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半导体纤维或可修复神经损伤
【医线传真】
◎实习记者 沈 唯
神经损伤后,利用仿生原理,制造一种新型半导体纤维器件并植入人体,模拟天然神经功能,恢复“阻断”的神经通路,实现信号传导。目前,“人造神经”正走向现实,并有望用于临床。
5月8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东华大学获悉,该校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刚研究员、朱美芳院士等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蒋苏副教授等,首次在一维曲面结构表面实现了纳米尺度离子异质结的可控构筑,获得了具有千米级制造潜力的电子—离子杂化半导体纤维器件,可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后远端神经的持续电刺激,从而延缓远端肌肉萎缩,为神经损伤后错过早期治疗的患者实现更好的运动功能恢复提供了可能性。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周围神经损伤(PNI)是指周围神经的结构和功能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损伤神经支配肌肉的肌力下降,以及多种感觉的下降或麻木,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多种几乎不可逆的后遗症,甚至终身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沉重的生活负担。
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往往需要精密细致的神经手术治疗。但受限于人类的神经再生速度非常缓慢,手术后的神经康复期往往需要1年甚至数年时间。为延缓肌肉的萎缩,同时缓解神经痛,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然而这种辅助治疗方案往往作用范围弥散,精确度不高,且强度不能过高,需要在医生的密切观测下进行,长时间的使用又会导致神经肌肉的适应,降低康复效果。
“本次研发的电子—离子杂化半导体纤维器件在形态和传导功能上,都与人类的天然神经更为相近。”论文第一作者、东华大学19级博士研究生邢毅介绍,该器件可以通过离子的单向运输模拟天然神经的去极化,实现神经冲动的传导。“其结构特点还允许我们在对其进行各项改进后,通过单纤维器件分别对多个具体的神经分支进行植入式的神经电刺激。由于可以与目标神经直接接触,因此这种刺激方式会更加有效和精准。”邢毅介绍。
论文通讯作者王刚表示,此次联合团队在半导体纤维器件的设计和制备方面均取得了创新性突破。联合团队采用“一体化反向电荷接枝(IOCG)”的设计思路,以商业聚合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作为主链,在其表面分别化学接枝相反电荷的离子基团,并采用连续多层涂覆的方法,在碳纳米管纤维上负载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实现该器件从纳米级到千米级的跨尺度连续化制备。“我们的设计思路使得材料的制备更加简便。同时商业聚合物SEBS的低成本和材料易得性,也让该器件未来的产业化、规模化更具潜力和前景。”王刚说。
为进一步探究该器件在周围神经修复方面的应用潜力,联合团队将其与小鼠的坐骨神经进行端侧吻合,探究其传导神经信号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其在植入小鼠体内之后,可以有效传输神经信号,成功诱导小鼠后肢关节的精细运动,从而延缓其远端肌肉的萎缩。此外,通过对单纤维器件集成构筑,能够在毫秒级时间内实现神经信号的单向传输。
在动物和细胞层面的实验仅仅是第一步。邢毅表示,目前电子—离子杂化半导体纤维器件虽然在开发诊断和治疗、仿生神经元计算机接口和类脑智能等生物医学设备方面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但距离大规模的临床应用还有一定距离,植入人体的设备需要严格把关,后期还要进行大量的试验来保障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基于该器件的研发理论和实验基础,我们相信在对其进行各项优化后能够实现器件的量产化、规范化,最终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电刺激治疗中,为解决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肌肉萎缩及神经痛问题提供一个可尝试的新方案。”邢毅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超越日本!中国成最大汽车出口国
- 2023中国—东盟妇女论坛在广西柳州开幕
- 假期临近 大兴机场将迎出行小高峰
- 5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利率均维持不变
- 从《繁花》到《大江大河3》,爱上“请回答90年代”
- 天气气候对于今年农业影响的程度如何?国家气象中心回应
- 彩票,不只是中奖
- 【世界说】美媒:枪支在移民危机背后作祟 美国对枪支管控的松懈和无视令这场危机永无止境
- 鱼满塘、粮满仓、播种忙 希望的田野“丰”景不断 映照农民红火好日子
- 《平安批》泰文版翻译出版启动仪式举行
- 国考报名今将截止 有热门岗位吸引上万人报考
- 讲好中国援外医疗的动人故事(文艺创作谈)
- 节后机酒价格大幅“跳水” 上海飞大阪机票仅8元?
- 兰州首单二手车通关出口阿塞拜疆实现“零的突破”
- 安徽规上制造业企业创新活跃度居全国第三
- 邮储银行践行信用惠民 引领线下消费新风尚
- 工信部:前三季度我国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
- 欧盟同意向乌克兰提供价值10亿欧元的弹药援助
- 京雄高速预计年底全线贯通 北京西南五环至雄安新区1小时可达
- 震后的坚守:日喀则森林消防在废墟瓦砾间“刨”出希望
- 热门推荐
-
- 上海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世界客都”广东梅州举办多个客家文化活动迎海内外宾客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吉县苹果漂洋过海“出口”英国
- 国家话剧院首任院长赵有亮离世 享年78岁
- 第二届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活动周启幕 刘慈欣科幻文学馆揭牌
- (新春见闻)沈阳故宫多彩民俗贺新春
- 中国证监会:至6月底16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
- “2023年中医药抗衰老十大高影响力研究”发布 八子补肾抗衰老研究入选
- 湖北钟祥第四届长寿文化旅游季开幕
- 进一步扩展人工智能专业能力 施普林格·自然完成新一项收购
- 山东“扩容”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吸引优势力量共促基础研究
- 2024东北亚语言文化论坛在大连举行 推动数智技术与语言文化互融
-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古代第一坝牛在哪儿!北方“都江堰”有“三绝”
- 万物“代下单”,风险谁来担?
- 他信获假释 泰国政坛会有多大波动?
- 特色灯会流光溢彩拉满佳节“氛围感” 文化底蕴足令人赏心悦目
- 施普林格·自然2023年发表42万篇论文出版逾1.4万种图书
- 乡村旅游如何聚人气赚财气
- 首批OpenAI企业客户成功迁移至昆仑万维天工开放平台
- 第二届中法时装周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