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发布:近三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
2月21日,《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在北京发布。 发布会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李纯)《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21日在北京发布。该报告指出,近三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大城市健康指数整体优于中小城市,但中小城市指数增速较快,二者差距逐渐缩小。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是围绕“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健康中国行动”目标要求,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开展的持续性城市健康水平第三方评价工作。自2020年3月启动以来,已连续三年发布多期成果报告,课题组利用时空大数据挖掘技术,成功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健康画像”。
2022年,课题组进一步优化测算方法、拓展多种数据来源,编写完成《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首次实现对中国29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全覆盖。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姜胜耀表示,“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基于多源大数据,构建了可度量、可比较、可落地的城市健康水平评价标尺,这不仅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实践任务,也是一项具有前瞻意义的交叉学科议题。课题成果可协助各级政府在健康问题上研判发展趋势、塑造独特优势、提升治理效能,为健康城市建设的“中国方案”提供智力支撑。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博士介绍了《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研究成果。
据介绍,围绕研究内容,指数进行了两大优化。一是完善测评指标体系,响应各级政府诉求,将健康产业提级到一级指标,形成健康服务、健康产业、健康行为、健康设施、健康环境、健康效用构成的6大评价版块(一级指标),并下设17个评价领域(二级指标)和39项评价项目(三级指标)。
二是进一步扩大城市样本、拓展数据范围,除港澳台地区及三沙市外,完成全国296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深度分析,其中多源社会大数据占比75%,数据体量更加丰富,涵盖60万条健康产业链数据、10亿条运动行为数据、300万亿条健康消费数据等。
报告指出,全国整体来看,近三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大城市健康指数整体优于中小城市,但中小城市指数增速较快,二者差距逐渐缩小。从城市水平分级数量分布来看,引领级、优质级城市数量持续增加,追赶级和发展级城市数量三年逐年减少。近三年城市健康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补足落后城市的短板。
在大城市组方面,评价结果显示,超过三成的大城市为引领级和优质级城市,且无追赶级城市。从城市排名来看,城市健康水平领先城市多为东部或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深圳位列大城市前五名。从地理分区来看,东部地区大城市平均分数第一,为64.78分;东北地区大城市的三年增速第一,达2.63%。
半数大城市健康服务、健康设施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在健康服务方面,北京市和长三角、长江中游、珠三角地区城市健康服务水平较高。在健康设施方面,东南沿海、东北地区大城市健康设施水平表现较好,西部地区健康设施水平表现一般,特别是支撑设施水平相对较差。
在中小城市组方面,评价结果显示,仅6%的中小城市为优质级城市,无引领级城市。从城市排名来看,城市健康水平领先城市多为东部城市,湖州、衢州、威海、黄山、本溪位列中小城市前五名。从地理分区来看,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平均分数第一,为62.65分,且增速第一,达3.06%。
健康服务、健康设施处于良好及以上的中小城市约占20%。中小城市健康服务水平、健康设施处于良好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1.43%和17.62%。在健康服务方面,部分中小城市健康服务水平相对落后,多分布在华中和华南地区,短板在于每千人医院床位数。在健康设施方面,东北地区大部分中小城市健康设施水平相对较好,西南地区部分中小城市相对落后,差异主因在社区健康设施建设。
此外,报告还对大健康产业进行了专题评价,指出大健康产业发展整体向好、逆势上扬。2018年以来,大健康产业企业数占比逐年增长,且增速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此外,大健康产业投资规模稳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研判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可以有效精准指引地方城市健康产业规划。从大健康企业主体数与增速来看,优势产业主要有医药、医美、医疗、园林绿化等,部分基数低增速高的方向也值得重点关注。
报告还指出,近五年来,健康设施不完整的社区占比在58%左右,无明显改进。健康设施不完整的社区中,94.7%的社区是因缺乏养老设施所致,社区周边养老设施不足依然是主要问题。(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甲骨文有了新“活”法 引领“最潮中国范儿”
- 中方:美国代表再次在安理会散布涉华谎言不可接受
- 阔别广州街坊16年 “老字号”金声电影院迁址复业
- 擦亮“中国花谷”彩色名片绽放美丽经济 第十届沭阳花木节启幕
-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4.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江苏海铁联运上新:徐州至连云港“海铁联运+抵港直装”首发运行
- 携手老牌劲旅,沱牌成为英超狼队官方全球合作伙伴
- 砍掉预售,618套路变少了?
- 南航首批13条航线正式转场大兴机场运营
- 秋风起,“晒秋”忙:五彩农作绘就丰收梦,晒出一年好光景
- 俄外交部评美债务违约:人人都明白美国花得比挣得多
- 孩子居家上体育课,影响楼下居家办公,算侵权扰民吗?
- 专家提醒:市民在公共场所口罩摘不得
- 40名首届“长三角大工匠”揭晓 上海10位工匠入选
- 中新健康|上海眼科专家闯“手术禁区”成功为患者切肿瘤、保视力
- 海归文物巡护者:我在元上都遗址当“保安”
- 留学期间 筑牢安全防线
- 俄乌局势进展:普京讨论建立志愿部队计划 北约秘书长访乌
- 河南前8个月实绩外贸企业超万家 增长近一成
- 中欧班列(武汉)跨境线路达49条 辐射40个国家、113个城市
- 热门推荐
-
- 中医针灸为何能够“针”服全球?
- 辽宁援疆:推动产业兴疆更接地气
- 北影节举办“北京放映”专场
- 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海关总署出台16项新措施
- 宁夏民营企业上半年外贸额同比增长6.8%
- (新春走基层)“三星堆新年大典”重启 民众“穿越时空”感受古蜀文化
- 综述:汉学如何更好架起文明互鉴桥梁?
- 沙特利雅得获得2030年世博会主办权
- 虚拟财产分割走上法庭,折射哪些问题
- 上海闵行港澳沙龙、香港上海闵行联谊会换届
- 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发布岗位1048.9万个
- 青海大学三江源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 南铁春运单日客流刷新历史纪录 连续多日发送旅客超百万人次
- “离太阳最近”的图书馆
- 2024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大会在哈尔滨举行
- 夏天来了 甲亢病人为什么会扎堆?
- 五千年中华文化 如何“藏”进了江南?
- 2023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发布:强肌健骨,防治骨松
- 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十四期)国债(5年期)
- 为科普人才“找身份” 山西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