞成果共冀未来
- 国家电网签约巴西史上最大输电特许权项目
- 中企承建的格鲁吉亚南北走廊KK公路古多里隧道提前贯通
- 2024“全球南方”:团结自强谋发展
- 广西钦州一艘快艇海上遇险 2名落水人员获救
- 沪苏湖铁路铺轨施工首入浙江
- 广东“商渔共治2023”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 从“一片甲骨”到地下古城,在殷墟遥望一个王朝的背影
- 墨西哥中部发生枪击事件致16人死亡
- “河套人”发现100周年 中外学者重新定义“一颗牙”
- 用镜头记录中国留学故事 马来西亚“00后”博主盼赓续中马友谊
- 广西首次发现大面积珍稀濒危植物贵州山核桃群落
- 江山如画|山西太原“一水中分”凝练城市气质 传承锦绣文脉
- 将政策红利变为企业拓市场的竞争力
- 博物馆转型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字化?
- 热门推荐
-
- 专家纵论促进民营经济、城乡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 陈玉树复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灵芝椅被永久收藏
- 多地优化调整支付方式助力外籍游客“打卡中国”更便捷
- 2022名人堂年度人文榜·音乐大事榜发布 经典仍在流行
-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 校企“双向奔赴”助力毕业生就业
- 枕头 其实不是用来“枕”头的
- 1月2日央行开展24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中经评论:“城市漫步”打开扩大消费新思路
- 多维度构建新药创制生态 我国皮肤病药物研发驶入快车道
- 中新真探:夜尿频多就是肾不好吗?
- 中国奶商指数得分刚过及格线 父母给婴儿喝奶存在误区
- 日本核污水排海将为海洋安全注入不确定性风险
- 中国国际视听大会北京亦庄启幕
- 河南前10个月出口电动汽车同比增长超七成
- 中法共创舞台剧《海底两万里》将在香港首演内地巡演
- 欧盟再次延长对俄经济制裁
- 《哈尔滨一九四四》今日开播 秦昊一人双面上演藏锋破局
- 光伏发电规模保持增长态势
- 巴以爆发新冲突后,他再指西方“双标”
- 澳大利亚旅游局:期待中国再次成为该国最大旅游客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