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半导体纤维或可修复神经损伤
【医线传真】
◎实习记者 沈 唯
神经损伤后,利用仿生原理,制造一种新型半导体纤维器件并植入人体,模拟天然神经功能,恢复“阻断”的神经通路,实现信号传导。目前,“人造神经”正走向现实,并有望用于临床。
5月8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东华大学获悉,该校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刚研究员、朱美芳院士等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蒋苏副教授等,首次在一维曲面结构表面实现了纳米尺度离子异质结的可控构筑,获得了具有千米级制造潜力的电子—离子杂化半导体纤维器件,可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后远端神经的持续电刺激,从而延缓远端肌肉萎缩,为神经损伤后错过早期治疗的患者实现更好的运动功能恢复提供了可能性。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周围神经损伤(PNI)是指周围神经的结构和功能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损伤神经支配肌肉的肌力下降,以及多种感觉的下降或麻木,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多种几乎不可逆的后遗症,甚至终身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沉重的生活负担。
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往往需要精密细致的神经手术治疗。但受限于人类的神经再生速度非常缓慢,手术后的神经康复期往往需要1年甚至数年时间。为延缓肌肉的萎缩,同时缓解神经痛,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然而这种辅助治疗方案往往作用范围弥散,精确度不高,且强度不能过高,需要在医生的密切观测下进行,长时间的使用又会导致神经肌肉的适应,降低康复效果。
“本次研发的电子—离子杂化半导体纤维器件在形态和传导功能上,都与人类的天然神经更为相近。”论文第一作者、东华大学19级博士研究生邢毅介绍,该器件可以通过离子的单向运输模拟天然神经的去极化,实现神经冲动的传导。“其结构特点还允许我们在对其进行各项改进后,通过单纤维器件分别对多个具体的神经分支进行植入式的神经电刺激。由于可以与目标神经直接接触,因此这种刺激方式会更加有效和精准。”邢毅介绍。
论文通讯作者王刚表示,此次联合团队在半导体纤维器件的设计和制备方面均取得了创新性突破。联合团队采用“一体化反向电荷接枝(IOCG)”的设计思路,以商业聚合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作为主链,在其表面分别化学接枝相反电荷的离子基团,并采用连续多层涂覆的方法,在碳纳米管纤维上负载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实现该器件从纳米级到千米级的跨尺度连续化制备。“我们的设计思路使得材料的制备更加简便。同时商业聚合物SEBS的低成本和材料易得性,也让该器件未来的产业化、规模化更具潜力和前景。”王刚说。
为进一步探究该器件在周围神经修复方面的应用潜力,联合团队将其与小鼠的坐骨神经进行端侧吻合,探究其传导神经信号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其在植入小鼠体内之后,可以有效传输神经信号,成功诱导小鼠后肢关节的精细运动,从而延缓其远端肌肉的萎缩。此外,通过对单纤维器件集成构筑,能够在毫秒级时间内实现神经信号的单向传输。
在动物和细胞层面的实验仅仅是第一步。邢毅表示,目前电子—离子杂化半导体纤维器件虽然在开发诊断和治疗、仿生神经元计算机接口和类脑智能等生物医学设备方面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但距离大规模的临床应用还有一定距离,植入人体的设备需要严格把关,后期还要进行大量的试验来保障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基于该器件的研发理论和实验基础,我们相信在对其进行各项优化后能够实现器件的量产化、规范化,最终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电刺激治疗中,为解决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肌肉萎缩及神经痛问题提供一个可尝试的新方案。”邢毅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严防寒潮雨雪灾害 全力保障春节期间供水
- 湖北楚纪南故城考古首次发现集中宫殿布局
- 孩子爱吃的奶酪棒营养吗?需要弄懂这几点
- 两条时速350公里高铁新线,有重要进展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聚焦建筑等领域 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 受雷雨天气影响 深圳机场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黄色预警
- 药监部门提醒:理性消费含“金”“铂粉”成分化妆品
- 飓风“奥蒂斯”即将登陆墨西哥 当地做好抗灾准备
- 海南儋州等9市县首套房商贷首付比例下调
- 第三届“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揭晓
-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北部一栋建筑 死亡人数升至62人
- 探广州“年货一条街”:海味年货 “潮” 起来
-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启动 脑健康研究院揭牌
- 湖南新田“定制化”培养优秀教师 照亮农村孩子的五彩梦
- 强降雨落区扩大 西安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 新春迎“福”!《新千里江山图·清新福建》珍藏八闽风光
- 美国一起校园霸凌致死案诉讼以2700万美元达成和解
- 大湾区至长三角集装箱货物快速班列恢复开行
- 杭州发现真菌新物种半圆形胶孔菌
- 红星美凯龙与建发股份深化合作,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热门推荐
-
- 新疆托克逊县首届油桃采摘季开园
- 壅冰冲击致秦晋黄河浮桥断裂 抢险工作正在进行
- 财政增量政策将如何发力?重点来了
- 文化中国行丨白墙红瓦燕尾脊 打卡“活着的千年古城”
- 北京推出夜游推荐榜单
- 【市场观潮】造船企业要把握好上升周期
- 突破800万人次!北京口岸本年度出入境人员量创新高
- 月圆情浓好“食”光 月饼你真的吃对了吗?
-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发生4.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我国与奥地利开启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
- 中经评论:夏粮丰收 将“中国饭碗”端稳端牢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企业有烦恼 “常”回家聊聊
- “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研讨会在南宁举行
- 2024网络电影创投青创计划启动 评审细则及评委阵容公布
- 北京长城音乐会将于本月在延庆上演 中俄艺术家齐聚八达岭长城
- 山西太原开展尾矿库隐蔽工程专项检查 保障汛期安全
- 直播电商推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
- 长篇小说创作的趋向:地方叙事、精神故乡与时代变迁
- “便利在华支付 畅通中澳往来”主题活动悉尼举行
- 衰老研究新方向:如何才能“老得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