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游火爆!预计将有千万中国游客落地曼谷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李月如愿以偿地在曼谷街头闲逛、徜徉于芭堤雅的海边风光。这是她和室友“迟到”了两年的毕业旅行。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试点名单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总计20个国家。
随着相关政策的颁布,今年春节期间出境旅游的热度持续上涨,尤其是以东南亚国家为目的地的出境游,表现颇为抢眼。据旅游机构数据显示,1月8日的出入境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628%,创下了2020年3月以来的纪录。目前中国出境游客中,前往泰国的几乎占到一半,东南亚旅游市场迎来了“复苏”。
重返泰国感受热情,曼谷更繁华普吉略没落
旅游博主龙少,在疫情暴发前足迹就已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他看来,出境游重启,对他及行业而言都是一种激励。“去年12月底,国家宣布优化出入境措施时,我的心就在 ‘蠢蠢欲动’。现在终于可以‘圆梦’了。”政策优化升级后,龙少用了半个月来制定“一程游历30国”的复杂计划,泰国是他此行的第一站。再次回到多年前游玩过的城市时,龙少有不同的感触。“曼谷肉眼可见地繁华起来,城市耸立起更高的建筑,也有了更大的地标商场,泰国民众对中国游客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友好。”不过,他也表示,泰国旅游业突然井喷,导致部分行业的接待能力尚未调整好。“据我所知,曼谷很多一线酒店,一周有四五天,房间都已售罄。”
第一次到泰国旅游的李月也深刻感受到了泰国群众的热情。“在郑王庙前租服装时,尽管只需30元人民币,但老板依旧热情地帮忙介绍和服务试穿,为我搭配出满意的造型。”李月回忆,旅行途中,无论是酒店前台还是出租车司机,都让她倍感温暖,“一位出租车司机一直说特别喜欢中国,语言不通就用翻译软件与我们沟通,特别真诚可爱。”
另一边,春节假期,前往泰国南部普吉岛游玩的韩瞳一家人,则在岛上丰富资源的围绕下,玩得意犹未尽。“这里野生动物很多,孩子们不仅近距离接触到各种动物,还有很多丛林游乐项目。”据介绍,韩瞳一行人在6天的普吉岛行程中,住进了一家原生态酒店,“这里的海水清澈,不需要浮潜就能看到海生物。”虽然游玩环境不错,但韩瞳还是感受到岛上度假村的没落,“几年前因工作原因也来过普吉岛几次,这三年确实凋零不少,游客少了,很难不没落。”
对于泰国群众的热情,韩瞳和龙少一样感同身受。据他们回忆,一行人在逛当地的海鲜市场时,被泰国商贩用中文热情接待,“虽然发音有些蹩脚,但能听出诸如‘兄弟’‘老铁’等网络用语。”不过,韩瞳在回忆时,还是忍不住“心酸”,“对我们来说,这些网络用语现在已经‘过时’,但也能看出,他们真的等了中国游客三年时间。”
不满足常规旅游线路,导游地接须更新知识储备
这个春节,在曼谷生活工作的金婉钰感受到了三年来前所未有的忙碌。2015年,从澳洲留学归国后的她接触了支教志愿者的公益项目,先后前往老挝、斯里兰卡、泰国清迈及普吉岛等国家和地区。最终,在2016年选择“常驻”曼谷,做起了一名中文老师。2018年前后,金婉钰在某旅行平台注册成为一名泰国向导,主要在清迈和曼谷接待游客。“疫情前,泰国旅游业很红火,到处都是中国游客,热闹非凡。”
金婉钰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疫情以来,来自中国的自由行客人“不见了”,只有极少数的商务客。“此前,泰国旅游业的很大比例都是靠中国游客撑起的,疫情期间当地很多景点都关闭了,大批从业人员失业,泰国旅游业一片萧条。”据她介绍,身边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向导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选择回国。“我从2020年开始又当起了老师。”
出境游政策放开之后的一个月,赴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呈现爆发式增长。近期重回旅游业的金婉钰惊喜又意外,惊喜的是旅游业终于迎来了复苏,意外的是中国游客的要求比三年前更高了。“现在很多游客已经不满足于三年前那些常规的泰国游线路,如果向导不将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升级,很容易被换掉。”
截至目前,金婉钰已经接待了三批游客。她表示,比起三年前,现在游客的玩法更加多元化了。“以前来玩的游客基本都选择包一辆商务车,再聘请一位当地司机;而现在,很多年轻游客更愿意自己租摩托车,或是骑自行车。”金婉钰认为,花更少的钱来体验异国生活,是一种很棒的生活方式。
购买泰国旅游产品的人数同比增长了10倍
资料显示,中国一直是泰国旅游业重要客源地。疫情暴发前,泰国一年接待约4000万外国游客,其中中国游客占比近三分之一。另据统计数据显示,各项政策优化后的一个月,中国赴泰国旅游落地签证申请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倍,购买泰国旅游产品的人数同比增长了10倍。泰国卫生部、旅游与体育部等多部门表示,中国游客正逐渐回归。
此外,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旅行社后了解到,近期团队出境线路中,泰国最为“火爆”。3月前出发至泰国清迈、曼谷、普吉等地报价多在5000至6000元/人,每团人数在25-30人左右。
泰国旅游局上海办事处处长罗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赴泰航班的陆续复航,泰国机场预计,2023年约有700万至1000万中国游客落地曼谷机场。就入境手续方面,泰国一直是比较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一直以来在不断完善游客入境的便利度,目前还是有很多游客选择落地签。“现在泰国不需要核酸证明也不需要疫苗证明即可入境,但是要求所有入境客人提供价值一万美元的新冠保险证明。”罗兰说道。
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育塔萨则表示,2023年是泰国旅游年,全球游客人数预期将达到2500万人次,中国是重要客源国。“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游有序恢复,中国游客回归将助力泰国旅游业加快复苏,促进泰国经济增长。”
在金婉钰看来,2019年仿佛就在昨天。“那一年,我的父母来清迈度假,我带他们去了很多有特色的餐馆。这个城市不算大,因此每家餐厅都能看到不同肤色的游客来用餐。如今,一切都好起来了,过去美好的图景终将再次浮现在人们眼前。”
本版采写/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于梦儿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祁连打造山地运动特色旅游区 冀成甘青大环线打卡点
- 四省市高校外籍师生走进四川自贡:感受“恐龙之乡”“中国灯城”魅力
- 海外网评:推动亚太合作再出发
- 国际识局:10年来最大规模!英国50万人因薪资问题举行大罢工
- 中国成品油价迎年内“第八涨”
- “东北大炕”热度持续上升 今年在东北还将有哪些新场景、新体验?
- 上调经济增速预期,不加息的美联储在考虑什么?
- 祁连山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庆祝成立70周年
- 山西借“进博会”展形象、释放引力、扩大“朋友圈”
- 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避暑游激活“夏日经济”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敦促加方正确看待中方正常开展的北极活动
- 上海直面孩子身心健康 呼吁关注家庭防控近视
- 代餐食品质量良莠不齐 专家建议出台国家标准
- 首届全国白化茶产业大会将在湖北省咸丰县举行
-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开幕 展示科技创新趋势
- 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首次向老挝出口氯化镁
- 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任天津音乐学院院长
- 治理变“智理” 制造变“智造”
- 白俄罗斯代表团来渝经贸洽谈 推进多领域深层次合作
- 身在海外除夕夜观看春晚倍感温暖亲切
- 热门推荐
-
- 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今天在郑州开幕 赛期共计6天
- 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期待与韩方一道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 专家: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低龄化趋势,但病情没有明显加重
- 安利发布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 承诺2038年实现企业碳中和
- 斗鱼持续严打低俗色情内容,8月永久封禁133个违规直播间
- 河姆渡文明发源地的农业盛宴:3600余种农产品亮相
- “中国影视节目俄罗斯青少年配音大赛”在莫斯科举行
- 英媒:七国集团停止讨论彻底没收俄罗斯资产问题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毛冠鹿现身青海省班玛县
- 中国国家版本馆——保藏传承中华文化种子
- 击败“中年发福”的诀窍
- 安徽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 产业基础更实、消费需求更旺 冰雪经济增长空间广阔
- 把美景留给行人:杭州部分道路再次开启“落叶不扫”模式
- 重49克的素纱单衣是怎么“炼”成的
- 中国婴幼儿“口粮”新规:禁含“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等模糊信息
- 榫卯,何以能撑起广厦千万间?
- 云南“严管”地下水 明确实行取水许可制
- 联合国报告谴责美国警察和司法部门普遍存在系统性种族主义问题
- 11月8日央行开展12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