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峰观影来了:春节档热度不减 各大影院人潮汹涌
“错峰观影来了,爆米花铲得胳膊疼”
春节档热度不减,各大影院人潮汹涌“累并开心着”
孔小平
春暖文体消费系列报道②
今年春节档电影很给力,六部影片成色上佳,电影院那叫一个人山人海。昨天傍晚,扬子晚报记者在南京江宁区多家影城看到,影院人潮依旧汹涌,不少人错峰补看电影。万达影城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算少的了,春节期间的爆满真是惊呆了我,毕竟三年没见这场景了,只要影城开门,全时段都挤满了人。我那几天铲爆米花,铲得腰酸胳膊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海报展板能拍全家福
春节期间,电影院都布置得很喜庆,年味十足,有红彤彤的灯笼,还有可爱的兔子灯。另外,今年春节上映6部电影,各影片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给影院送来了很多电影展板和海报,成排摆放,非常壮观,也成了电影院一景。
这些花式展板简直就是“气氛组担当”,有“长着”兔耳朵的“熊出没”充气人偶,还有方便粉丝打卡合影的《无名》人型展板,电影《流浪地球2》《满江红》《交换人生》等展板也都面积巨大,加上它们的电影海报和预告,分布在影院各个展框中。观众只要一进入影院,就立刻被浓烈的过节气氛包围。
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档,看电影回归成为很多家庭富有仪式感的“新年俗”。很多观众等着进场前会先去拍个照,有些家庭还特地拍起了全家福。更有些观众本来只准备看一部的,看到其他电影的展板做得这么精致好看,立马掏出手机又买了票。
不少人“错峰”补春节档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在南京江宁太阳城万达影城发现,不少观众是来错峰补看电影的。市民卢女士和上初中的儿子慢悠悠地赶来,准备看《无名》。卢女士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的电影票跟春运车票似的根本抢不到,走亲访友的间隙,想带儿子看场电影,每次都只剩下边边角角的座位,黄金时间段更是不要想,很多是满场,“春节时我们还来商场吃过饭,电影院门口都挪不动道儿,取票排长队,入场排长队,真是人声鼎沸得很。”
这些天是上班日,她调休在家,倒是跟儿子好好享受了一下略微安静一些的观影环境,刚把《流浪地球2》《满江红》看了。
“今年的电影真好呀,儿子看完《流浪地球2》,回去自己琢磨查了不少资料,想弄清楚一些科学概念,还翻出了《流浪地球1》《星际穿越》《火星救援》这几部科幻片来复习。”卢女士告诉记者,《满江红》的故事,他稍有些陌生,回家也做功课了,查看岳飞的故事后还是很难过的,感到悲壮。
于是卢女士做完电影《无名》功课后决定再带儿子看这部,让他感受隐蔽战线上地下工作者的付出和牺牲,也是不错的爱国教育。
另一位观众王先生是来看《流浪地球2》的,他说,第一部《流浪地球》上映时,自己就很喜欢,查了《流浪地球2》的资料和时长,他决定晚一些来看,170多分钟,一定要静静地享受,对宇宙级高速公路“太空电梯”穿越天际非常期待,首次展现的月球发动机也让他觉得想象力十足。
工作人员:加班也高兴
影院人士面对这回归的热闹也是感慨万千,幸福蓝海国际影城荔枝广场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7个影厅每天排片40多场次,几乎场场满,甚至还加开了在三楼的首家大剧院影厅,有五百多个座位供观众选择。
影院经理们对这个春节档的成绩也非常满意,观众们愿意走进影院,就是迎来春天的希望,“看到影院大厅恢复了曾经的熙熙攘攘,虽然加班也很高兴。”
记者了解到,很多影城还进行了票价优惠补贴,也激发了观众的观影热情,“今年平均票价较往年便宜5—7元,我们影院还推出早晚场特惠,观众花20多元就能看一场大片。”万达影城南京仙林万达茂店经理张骏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影城12个影厅每天排片80多场,从早上7点多到次日凌晨4点多一直有影片放映,可接待7000多人,黄金场次的上座率接近80%。
特别观察
《熊出没9》票房第3 说明家庭观众回归
“《熊出没9》的票房能挤进春节档前三名,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观众拖家带口地回来了。”一位影城人士告诉记者,当她看到,不少亲子家庭一起来看《熊出没9》的时候,就感觉今年票房不会差,家长敢带孩子出来娱乐休闲,一定程度上说明疫情的影响在减少,兔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或将正式摆脱三年疫情的影响而回到正轨了。
不少业内人士感慨地告诉记者,2022年电影行业可是被国务院列为22个特困行业之一的啊,但这个春节档,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影片质量也高,每一部单拿出来都“很能打”,老中青三代人才聚集,说明这几年来,创作人才一直在一线坚持,没有流失,为观众回归影院也再添信心。他们也表示,自己好在坚守下来了,希望春节档这坚挺的票房走势是开了一个好头,期待兔年还会有更多的佳作出现,带领电影市场快速回暖,繁荣发展。
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江苏这个票房大省依然“开门红”
再用数据来说话,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1月27日)票房67.34亿,超过2022年春节档60.4亿元的总成绩,成为中国影史春节档总票房第二,总观影人次达1.29亿,总场次265.37万。其中,江苏省连续第3年夺得春节档省份票房冠军。
据江苏省电影局初步统计,兔年春节档,江苏全省总票房7.17亿元,全国占比10.6%;观影总人次1346万,全国占比10.4%,双双位居全国第一!同时江苏也是全国唯一在票房、人次均突破10%的省份。
其中,春节档江苏全省票房前三影片为:《满江红》票房2.8亿元;《流浪地球2》票房2.4亿元;《熊出没·伴我“熊芯”》票房7050万元。
江苏全省票房前三城市为:苏州 1.1亿元;南京9824万元;无锡6964万元。江苏全省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城市票房66强。其中,苏州居全国第7,南京全国第12,无锡全国第17。
纵观最近三年春节档, 2021年江苏凭借11.1%的票房占比,票房居全国第一;2022年票房和观影人次双双取得全国第一;2023年,票房和观影人次再次双双登顶,进一步确立了“票房大省”的优势,这也是高质量发展新开局,打响了经济整体好转第一枪。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增76人!日本疑因小林制药保健品死亡人数再上升
- 【寻味中华丨名楼】滕王阁:千年屡毁屡建 文脉绵延不绝
- 缓解返程航班紧张 国家民航局已同意增加海南运力
- “抗幽”牙膏忽悠大爷大妈:制造噱头卖高价 明知禁令仍代工
- 《江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将施行:鄱阳湖湿地区域禁止围湖造地
- 世卫组织公布首个获预认证的结核病诊断检测方法
- 国际博物馆馆长对话青年 共“绘”博物馆未来
- 广西防指派工作组指导防汛工作 目前防汛形势整体平稳
- 琴声悠扬、风月无边,用扬琴连接中国与世界
- 日本石川县7.6级地震将引发海啸 浪高为5米
- 黎真主党:以军试图将联合国维和部队当做人盾
- 经济专家称美债违约或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 美智库这份报告,揭开“印太经济框架”无法回避的真相——
- 面对面丨梅大高速上的逆行者:后怕但不后悔
- 春运首日 拉萨贡嘎国际机场预计保障进出港旅客达1.6万人次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 明年或放缓降息步伐
- 肯尼亚举办首届春节庙会 共庆新春佳节
- Paxlovid仿制药猜想
- 25年悉心照料瘫痪丈夫 江西一农妇柔弱双肩撑起一个家
- 12月10日央行开展141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热门推荐
-
- 江苏启动淮北地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多座水库开闸泄洪
- 中国首次出口阿根廷新能源轻轨列车顺利抵达
- 官方:正在研究制定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的政策文件
- (身边的变化)《十五的月亮》原创地 一个民兵跨越甲子的“编外”坚守
- 北京市2024年艺术类统考合格分数线公布
- 本世纪末地表水污染或影响55亿人
- 国产影片“本土梦”何以更美?
- 山西大同:“以旧换新”激发汽车消费热潮
- 2023年召回与儿童青少年近视相关的本册类产品65万余件
- 1-7月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 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新疆兵团给我的感受非常深刻”
- 海南自贸港加快核心政策落地 打造开放“最前沿”
- 甲午沉舰“靖远”出水文物焕新 今年开展“来远”舰考古
- 阿根廷总统米莱:取消90%国家税收
- 边国光:用车轮传递“拉萨温度”
- “品质至上·共赢未来”瑞幸咖啡合作伙伴大会举行 打造全球高品质供应链
- 云南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
- 杨永恒:经济增长是过去10年中国人类发展水平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 7月23日央行开展267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强飑线“横扫”广东 多地遭遇强对流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