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最隐秘的暗门”现身
本报记者 韩梅
近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玉坤团队宣布,河北省秦皇岛市明长城段发现一处突门实物遗存。作为长城暗门家族中最隐秘的一员,突门生动地传承着中国古代长城建筑、军事以及文化智慧。
首次构建暗门“家族图谱”
“近几年,我们在明长城全线调研中首次构建了暗门的‘家族图谱’,并发现了其中最隐秘的类型——突门。”团队成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哲介绍,发现突门的长城段位于秦皇岛附近,是2000多年前史书有关突门记载的首次实物发现。
突门作为一种古代防御设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类似设施的记载,《墨子·备突》篇中对突门做了专门的著述,暗门(突门)“藏于九地之下为暗,动于九天之上为突”。此后,唐、宋、明,甚至清代学者都有记述,但现代相关研究论文却寥寥无几,一直没有发现对应的实物。突门是所有暗门中最为秘密的出口,外面用一层砖砌上,从外面看和城墙一样,让敌人无法分辨。突门没有被击破的时候,完全是隐蔽状态,打仗时一旦需要出兵制敌,里面的士兵可以迅速击碎表层墙,就跟鸡蛋破壳一样,士兵破墙而出,侧面夹击敌人,甚至可以把火炮从突门推出来击退敌人。
已确认明长城有220处暗门遗存
长城的门洞就其规模而言,可以分为三类,其中较大型的是“关”,属于古代连通塞外与内地的重要地理门户,一般设有重兵屯集防守,如居庸关、黄崖关等;中等是“口”(边口),如慕田峪口、张家口等;最小的即为“暗门”。所谓“暗门”,顾名思义,就是伪装隐藏起来、不公开的门。其所以设置乃是攻防需要。“由于历史的原因,长城上的暗门遗存较少,且散落暗处,不为人知,甚至被忽视和误解。”李哲说。
团队2003年启动对长城的研究,2004年起开始将无人机低空信息采集技术应用其中。2018年年底启动长城全线实景三维图像采集工程。4年多来,跨越10省区对明长城全线进行无盲区数字化测绘,用无人机拍摄的200余万张照片,制作完成平均厘米级精准的三维数据库,终于将明长城内外构造清晰明了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暗门洞口一般宽0.6至1.6米,高1.5至2.5米,其中最窄的仅容单人、最宽的可通马匹对行;从结构上,暗门可分为石或木质过梁式和砖或石质拱券式。
时至今日,暗门实物遗存已甄别130余处,其中绝大多数为砖石遗址,集中分布于京津冀晋的蓟镇、真保镇、宣府镇、大同镇等区段。陕甘宁青明长城因夯土结构不易保存,目前仅发现2处暗门;此外依靠古代舆图整理出西部段41处暗门。许多暗门没有专属名称及门匾装饰,在已确认的220处暗门遗存中约一半属于此类。
封锁下的隐秘通道
“长城暗门(突门)的发现和挖掘,说明长城除了作为防御入侵的‘边墙’,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封锁下的隐秘通道,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深厚博大的规划思想,突门的发现和挖掘使得墨子时代的军事智慧有了实物传承。”张玉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暗门为人们开启了积极防御的新认知,打破了以往视长城为保守、封闭性象征的认识局限。”张玉坤说,沿着长城广泛分布、功能丰富、式样完备的暗门家族及其背后的巧思设计表明,即使是在宏大繁巨的军事工程体系建设中,古代中国人仍然执着于对政治局势、战争规律、防卫环境的细致把握,并将其贯彻于精密的工程设计之中,展现出惊人的统筹能力和严谨的实干精神。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长城文化景观资源的挖掘与阐释、利用的深度与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团队对暗门功能、类型、分布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原真性解读长城各类设施及整个防御体系的建设意图和运作机制,从整体视角撬动一系列新的遗址价值认知,引领长城文化景观资源的深度挖掘。
暗门看似细枝末节,但却能够牵引出多层次的长城历史认知。这说明无论是长城文保管理还是文化园建设,应保持对遗址细节的敬畏,立足于对长城遗存进行全面系统观察研究。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两名国际青年的瓷都之约:小瓷盘上的文化“拼图”
- 满洲里公路口岸今年进出境货运车辆突破10万辆次
- 春节假期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车客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
- 综述:东盟峰会开幕在即 “经济”话题持续升温
- (新春走基层)浙江横店景区春节热度创新高 古装NPC引游客“穿越”
- 【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回望2023中国经济②】开放型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十月文学之夜》播出:用阅读体悟文学的力量
-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震区电力逐步恢复
- (新春走基层)山东特色农产品“打包”出海 丰富“国际餐桌”
- 文化交流推动中老文明互鉴
- 杭州成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
- 桂林多部门联合开展水域灾害事故救援综合实战演练
- 江苏镇江公安侦破虚拟币传销案 涉案金额超1亿元
- 中日通航50周年纪念图片展在东京开幕
- 福岛核电站发现大范围放射性核燃料碎片! “排放计划不变”
- 莫斯科再遭无人机袭击 俄总参谋长视察前沿指挥所
- 中外嘉宾齐聚云南楚雄 携手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 湖南零陵小辣椒种出致富大产业
- “咬春”掐豆芽食用有讲究 如意菜如何才“如意”?
- 浙江成立首支政府主导S基金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 热门推荐
-
- 中意艺术家在安徽黄山举办“双个展”
- 尖烽时刻总决赛杭州举行 78所高校团队上演沉浸式商战
- (新春走基层)贵州:龙年首趟免费运送务工人员返岗专列从桐梓出发
- 中国垃圾分类进入智能时代:“扫码”扔垃圾 “绿色账户”积分
- 河南焦作一仓库发生火情 无人员伤亡
- 中国工程院院士:争取2027年数字化制造在全国工业企业基本普及
- “第40届中国陕西·日本京都书画联展”开幕
- 史前人类如何利用鸟类资源?中科院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系列证据
- “恳谈会实打实,我们这趟来得值”
- 厄尔尼诺现象逼近 菲律宾政府承诺确保供水安全
- 南非国防军三周连发三起事故 致12名官兵身亡
- 刚过去的冬天是暖冬还是冷冬?中国气象局回应
- 7月25日将现月掩土星罕见天象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湖口:乡贤引种洛神花 同心走上“致富路”
- 国网四川电力年售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
- 颐和园进入游船季 “5G盒子”开启智慧游船体验
- 外资机构报告:中国经济前景仍稳健,下半年增长有望加速
- 深圳理工大学今年将在粤招收首批本科学生
- 宁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段最大站体承轨层结构浇筑完成
- 安徽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局部将有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