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旅游提前火了!有酒店已满房,赏花踏青游被热捧
中新经纬3月8日电 (赵佳然)2023年的“五一”旅游热,比以往年份来得更早一些。
尽管距离小长假还有50多天,想趁着假期出门放松的人们已经早早地计划起来了。据了解,多个热门景区周边酒店已被提前预订,旅游平台的预定量也翻倍提升。
已有热门酒店“五一”满房,2万多一晚的房间涨到5万多
北京的于女士,最近正在提前做“五一”全家出行的计划。“我们家两年多没有外出旅游了,这次‘五一’说什么也要带着孩子出门走走。原来以为四月份再开始找地方也不迟,但这两天听说很多民宿酒店都很紧俏,所以想赶紧定计划,尽量找个人不多风景又好的地方好好玩几天。”
中新经纬搜索发现,尽管距离“五一”还有较长时间,但多个热门景区附近酒店显示已满房。携程旅行平台显示,“五一”假期首日(4月29日),北京天安门、南锣鼓巷,上海外滩、迪士尼度假区,长沙五一广场及重庆解放碑步行街附近均有酒店显示满房。
北京天安门附近有酒店已显示满房,或多个房型订满。截图来源:携程旅行App
此外,部分酒店已悄悄涨价,比如位于上海东方明珠塔内的230空中酒店,平日价格为28888元/晚,“五一”假期期间的价格已经涨到58888元/晚。位于丽江的宿研度假民宿,房价已从4月29日的1611元起涨至5月1日的2816元起,且5月1日标价3718元的最贵房型已被订完。
社交平台上,多名网友早已规划好了自己“五一”出行的计划,并已提前购买机票和酒店,面对紧俏的旅游产品,有网友惊呼:“现在就已经订不到房了吗?”“低价机票隔一会儿就没了!”
截图来源:微博
旅行社方面也感受到了日渐增长的市场需求。众信旅游集团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近一周以来,“五一”旅游产品的咨询量和报名量明显增加,而以往大家则要到四月中旬才开始关注“五一”出行。在中国国内,踏青赏花类产品成为市场主旋律,江西、贵州、云南等地为热门目的地,出境游方面,泰国、新加坡、瑞士等国家较受欢迎。
“过去几年,由于出境旅游受限,绝大部分消费者只会考虑中国国内旅游。由于不会受到语言、签证及过多手续的限制,国内游的报名周期较短,基本只考虑交通和住宿就可以。还有一点是,此前由于疫情防控原因,许多消费者习惯先观望再做决定,不会提前很久制定出行计划。而今年大家的出行意愿较高,加之出境团队游的开放,更多人早早地就做起了打算,市场火爆成分比我们想象中更高。提早规划和预订旅游产品的话,选择空间会大一些。”李梦然介绍道。
关于旅行成本方面,李梦然称,受到国际航班未完全恢复的影响,出境游的价格仍居于高位。此外,消费者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许多消费者由于已经数年没有出远门旅游,面对这次难得的机会,他们对于吃、住、行等方面的品质需求会有所上涨,加之旅游资源的成本也有所上升,所以出行成本也会随之增加。”李梦然表示,由于旅游消费回暖趋势超出预期,目前部分导游、司机等较为灵活的岗位暂时供不应求,但相信随着市场的重构,人力稀缺的现象会逐步缓解。
“五一”旅游热提前反映消费信心增强
在旅游平台上,消费者们强烈的假期出行需求表现得十分直观。
同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知中新经纬,2月“五一”相关旅游搜索热度增长超过50%,“民宿”和“赏花”是人们最关注的出游关键词,还有不少人计划在今年“五一”重启出境游步伐。截至目前,大理、湖北神农架、桂林阳朔等地已有热门民宿“五一”期间被订满。
“今年春季,游客的旅游产品预订周期明显提前,其中,选择提前2个月预订五一期间酒店的用户同比增长22%。”同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称,五星酒店在2月份的均价相较于去年五一期间已上涨12.44%,三亚、大理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的高星度假酒店,是提前抢订的重要目标。
去哪儿数据显示,截至3月8日,“五一”期间国内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暴涨144倍,热门目的地为北京、长沙、西安、成都、上海等。“往年五一酒店预订过了清明才开始起量,提前两个月预订的旅客非常少,今年没有清明3天连休,很多人提前锁定了五一低价房。” 去哪儿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中国国内的赏花春游线路受人欢迎,开放满一个月的出境团队游也十分紧俏。2月6日起,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在内的20个国家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游和“机票+酒店”业务。此外,近期多国放宽此前对来自中国旅客实施的入境限制措施,马尔代夫、伊朗等国还对中国旅客开放免签。
同程研究院分析,随着国际航班的不断恢复以及未来出境游试点目的地的增加,出境游市场春季将迎来进一步上涨。数据显示,近一周“五一”假期出行的出境游产品搜索量环比上涨73%,预计“五一”假期前后出境游市场将出现一波客流高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称,目前大家的生活已经回归常态,许多旅游企业对未来旅游市场充满信心,从而纷纷“先下手为强”,提前整合旅游资源,以便快速推出产品;另一方面,旅游消费需求的释放,也反映出了消费信心的增强。
“对于一些过去有旅游习惯的消费者,在接连的政策利好之下,会恢复旅行常态化,即所谓‘报复性旅游’。同时,如果国际航班较慢,则会对出境游需求产生抑制性影响。”吴丽云说,“可以预见到,2023年‘五一’假期旅游较前三年会迎来大幅度的增长,这一点毋庸置疑。放眼全年,我认为一些热门城市的旅游接待或将达到甚至超过疫情前水平,但不见得全国都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大概率会趋向于疫情前水平。”
在2月发布的《2022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3年发展预测》中提出,2023年春节假日拉开了全年旅游经济“高开稳增”的序幕,预计二季度旅游市场将进入预期转强和供给优化的新通道。预计2023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约45.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80%,约恢复至2019年的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5%,约恢复至2019年的71%。全年入出境游客人数有望超9000万人次,同比翻一番。
翻译
搜索
复制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母婴水”是智商税吗?
- 今年前5月江西对RCEP其他贸易伙伴进出口逾1107亿元
- 二次元“谷子”热潮吹向股市,背后是怎样的商业逻辑?
- 世界濒危物种白头硬尾鸭在克拉玛依成功繁殖 陆续南迁越冬
- 天津市河东区一小区发生爆炸 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
- 莫斯科动物园:大熊猫“喀秋莎”勇敢走向外场 闲逛20分钟
- 西南地区多阴雨天气 北方有弱冷空气过程
-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里这个项目很抢眼!56个民族乐器同奏一首歌
- 油价“四连涨” 加一箱油多花约9.5元
- 俄外交部:废止《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法律正式生效
- 2349名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一次性移交我方
- 北京力争到2029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
- 大学生旅游:既爱“走马打卡”也爱“沉浸体验”
- 重庆铜梁小安溪虎峰站水位将超保 重庆发布洪水橙色预警
- 菲律宾总统签署法案提高公立学校教师年度津贴
- 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 羽绒服清洗剂:只能清洁表面,无法深入纤维
- 吉林筑牢“绿色长城”显成效:沙退粮稳民富
- 以色列国防军对黎巴嫩境内真主党据点发动打击
- 建行绿色金融拿下“小金牛”
- 热门推荐
-
- “虎踞江南——新干大墓与青铜王国”展览江西南昌开展
- 湖北今年首趟高铁旅游专列发车
- 中越边境广西浦寨货运通道今年出入境车辆突破16万辆次
- 拂影·2024第十一季SIUF国际超模大赛总决赛在深圳举办
- 高速、创新、低碳 罗技全球CEO眼中的中国“关键词”
- 9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事关教育、医保、出行
- 2024,AI将走向何方
- 寒冬至心脑血管“怕冷” 专家支招儿保健康
- 加拿大特鲁多政府应对倒阁挑战过关 反对党借碳税发难未果
- 吃着火锅唱着歌,坐郑渝高铁来逛少林寺可好?
- 韩政府委托检方稽查文在寅政府电力项目涉腐案
- 中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 无人机驾驶员人才紧缺——专业“飞手”在未来就业市场充满机会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瑞昌千亩莲藕喜丰收 藕农集中采摘忙
- 救援队影像日志·2月9日丨中国多支救援队奔赴灾区
- 聚焦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广东以检验检测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 欧盟国家就俄罗斯石油产品的最高限价达成一致
- 考古遗产管理专委会于杭州良渚成立 立足构建中国特色
- 孩子发热如何居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