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八发射、太空养鱼、瞄准登月……境外媒体:中国“太空梦”正加速
中新网4月26日电 北京时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6日清晨,神十八乘组抵达中国空间站,顺利入驻“天宫”。
神十八成功发射,有何重要意义?三名中国航天员将开启怎样的太空生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安排和进展?中国航天事业的进展,持续吸引境外媒体关注。
神十八成功发射,
“天宫”出差三大看点
此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飞行任务。
法新社、美联社、俄新社等多家国际媒体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报道,聚焦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最新进展。美国太空新闻网站“Space.com”、英国《独立报》视频账号等转播了神舟十八号发射画面,吸引大量网友观看。
对于此次任务,外界有三大看点。
·航天员乘组“老带新”
法新社注意到,本次任务的指令长叶光富曾是2021年神舟十三号乘组成员,他将此次任务描述为“新的开始”。面对挑战,叶光富表示,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信心满满”。
美国太空新闻网站“Space.com”指出,另外两位航天员李聪和李广苏是“航天新秀”,首次执行飞行任务,“80后”的他们此前都是战斗机飞行员。
“工作之余想好好看一看美丽的蓝色星球,看一看祖国的锦绣山河,找一找一路走来养育培养过我的地方,也想替我可爱的孩子看看天上的星星到底会不会眨眼。”新加坡《海峡时报》援引李广苏出征前充满期待的发言,展现中国航天员的面貌。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最新升级
香港大公网注意到,此次发射之际,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再升级。经过多发载人飞船飞行验证,神十八载人飞船太阳电池翼可实现8秒展翅,无惧超长“待机”。
大公网还介绍称,此次执行运载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享有“神箭”之誉,从1999年至今,保持了100%的发射成功率。经过多年探索,目前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场流程,已由空间站建造初期的49天缩减到35天,并将继续向30天目标优化改进,为空间站开展常态化运营架起一条安全高效的“天梯”。
·“太空养鱼”最吸睛
美联社指出,神十八乘组将接替2023年10月起在中国天宫空间站工作的神十七乘组,在轨执行任务。
“太空出差”期间,中国航天员将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其中被称为“太空养鱼”的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吸引了最多关注。
“中国透露神舟十八号乘组将进行太空养鱼实验”,马来西亚《星报》以此为题,详细报道了中方将开展的这一项目。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报道中指出,中国将实施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除此之外,“Space.com”网站介绍道,任务期间,中国航天员还将进行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活动,并开展科普教育。
成就备受瞩目
中国加速推进“太空梦”
“‘天宫’意为“天上的宫殿”,是中国太空计划皇冠上的明珠。”法新社写道。该媒体指出,中国已将探测器成功送上火星和月球,还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如今,中国的“太空梦”正在加速推进。
美联社关注到,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执行两次载人飞行任务和两次货运飞船补给任务。与此同时,中国还瞄准了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目标。美联社指出,当前,中国已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包括将月球样本带回地球,实现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等。
俄罗斯塔斯社指出,中国正在积极发展航天事业,开发气象、通信和导航卫星,以及月球探测技术。中国专家正在实施探索小行星和火星的项目。中国空间站也已做好开展国际合作的准备。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外空司)司长阿尔蒂·霍拉-迈尼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是一个广受尊重的航天大国,在运载火箭、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探月工程和中国空间站等方面,都受到世界瞩目。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东英德超17万亩茶园迎来“头采”季
- 第三届Tubeless and ERAS学术研讨会在横琴举行
- (神州写真)绍兴黄酒逐浪“新国潮”
- 肿瘤基因检测为精准诊疗保驾护航
- 黑龙江:今年开工建设危桥改造项目550座
- 新疆阿合奇县紧急搭建帐篷 保障民众生活
- “小切口”推动“大提速” 深圳多举措促进大湾区金融市场联通
- 防治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 中医药这样发挥作用
- 江山如画 | 国家非遗道情戏《大河清清》唱响江山如画
- 广西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 加快健全城市社区服务体系
- 韩国宪院命令尹锡悦提交涉戒严会议纪要等资料
- 秘鲁驻华大使:“脱钩”对所有人都有风险
- 福岛商户:日本政府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让生意难以为继
-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
- 中美客运直航恢复进入加速期!业内人士:明年将是中美商旅互动快速恢复的一年
- 青海格萨尔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基地增至60个
- 中国国航108亿美元购买100架C919飞机
- 央广时评·坚定信心丨加力支持“两重”建设 撬动社会投资提振国内需求
- 韩铁道工会发起怠工致部分线路延误
- 热门推荐
-
- 停火结束后,24小时内超7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于以军袭击
- “食”力互补 两岸人士共话职教交流
- 乌总统办公室否认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遭解职
- 华北东北等地将有一次降水过程 南方大部将有持续性高温
- 川藏美术名家“隔山对话” 呈现藏文化视觉盛宴
- “龙华禅食”飘香美国首都华盛顿
- (新春走基层)泰山汶阳馍技艺传人:春节记忆的守护者
-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发现一座兽骨坑 系最早“牛羊猪狗”祭牲组合
- 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攻略来了
- 国产AI“先问”会看脸色
- 肥胖危机来了!死亡率高的疾病都和它有关
- 川西北藏乡迎来北京医疗专家
- 中泰互免签证促进旅游业升温
- 敏感个人信息更需被“敏感”对待
- 人文社推出“90后”作家新长篇 聚焦当代都市女性故事
- “智慧电梯”阻止电动车“上楼入户” 解除上海民众安全忧虑
- 中国安排3000亿元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走向双赢!酒店免押金免查房渐成趋势
- 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启播 总台央视频AI频道上线
- 银行间交易市场科创票据发行金额超88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