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博物馆兴起集章打卡热
本报记者 李祺瑶 实习记者 何蕊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发现,京城博物馆里活跃着这样一群人:手里拿着厚厚的本子或一叠明信片,一进展厅就开始找“打卡点”,忙活着盖各式各样的印章,一股“集章热”正在兴起,“集章”也成了观众“解锁”博物馆文化、对话历史的新方式。
逛展集章把文物“带回家”
历经5年修缮的万寿寺正式开放后,热度不断攀升。上周末,记者在位于万寿寺的北京艺术博物馆看到,不少市民慕名前来参观。
漫步于古建之间,艺博馆的5个基本陈列展依次亮相,不少观众在欣赏展览时,还举着一本集章明信片在不同展厅驻足。“是这件‘斗彩灵仙祝寿图盘’,中间盖上‘寿桃’;还有这个寿字纹,对应‘斗彩寿字纹盘’……”万寿阁《吉物咏寿——吉寿文物专题展》上,宛女士和朋友人手一本明信片,一边细细比对展柜里的文物,一边在明信片上盖下对应元素的印章。
“这里的集章打卡设计得很有意思,6连张手绘明信片,每张的画面上都有留白空间,可以边逛展边打卡拍照,寻找明信片上的图案源于馆内的哪件展品或哪个有趣的角落,自己动手把明信片‘盖’完整。”宛女士是一名集章爱好者,她说,集章打卡是自己到各个博物馆参观、学习的动力,“每集到一枚印章,我都会尝试去了解印章背后代表的博物馆元素和文化内涵。集章的过程也让我静下心来,触摸历史、细细品读。”
近期,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也结合其所在的先农坛内古建筑,设计了古建元素的印章,观众可以免费领取明信片,到先农坛太岁殿院落、具服殿、神厨院落等打卡点盖章。该馆还推出了传统五谷图案印章,吸引了不少到先农坛耤田参与农耕文化活动的学生。“稻子、黍子、谷子、大豆、高粱……这些都是我在耤田里认识的农作物。”四年级学生王拓主动当起小讲解员,“收集这些印章,可以把我学到的知识带回家。”
“集章攻略”让兴趣跑偏
有人借着“打卡”学到了知识,也有人是为了集章而跑博物馆、凑热闹的。
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门口一台自动贩卖机前,常有家长带着小朋友排队。孙先生和8岁的女儿刚排队买了一套48元的集章专用明信片,他说:“在这儿买明信片,可以到各个展厅集章打卡。看好多小朋友都有,女儿也拉着我给她买。”按照明信片上标注的提示,他们依次走到古哺乳厅、植物厅、恐龙公园等展厅内的打卡点,将明信片放入指定的盖章机器下,扳动拉杆,就能获得印有熊猫、红腹锦鸡、水鹿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案的印章。
孙先生父女俩一路小跑寻找打卡点,短短半小时内就完成了集章任务。“爸爸你看,全满了!”瞅着9张明信片被可爱的动物印章一一填满,女儿乐开了花,孙先生却感到“不太值”。“本想周末带孩子来博物馆深度游,多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但孩子只惦记着盖章,根本没顾上看展。”他说,希望博物馆设计这些好看的印章也能增加和展览的互动性,“别让孩子的兴趣跑偏了。”
记者调查发现,包括自然博物馆在内,各种社交平台里,鲁迅博物馆、钟鼓楼、白塔寺、汽车博物馆等的特色印章都被网友写进了“集章攻略”,而这些攻略大多都是“以量取胜”。在攻略中提到的多家博物馆,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位观众,有一半的观众表示,只想收集更多样式的印章,而忽略了印章背后的文化内涵;但是所有人均表示,希望博物馆能为集章活动设计更多有趣的环节。
时尚还需增添文化厚度
如何更好地利用集章打卡这一形式,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中国国家博物馆原研究馆员闫志认为,博物馆要通过活动设计让观众参观到更多展品内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盖章”这一形式上。“活动背后需要一系列细节设计的支撑。”闫志举例,集章打卡可以增加问答环节,让观众从展览中寻找关键元素和答案,以此吸引并促进观众停下脚步,将目光聚焦于展品本身,激发观展兴趣,“观众也应避免盲目跟风凑热闹,要把关注点聚焦在展品的文化内涵上。”
“集章打卡是现在很受观众喜爱的一种玩法,有利于博物馆文化更广泛的传播。”艺博馆馆长陈静说,这样的创新形式可以吸引更多人“按章寻迹”,走进博物馆,“后期我们还会探索利用3D技术,引导观众在集章的同时扫码聆听文物故事,将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的潮流生活相结合,为传统增加活力,为时尚增添文化厚度。”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央行:首套、二套房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 平均降幅0.5%左右
- 会员健身发病身亡 健身机构被判赔百万
- 中国成新能源汽车全球“风向标” 特斯拉持续扩大市场布局
- 火势难控!韩江原道江陵山火蔓延 周边居民紧急疏散
- 2024年河南外贸总额超8200亿元 对东盟进出口最多
- 百年云南大学将向社会全面开放
- 事关对华关税:欧盟11国弃权
- 中国歌剧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
- 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亮相宁夏银川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离不开民营经济持续发力
- 如何更好推进新疆自贸区建设?各界提出建议
- 首钢园内石景山古建群将有序开放
- 有研究称,现代人“青春期”已持续到24岁
- “包工头”变“猪大王” 青海民和土族汉子的转型创业路
-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现身广东中山
- 英国企业活动转弱 PMI显示一年多来首次萎缩
- “探索济州与中国的旅游合作新方向:变化与机遇”论坛在韩举行
- 博物馆奏响中国古乐 智化寺上演“非遗音乐荟”
- 新疆巴州克尔古提初秋风景如画 雪山环抱碧野如翠
- 国庆假期中缅边境打洛口岸出入境旅客同比增长逾40%
- 热门推荐
-
- 2023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在杭州发布
- 【2024打卡中国】中国商品乘着火车去“西游”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友人们“有福同享”
- 中国留学就业展曼谷开展
- 专家教授任“科技副总” 浙江宁波名校强企“双向奔赴”
- 假期消费热潮涌动 经济持续向好彰显生机活力
- (经济观察)人民币对美元创年内最低值 专家析破7.3后走势
- 中国生态环境部新任发言人亮相 谈秋冬大气污染防治
- 2024年四季度中国百城新房成交量同环比“三连涨”
- 天津南开区:打造未来城市更新新样板
- 专访“中国最后女酋长”之女:“我们和驯鹿都是她的孩子”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 双边采购何以半年超39亿元
- 2023年四川博物馆接待观众8540万人次 文创收入近2.37亿元
- 广州打造世界级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 “碳”路先行|“标准地”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 山西临汾经济开发区有实招
- (新春走基层)企业复工“劲头足” 江西彭泽奋战龙年“开门红”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中国·平潭2024北部湾首届重阳敬老节举行
- 南非副总统马布扎辞职
- 龙年春晚的新面孔与老朋友
- 神十八发射、太空养鱼、瞄准登月……境外媒体:中国“太空梦”正加速
- 外媒:美国诺福克南方公司将就火车脱轨事故赔偿数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