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市民在公共场所口罩摘不得
编者按: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而科学认识病毒,则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整体战、阻击战、歼灭战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对奥密克戎BF.7变异株的致病力、传播力的认知,强化人们正确的防护意识,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采访了相关医疗和法律专家,从正确防控的细节做法、社会面检测、防控中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当前,首都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关键时期。本轮疫情中,奥密克戎BF.7为主要流行毒株,其免疫逃逸能力强、传播速度快。面对当前国内奥密克戎家族中传播力最强的新冠变异株,市民去医院就诊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定点医院如何开展院感防控和救治?11月28日,针对广大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北京地坛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主任医师卢联合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细致解答。
专家提醒,市民前往医院就诊时应当佩戴N95、KN95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建议错峰就医。在完善医疗服务保障方面,本市要求指定临床专科齐全、综合救治能力强的医院作为本区涉疫风险人员救治定点医院和定点发热门诊,不少区属医院正在开展相关工作,地坛医院也派出专人,帮助做好院感防控、患者救治等工作。卢联合还提醒方舱医院内的感染者,为保护方舱内的工作人员,同时避免变异新冠病毒传播风险,建议仍要正确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在公共场所摘口罩一会儿行吗?
不按标准戴口罩风险会大增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市民若出现身体不适要去医院就诊,应注意哪些细节?老年患者、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去医院就医时如何避免感染?在发热门诊要注意什么?卢联合根据不同情况给出了中肯建议:如果是一些普通的不适状况,不一定非得去大医院,可就近到社区门诊就诊,或联系社区医生进行咨询和处理。进医院就诊时,尤其是老年人、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建议错峰就诊,避开人多的时间段,同时佩戴N95或KN95口罩,不具备的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院内,触摸电梯、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后一定要做手卫生,尽量避免用手揉眼睛、抠鼻子,尽可能缩短在院时间,就诊结束后如需等待检查结果,建议离开医院,或到人少的地方等待,有结果时再回医院。
卢联合透露,从目前感染者的情况看,大部分感染者都是在人多的地方没有做好防护。一些小细节就是漏洞,比如口罩戴的时间长了,难受了,就拽下来一会儿。“就是这些微小的错误都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只要与人接触,不管是任何情况,都要戴上口罩。”卢联合说,只要没有按照标准去佩戴口罩,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医护人员包括护工怎样防院感?
专设“院感专盯”监督防护工作
卢联合介绍,北京地坛医院作为本市市级定点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严密防控院感。
首先是人员培训,进入应急区的人员必须熟悉其中的环境、工作流程、防护装备使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都经过严格的标准化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进入新冠病区工作。医院还专门采用口罩气密性测试仪,为每个进入病区的医护人员测试口罩的适合性,确保防护口罩的绝对安全。病区还制定了一系列院感防控制度,并下发到进入病房的每一个员工手中,上至领导、下到医废处理人员,所有人都要熟悉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院内还设置了专职岗位——“院感专盯”,由经过严格培训且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紧盯每一个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做好防护。离开污染区脱卸防护装备时,“院感专盯”也会全程监督、及时提醒,一旦发现有暴露风险,会立即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整体环境的安全。
方舱内感染者是否需要戴口罩?
戴好口罩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保护
为了帮助完善区域定点医院的院感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卢联合介绍,地坛医院负责给相应的医院在建设定点医院时给予支持,从院感防控、医疗救治到后勤保障,派出专门的工作人员去指导,“力争让这些医院,哪怕是新建的医院,达到跟地坛医院同样的院感防控水平,避免出现院感事件”。
此外,卢联合还强调:“无论是方舱还是区级定点医院,会完全按照传染病医院的要求来设计,整体流程没有问题,只是可能环境不适合医护人员长期在其中工作,这也有相应的解决对策,比如增加换班频率、减少医护人员在其中的工作时长。”
方舱内同为感染者,是否还有必要戴口罩?卢联合提醒,为保护方舱内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可能的变异毒株的感染,建议在方舱里的感染者正确戴好口罩、做好防护,这对他人和自己都是很好的保护。卢联合也表示,虽然建议佩戴口罩,但不必绝对化,不意味着一天要佩戴24小时,比如睡觉或感到憋气时不必坚持佩戴,应以患者自身的安全第一。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东部明起将现大范围降水过程 东北多地最低温或降至冰点
- 外媒:最后一批德军从尼日尔撤出
- “北京高技能人才服务团”走进河北送服务
-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2024年9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 2023年法网:德约科维奇鏖战超3小时战胜对手晋级16强
- 四川雅江“12·9”森林火情明火已扑灭 无人员伤亡
- 滑雪带火“旅游+”
- 这一年,中国文化在全球“出海”又“出彩”
- 接种疫苗是防控百日咳最有效措施
- 还在考前“大补”?父母后勤保障要“避雷”
- 漫评|中欧班列: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 福建泉州结束“三停一休”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交通强国指数首次发布 过去12年我国进步最快
- 墨西哥外商赴浙江台州采购:合作促共赢
- (第六届进博会)点亮更少数的希望 进博会助力多款罕见病药走进中国
- 屡遭威胁 美共和党总统竞选人黑利申请特勤局保护
- 成达万高铁铜钵河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
- 阔别十年再临国家大剧院 美国芭蕾舞剧院将连演五场《吉赛尔》
- 专访大山: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找共鸣
- 以上合组织传统医学论坛为契机 江西赣江新区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 热门推荐
-
- 伊朗与沙特预计“数天内”互开使馆
- 交通运输部:小型客车元旦通行收费公路正常收费
- 2024年绿美广东竞风华大型主题活动启动
- 中新真探:静脉曲张袜能替代“光腿神器”?
- 超半数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如何打破“越减越肥”怪圈?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护山林无恙,守一方平安
- 在比利时出生的这“三小只”即将回国→
- 中秋假期短途游火爆 热门目的地火车票机票紧俏
- 首尔举行“汉江发呆大赛”
- 移动云为苏州企业数智转型发力
- 假枇杷干频现电商店铺,随机购买5款仅2款为真
- (第20届东博会)中国—东盟加强物流合作 推动高水平共建陆海新通道
- 日本能登半岛地震已致110人死亡
- 叫停学龄前教育APP不只是配合“双减”
- 外媒:英国威尔士将迎来首位女性首席大臣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烟火日常里,游出最威风最华丽的龙
- 澳大利亚达尔文举办首届国际龙舟节
- 中国新疆第十五届“天莱香牛杯”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鸣枪开赛
- 草原上的“守护者”:多治一只羊,牧民生活就多一份保障
- 国家发改委:北京“大城市病”问题将进一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