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游火爆!预计将有千万中国游客落地曼谷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李月如愿以偿地在曼谷街头闲逛、徜徉于芭堤雅的海边风光。这是她和室友“迟到”了两年的毕业旅行。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试点名单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总计20个国家。
随着相关政策的颁布,今年春节期间出境旅游的热度持续上涨,尤其是以东南亚国家为目的地的出境游,表现颇为抢眼。据旅游机构数据显示,1月8日的出入境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628%,创下了2020年3月以来的纪录。目前中国出境游客中,前往泰国的几乎占到一半,东南亚旅游市场迎来了“复苏”。
重返泰国感受热情,曼谷更繁华普吉略没落
旅游博主龙少,在疫情暴发前足迹就已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他看来,出境游重启,对他及行业而言都是一种激励。“去年12月底,国家宣布优化出入境措施时,我的心就在 ‘蠢蠢欲动’。现在终于可以‘圆梦’了。”政策优化升级后,龙少用了半个月来制定“一程游历30国”的复杂计划,泰国是他此行的第一站。再次回到多年前游玩过的城市时,龙少有不同的感触。“曼谷肉眼可见地繁华起来,城市耸立起更高的建筑,也有了更大的地标商场,泰国民众对中国游客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友好。”不过,他也表示,泰国旅游业突然井喷,导致部分行业的接待能力尚未调整好。“据我所知,曼谷很多一线酒店,一周有四五天,房间都已售罄。”
第一次到泰国旅游的李月也深刻感受到了泰国群众的热情。“在郑王庙前租服装时,尽管只需30元人民币,但老板依旧热情地帮忙介绍和服务试穿,为我搭配出满意的造型。”李月回忆,旅行途中,无论是酒店前台还是出租车司机,都让她倍感温暖,“一位出租车司机一直说特别喜欢中国,语言不通就用翻译软件与我们沟通,特别真诚可爱。”
另一边,春节假期,前往泰国南部普吉岛游玩的韩瞳一家人,则在岛上丰富资源的围绕下,玩得意犹未尽。“这里野生动物很多,孩子们不仅近距离接触到各种动物,还有很多丛林游乐项目。”据介绍,韩瞳一行人在6天的普吉岛行程中,住进了一家原生态酒店,“这里的海水清澈,不需要浮潜就能看到海生物。”虽然游玩环境不错,但韩瞳还是感受到岛上度假村的没落,“几年前因工作原因也来过普吉岛几次,这三年确实凋零不少,游客少了,很难不没落。”
对于泰国群众的热情,韩瞳和龙少一样感同身受。据他们回忆,一行人在逛当地的海鲜市场时,被泰国商贩用中文热情接待,“虽然发音有些蹩脚,但能听出诸如‘兄弟’‘老铁’等网络用语。”不过,韩瞳在回忆时,还是忍不住“心酸”,“对我们来说,这些网络用语现在已经‘过时’,但也能看出,他们真的等了中国游客三年时间。”
不满足常规旅游线路,导游地接须更新知识储备
这个春节,在曼谷生活工作的金婉钰感受到了三年来前所未有的忙碌。2015年,从澳洲留学归国后的她接触了支教志愿者的公益项目,先后前往老挝、斯里兰卡、泰国清迈及普吉岛等国家和地区。最终,在2016年选择“常驻”曼谷,做起了一名中文老师。2018年前后,金婉钰在某旅行平台注册成为一名泰国向导,主要在清迈和曼谷接待游客。“疫情前,泰国旅游业很红火,到处都是中国游客,热闹非凡。”
金婉钰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疫情以来,来自中国的自由行客人“不见了”,只有极少数的商务客。“此前,泰国旅游业的很大比例都是靠中国游客撑起的,疫情期间当地很多景点都关闭了,大批从业人员失业,泰国旅游业一片萧条。”据她介绍,身边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向导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选择回国。“我从2020年开始又当起了老师。”
出境游政策放开之后的一个月,赴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呈现爆发式增长。近期重回旅游业的金婉钰惊喜又意外,惊喜的是旅游业终于迎来了复苏,意外的是中国游客的要求比三年前更高了。“现在很多游客已经不满足于三年前那些常规的泰国游线路,如果向导不将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升级,很容易被换掉。”
截至目前,金婉钰已经接待了三批游客。她表示,比起三年前,现在游客的玩法更加多元化了。“以前来玩的游客基本都选择包一辆商务车,再聘请一位当地司机;而现在,很多年轻游客更愿意自己租摩托车,或是骑自行车。”金婉钰认为,花更少的钱来体验异国生活,是一种很棒的生活方式。
购买泰国旅游产品的人数同比增长了10倍
资料显示,中国一直是泰国旅游业重要客源地。疫情暴发前,泰国一年接待约4000万外国游客,其中中国游客占比近三分之一。另据统计数据显示,各项政策优化后的一个月,中国赴泰国旅游落地签证申请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倍,购买泰国旅游产品的人数同比增长了10倍。泰国卫生部、旅游与体育部等多部门表示,中国游客正逐渐回归。
此外,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旅行社后了解到,近期团队出境线路中,泰国最为“火爆”。3月前出发至泰国清迈、曼谷、普吉等地报价多在5000至6000元/人,每团人数在25-30人左右。
泰国旅游局上海办事处处长罗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赴泰航班的陆续复航,泰国机场预计,2023年约有700万至1000万中国游客落地曼谷机场。就入境手续方面,泰国一直是比较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一直以来在不断完善游客入境的便利度,目前还是有很多游客选择落地签。“现在泰国不需要核酸证明也不需要疫苗证明即可入境,但是要求所有入境客人提供价值一万美元的新冠保险证明。”罗兰说道。
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育塔萨则表示,2023年是泰国旅游年,全球游客人数预期将达到2500万人次,中国是重要客源国。“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游有序恢复,中国游客回归将助力泰国旅游业加快复苏,促进泰国经济增长。”
在金婉钰看来,2019年仿佛就在昨天。“那一年,我的父母来清迈度假,我带他们去了很多有特色的餐馆。这个城市不算大,因此每家餐厅都能看到不同肤色的游客来用餐。如今,一切都好起来了,过去美好的图景终将再次浮现在人们眼前。”
本版采写/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于梦儿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哈萨克斯坦国家人工智能平台将于2024年启动建设
- (乡村行·看振兴)从“人养鹮”到“鹮养人”:“朱鹮之乡”绿色存量释放经济增量
- 南木林县“暖冬臻礼 乐享湘巴” 冬游西藏生态文旅体验周活动启幕
- 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
-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翦伯赞》长沙首映
- 澳大利亚前外交官:APEC为地区发展作出贡献 中澳发挥重要作用
- 专家:偏头痛可致患者失能 积极科学干预提升生活质量
- 西藏藏医院推动古籍文献整理研究、出版利用
- 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在山东潍坊举行
- 江西余干:以鸟为媒走出生态致富路
- 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扩大我国税收协定网络至114个国家和地区
- 这条短片在海外热播:什么是北京中轴线?
- 新疆2024年破获经济犯罪案件3000余起
- 喜事登报,定格的浪漫遇上时尚的社交
- 强对流蓝色预警: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 广西深化与越南经贸合作 打造跨境沿边经济带
- 昆仑万维2023上半年营收24.3亿 大模型商业化落地
- 能对抗多种流感病毒的通用疫苗来了?
- 海南举办“土地超市”推介会 “货品”由“地块”拓展至“海块”
- 台风“贝碧嘉”扰中秋 福建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 热门推荐
-
- 山西开通首条全货机定期国际货运航线
- 福暖中国|广西城市管理者春节“不打烊” 守护城市秩序
- 乌克兰农业政策与粮食部长提交辞呈
- “荔乡”广东茂名举办“520·我爱荔”集体婚礼
- 太原机场新航季期间预计执行90条航线
- “期待更多的人们感受到哈尼族服饰的绚丽多彩”
- 宝成铁路等三条重要铁路线路启动大修集中修
- 一架小型飞机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坠毁致5人遇难
- “人才夜市”聚人气 就业服务暖人心
- 56家企业科研院所及协会组织齐聚佳木斯 现场签约337.15亿元
- 让冬闲变冬忙 湖南东安秋冬种拓宽增收路
- 日本九州岛附近发生强震 暂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 “桂中粮仓”早稻开镰 机械化作业助丰收
- 中国首部大型高原医学系列专业丛书问世 逾700万字
- 自然资源部:加快“未批已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
- 中国政府决定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紧急援助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在沪落幕
- 下活长江经济带发展一盘棋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甘肃:连续7个季度经济增速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 (投资中国)澳洲会计师公会: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