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过敏娃家长怎么办?儿科专家支招
春季万物萌发,春暖花开,螨虫、花粉等也异常活跃,身体娇弱的儿童此时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作为一类常见病、多发病,过敏性疾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小二呼吸二科主任张艳丽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过敏性疾病又被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俗称过敏。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无害物质防卫过度而做出的过激反应。过敏性疾病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常见于鼻部、眼部、皮肤、下呼吸道及胃肠道。
“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的高发病率和环境相关性高,因为呼吸道是开放器官,过敏原容易被吸入进而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此外,家族过敏史也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张艳丽说。
张艳丽表示,上呼吸道过敏主要包括鼻部或眼睛过敏。鼻部症状表现为鼻痒、打喷嚏和流清涕等。眼睛过敏表现为揉眼睛、眨眼等。当吸入过敏原时,一些孩子可同时伴有下呼吸道过敏症状,如干咳、喘息等。过敏性哮喘的患儿并不一定只是表现为喘息,咳嗽变异性哮喘就可以只有阵发性咳嗽,以干咳为主,晨起、夜间咳嗽明显,遇冷空气、情绪波动或者剧烈运动后诱发或加重。如果孩子接触花粉后频繁咳嗽、喘息,甚至出现胸闷气短时,家长应警惕孩子是否患上了过敏性哮喘,建议及时到儿科呼吸哮喘专科门诊就诊。早诊断、尽早接受规范治疗,避免哮喘症状复现。
“对于过敏,预防重于治疗。”张艳丽建议,家长平时要注意让儿童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食入性过敏原,应规避诱发过敏的食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花粉、柳絮、葎草等漂浮在空气中的过敏原,建议佩戴口罩,春季尽量避免频繁外出;对于尘螨和霉菌类过敏原,应注意居住环境的清洁,最好选用防螨床上用品;对于吸入性过敏原,在室内尽量关闭门窗,使用空调或空气净化器,可以改善过敏反应。同时,药物治疗是缓解过敏症状的有效手段,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改变过敏进程的治疗。
人民网记者 闫妍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东郯城警方通报男子手持弓箭伤人:嫌疑人已被抓获
- 广东多地官宣入秋 气温继续下降
- 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加强与全球氢能行业交流合作
- 李在明遇袭后已转院 嫌疑人对犯罪动机保持沉默
-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 今年前4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突破1000万吨
- 越南与阿联酋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新疆织袜厂里的直播热:小袜子织就大梦想
- 体验土楼文化 两岸青年“客家祖地”龙岩行
- 马来西亚学界办“一带一路”10周年活动:首站关注马中科技扶贫合作
- “诗染云烟”石云诗书作品展启幕
- 上海中医药大学迎新生:送上打开中医药文化宝库的“钥匙”
- 2024年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启幕 两岸同胞同庆丰收
- 文旅部:支持网络平台集中展播非遗年俗视频
- 第十九届国际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广州举行
- 庆祝中韩建交32周年“中韩未来发展山东-济州交流周”成功举办
- 中新真探:“每天只需睡2小时”说法不靠谱
- 阿联酋报告一例中东呼吸综合征重症病例
- 2024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开幕
- “两弹一星”元勋后代忆祖辈:淡泊名利,一心为国
- 热门推荐
-
- 冷空气致福建沿海海况不佳 福州马尾至马祖“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
-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总投资243.2亿元 重庆经开区举行2024年一季度集中签约活动
- 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外资机构陆续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 内蒙古:粮、肉、奶、菜打出品牌知名度
- 出租车市场“把门打开”值得尝试
- 开车不看手机到底有多难
- 再现明清“笪桥灯市” 南京千年古巷熙南里亮灯
- 王毅出席安理会乌克兰问题高级别会议
- 临近开学 文具盲盒成“刺客”?当心别“刺伤”了孩子!
- 探访国家东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
-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亚洲中心正式成立
- 庆祝112岁生日!世界最长寿男性的秘诀:凡事要适度
- “OutSad——悲伤之外”硬核当代潮流艺术作品展在北京SKP-S启幕
- 中国驻南非大使出席中国首批援南电力设备交接仪式
- “与火共舞”的熔炼工人:“火眼金睛”精准判断炉温
- 湛江港首次实现40万吨级船舶满载夜航靠泊
- 广西南宁“跨国春晚”凸显中国—东盟多元文化
- 今年七夕,鲜花流行混搭风
- 福建社会治安呈现“三个下降”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