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没有围墙”的智力密集型园区 西安老城区如何借科创之力焕新生?
中新网西安6月18日电 (记者 张一辰)在中国很多城市,老城区往往是经济发展成熟度较高的区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发展空间受限、传统产业发展停滞、社会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逐渐出现。城市的“有机更新”如何在创新与传承之间觅得平衡发展之路,成为留给当地政府的一道思考题。
为此,记者近日走进位于西安市核心城区的碑林区一探究竟,了解其如何发挥科教资源集聚、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利用传统街区、旧厂房、老校区、低效楼宇等空间,打造新产业、新体验、新场景,实现老城“活力再造”。
在位于西安闹市区的友谊路,沿路四千余棵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已经伫立数十年。如今,这条路也是国家试点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的主轴线,沿线高校林立,科研机构达百余家,莘莘学子由此启航,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从古城深处不断萌发。
漫步此间,“硬科技”元素在街区随处可见。“西工大——光机所”核心示范段临街展厅、口袋公园吸引市民驻足;延伸线上的西安创新设计中心,经过改造提升的多功能共享休闲区投入使用,咖啡吧、读书角、户外露台、机器人展台、洽谈区等为企业搭建了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交流的平台。
从“一条路”到“一个街区”,从一片区域到一个生态圈,以“友谊路轴线”为核心,打造出一个没有围墙的智力密集型园区。“微改造”“微运营”“微开发”的可持续、市场化模式在此间上演,成为探索未来宜居城市新路径、推动城市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围绕打造“没有围墙的科技产业园”目标,碑林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制定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规划,范围面积约10.47平方公里,旨在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以硬科技塑造现代化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青年科技人才高质量创业就业、探索未来宜居城市新路径、推动城市街区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区别于以往以大规模拆除、增建、搬迁为主的“大拆大建”式更新,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围绕从“拆改留”到“留改拆”的更新策略,通过“修旧如旧”“换装新貌”“微更新新旧结合”等阶段性更新,实现多方向有机探索。
西安碑林区官方表示,以“工作—生活—学习—休闲”为一体的创新生活圈图景在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的推进建设中铺展开来,“大学创新、科技创业、产城融合”的创新发展新格局也正在形成。该区还将建设高能级平台、吸引高效益项目、培育高产值企业,打造业态集中、要素集聚、空间集约的楼宇经济,促进中心城区转型升级。(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数据交易所着力推动长三角数据交易合作
- 浙江共富路上的“生力军” 助力武义高质量发展
- 国家能源局: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9%
- 众议院选举失利后,日本首相发声
-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新记录物种毛杓兰
- 大型话剧《北上》浙江杭州首演 展现运河儿女精神图腾
- 转基因香蕉首次获准种植
- 第十四届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 中国国际西餐文化节在哈尔滨开幕
- 西方古老乐器演绎东方婉约词 跨文化碰撞出绚丽火花
- “中国可能比美国拥有更多选择”
- 蚂蚁集团CTO:让AI“人人可得”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
- 保险的“巨灾”难题
- 通讯:在“世界小米之乡”谈生意的台商
- 首批45项网络数字版本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
- 经常流鼻涕就是鼻炎?专家:当心脑脊液鼻漏
- 高端乡村民宿消费火热 受90后热捧
- 东阳市首家“送药上山进岛便民服务点”成立
- 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去世 终年88岁
- 中国内地异宠医疗服务渐兴:商机大亦待规范
- 热门推荐
-
- 重庆直飞首尔航线加密至每天2班
- ID.7 VIZZION牵手“某某某”组合 有实力终会被看见
- 探访“院士之乡”宁波:“串珠成链”弘扬科学家精神
- 国际锐评丨“先开枪,再开口”美国陷入了怎样的怪圈?
- 近200名海内外高校青年齐聚安吉余村 共商绿色低碳发展
- 山东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 让本土产品“组团出海”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到任拜会日中协会会长野田毅
- 津青两地深化交流 青海卫健工作者赴天津观摩交流
- 八达岭夜长城“五一”起常态化开放
- 2022年中国人均快递使用量为78.3件
- “全场景化”成家电行业未来海信何以脱颖而出?
- 上海出台《指引》优化线上服务操作 让车险理赔高效、便捷、透明
- 近五年粤企在川新增实际投资超9300亿元
- 高校院所去年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突破2000亿元
- 滴滴:中国出行三季度日均3130万单 突破季度峰值
- 江西南昌深化“文旅体”融合 点亮消费新场景
-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大黄山”品牌列车冠名首发
- 日本研究利用传感器和AI减少牛打嗝排放甲烷
- 苏东坡文化旅游节于浙江杭州启幕 主题游线及菜肴同步亮相
- 90后李小姣办学13年 探索服务孤独症患者生命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