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一件事 耄耋老人复活古曲延续经典
中新网绍兴11月20日电 题:一辈子一件事 耄耋老人复活古曲延续经典
作者 项菁 钟靓
斗鼓、彭鼓、鱼板、双星、扑钹、叫锣……一支平均年龄72岁的新昌十番表演团队时常带着古典乐器,活跃在浙江绍兴新昌县大小舞台上,古曲复演、曲调悠扬。
新昌十番在当地流传了近200年历史,原属宫廷音乐,系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该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2岁的石菊林坚守初心,60余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传承经典。
石菊林出生于新昌县沃洲湖畔黄坛村的十番世家,祖辈四代专注十番演奏。14岁,他师从叔父学洞箫,跟父亲学二胡、口琴等。到了高中,得益于班主任是音乐教师,石菊林便系统地学习了乐理知识。
直到1960年,石菊林正式加入当地的黄坛十番班,任三弦乐手,并将工尺谱改写成简谱进行训练。彼时,村组建农村文化俱乐部、文艺宣传队等,他都担纲重任。为传承十番,石菊林还自学电子打谱技术,几易其稿,成功修订《新昌十番》总谱及分谱。
传承十番并非易事。1972年前后,由于兴建新昌县长诏水库,库区启动移民工程,十番队员星散四方,不少老艺人离世,古曲濒临失传。
“这是我们村的文化遗产,千万不能失传。”接受采访时,石菊林回忆起当时的心声。
21世纪后,石菊林个人出资出力,置办和制作乐器、道具,并广招学徒。据其介绍,当时发动尚健在的八位老艺人以及老艺人后代,建起一支由老、中、青相结合的十番演奏队。
“我组建队伍的时候,大家的子女们也无条件参与进来。大家都觉得,传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提高传统技艺,石菊林还“开门迎客”,将自己的家变成定期练习的场所,同时积极组织大家在县城公园、社区、农村舞台演出,使十番的受众面越来越广。
为了让十番被更多人看到,石菊林还主动修缮乡村办公楼,建立新昌县首家“新昌十番”展馆,展出大量十番相关实物、影音资料等;通过撰写《新昌十番生态现状与保护》《新昌十番演奏技巧浅释》等论文,扩大非遗传承的维度。
“我希望把多年积累下来的资料留给下一代,也算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石菊林说。
经过老艺人的共同努力,在属地政府的支持下,2016年,新昌十番入选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获得一定的政策资金扶持和更多走出去交流的机会。
越来越广阔的舞台,让古老的曲艺不断绽放光彩。除了组建队伍、开展基础性研究,古曲复活也很关键。这些年,石菊林携手队员共同编排了《闹新春》《翻身道情》《闹元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节目,并鼓励50多人参与其中。
古曲《绣球》失传近50年,一直是石菊林心中的遗憾。
据介绍,古曲《绣球》高、中、低声部层次分明,曾经时常出现在传统庙会、民俗节日,是浙东民间一支难得的吹打乐合奏曲。
为复活古曲,近年来,石菊林和队友们不断走访在世的老艺人,研究保存至今的演奏影像资料、收录多首《绣球》曲谱,并制成新的曲谱。2023年,新昌全民文化大比拼开启,石菊林联合队员们一起,通过多次练习和配合,将古曲《绣球》重新搬上舞台。
不仅如此,在2024“非遗薪传”第二届浙江传统音乐暨戏曲音乐新创作品展演活动期间,经过层层选拔,新昌十番携古曲《绣球》脱颖而出。前不久,新昌十番表演队赴宁波参加该展演,拿下优秀展演奖。
新昌十番“重振旗鼓”,也给了石菊林莫大的鼓舞。
“我充满信心,还要把其他古曲也恢复起来。”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石菊林仍然精神抖擞,时常参与和指导年轻队员曲艺演绎。
一辈子,一件事。石菊林坦言,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新昌十番的接班人,“真心希望有责任心、热爱十番的年轻人把灿烂的非遗好好传承下去。”(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18国葡萄酒角逐贺兰山东麓 共产生18个大金奖
- 核酸药物研发加速 学科融合迫在眉睫
- 厄西两国联合摧毁一贩毒组织
-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不在于指数多少而在于必须有一个公平的制度
- 2023年浙江知识产权案件判赔总额超13亿元
- 小珍珠“串”起美丽经济
-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开通 运营里程538公里
- 10岁娃跑马拉松,为何“没那么励志”?
- “少年航天局”系列图书为孩子播下“航天梦”的种子
- 浙江横店将推出文旅新玩法 来清明上河图做个画中人
- 地震灾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中秋美好起源地图》,描绘中国人骨子里的圆满
- (新春走基层)泉州归侨家庭新年做糕忙 匠心传承“南洋味道”
- 商务部:所谓“产能过剩”,过剩的不是产能而是焦虑
- 北京地坛庙会抢先看:故宫文创进场 羊肉串退出
- 中国的家兔从哪儿来?外源传入的可能性更大
- 泰国今年迎来2300万外国游客
- 山西发布运城东渠遗址考古成果:或可证实“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
- 澳大利亚央行维持现金利率4.35%不变
- 中国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大熊猫表现出更高的进化或生态潜力
- 热门推荐
-
- 上海成为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奖优胜企业最多城市
- 拜登竞选团队宣布暂停接下来的所有外出活动
- 柬埔寨大学生“汉语桥”竞风采:做新时代柬中友谊传承者
- 最新:加沙停火换俘协议即将生效 以方将按协议释放737人
- “国舞争锋-舞蹈演艺计划”活动收官 抖音中国舞直播半年超22万场
- 高温持续 美国约4200万人仍处于高温警报之下
- 广西与越南共商后疫情时代旅游发展
- 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人士:更多人应亲眼看看真实的新疆
- 安徽文旅推介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 广州培育24个跨境电商产业园
- 画家孙景波古稀之年忆往昔:最忆是云南
- 广州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 “粤”月都有新体验
- 美国智库:高通胀持续冲击 25%美国成年人吃不饱饭
- 江苏新沂举办盆景贸易发展大会 “美丽经济”助力产业振兴
-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寻求连任遇挑战
- 广西老牌工业城市柳州引进“金融活水” 打造“西南智谷”
- 金价下跌 金饰跟降
- 中新免签将催热新加坡旅游业
- 广西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强化青少年精神素养
- 我国首款宽温域锂电池亮相高交会 大科学装置衍生科技成果服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