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应该怎么吃水果更安全?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用心关爱身边的老年人,我们可以从日常的膳食营养做起。水果老少皆宜。但是,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变弱,同时还可能患有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在这些特殊的身体情况下,老年人应该怎么吃水果才能更好地促进健康呢?本文就来重点聊一聊老年人吃水果的话题。
认为水果只是零食
可吃可不吃是不正确的
水果是人体维生素、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都需要食用200-350g水果,大概半斤左右,是健康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老年人的水果摄入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有些老人一吃水果就“闹肚子”,所以选择不吃水果,觉得水果不是必需品,可吃、可不吃,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或者是即使想吃也只能看着水果不敢吃,害怕身体出现不良反应。
建议在温水中
浸泡5-10分钟后再食用
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保证水果的新鲜,不要食用切开后隔夜或者部分霉变的水果,如果要连皮食用还需要仔细清洗表面,避免微生物或农药残留给肠胃带来负担。从冰箱取出的水果,可以在温水中浸泡5-10分钟后再食用,避免低温刺激。还可以尝试补充一些益生菌,调节胃肠的消化功能。
另外,有些高龄老年人咀嚼功能很差,越来越不爱吃水果,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喝果汁,最好采用保留果渣的榨汁方式,如破壁机,更多地保留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和一些活性物质。
患有不同慢性病的老年人
要避开不同的水果
除了消化功能减弱,老年人常常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对于水果的选择可能会产生一些限制,需要特别注意。
1.柚子、血橙等柑橘类水果中大多含有呋喃香豆素,会减缓降压药在肝脏中的代谢速度,可能导致低血压,所以长期服用降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需谨慎食用柑橘类水果;
2.患有心脏病以及水肿的老年人要少吃西瓜、椰子等水分含量较多的水果,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和水肿;
3.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应该优先选择食用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比如橙子、柚子、李子、桃、梨、苹果等,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每次水果的摄入量,并注意主食减量和监测血糖。
总的来说,老年人不能不吃水果,吃的量可以少些,但种类要多一些。要根据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水果品种。不能为了图方便只选择某一种软糯的水果,榨汁的方式对于老人来讲也是不错的选择。
文/宋爽(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副研究员)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汽车成新农村人结婚标配,没车在村里就没面子?
- 后疫情时代方便面逆势生长 专家:将长期活跃在餐桌上
- 加速迈进主流电动车赛道 别克ELECTRA E4上市
- 马斯克:反对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 乘“数”而上 从全球数贸会看出海“新动能”
- (申城风景线)“雪糕刺客”高价降温 上海“平价冷饮”小店日销逾万支
- 免税“套代购”陷阱需警惕
- 专家学者齐聚扬州 共话“巨型稻”助力乡村振兴
- 许美静音乐会涉嫌欺骗?全场喊退票,律师发声!
- 国家广电总局:坚决不能让电视“套娃”收费现象反弹
- 自然资源部:前三季度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 暴雨、洪水、山体滑坡……韩国这场灾难死亡人数升至14人
- 广西南宁一中学校园欺凌事件后续:警方行政拘留8人
- 云南菌农变“菌导” 野生菌特色产业有“蘑”力
- 北京全市5100余对新人“520”甜蜜领证
- 青藏高原水环境科学考察圆满完成
- 俄罗斯将对自日本进口的鱼类等水产品实施临时限制
- 螺蛳粉的灵魂配菜 广东清远西牛麻竹笋“剑指”百亿产值
-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黄芪之乡”山西浑源:构建黄芪全产业链 激活村民增收新动能
- 国家电影局:2022年度全国电影总票房300.67亿元
- 热门推荐
-
- 纳米比亚下调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至3.6%
- 杭州鼓励老年食堂转型 面向全体市民开放
- “哑手机”在孟加拉国“Z世代”中复苏
- 驻叙美军以“反恐”为名夺资源 分析人士揭谎言
- 海外网评:推动亚太合作再出发
- 新疆兵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中国代表在安理会强调联合国维和三原则
- 夏日吃粉留意保质期,当心剧毒米酵菌酸
- 徒增全球风险!欧媒:制裁已成为美国的“万能工具”
- 黄河之滨艺术节兰州开幕:线上线下展丝路文化述陇原故事
- 互助养老进行时:以“时间之约”让银发无忧
- 马来西亚上半年批准国内外投资逾1300亿林吉特
- 北京推出鼓励措施 亚洲首店最高补贴500万元
-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达34万亿美元 专家:前景相当严峻
- 巴西2024年通胀率4.83% 高于央行预期
- 因涉嫌贿选 韩国检方提请逮捕最大在野党前党首
- 多项电力指标折射经济运行新动能、新趋势
- 专家最新研究成果:1.5分钟实现脑胶质瘤术中分子病理诊断
- 火星上能制氧吗?中国团队利用机器化学家开发出基于火星陨石的制氧材料
-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沙尘蓝色预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