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免门票后,“二次消费”如何跟上?
本报记者 陶稳
阅读提示
“十一”长假将至,不少景区继续实行免门票政策,有的景区在免门票的同时还将一些服务项目同步降价。业内人士表示,景区此举主要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旅游市场低迷,激发游客出游动机和意愿。从长远看,景区应从“门票经济”走向“综合经济”。
即日起至今年底,山东济源王屋山、五龙口等5家景区对济南人民免门票;今年12月31日前,福建武夷山主景区对全国人民免门票;截至目前,青岛市累计免门票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已达56家,包括崂山风景区、青岛啤酒博物馆等;今年12月31日前,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张家界七星山旅游度假区对全国游客实行免门票优惠……“十一”假期即将到来,不少知名景区继续实行免门票政策。
有的景区在免门票的同时还将一些服务项目同步降价。例如,山东青岛崂山风景区门票免费后,景区内的游览线观光巴士也由每人40元调整为20元,老年人价格仅为10元。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知名景区免门票,主要目的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旅游市场低迷,激发游客出游动机和意愿。从实际情况看,这一举措确实发挥了作用,一些景区游客量有所增加。但从长远看,旅游业恢复一方面要靠疫情得到持续有效控制,游客能安全有序流动;另一方面要通过增强“二次消费”,让景区产生更多附加值。
景区免费有利于增加客流量
崂山风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说,景区自今年6月1日实行免门票政策以来,客流量确实比之前有所增长。据报道,自免门票活动起,截至7月5日,崂山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8.7%。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国有重点景区免费开放,首先是相关政策文件一再强调,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要下调,减少广大人民群众在实现旅游权利过程中的刚性成本支出。其次是从经济方面考虑,重点景区或者标志性景区景点免费开放后,人流量和综合消费水平明显上升。虽然景区减免门票减少了当期收入,但从长远看,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扩大旅游消费具有积极意义。戴斌说,此外,受疫情影响,旅游业在过去两年多遭受巨大损失,特别是中远程旅游市场游客量锐减,地方政府希望尽快招揽游客,扩大综合消费,对热门景区景点降价免费已经成为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
国内免费开放的景区中,比较早的是杭州西湖,自2002年起推行无门票制度后,西湖游客人数和综合旅游收入成倍增长。今年1月31日起,广西桂林5A级景区象鼻山也开始实行长期免费开放。据该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暑期迎来近几年最大客流量。
免门票做法不一定适合所有景区
不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唐承财指出,免门票做法不一定适合所有景区。
唐承财表示,从营收结构看,如果景区主要依靠门票经济来运营,免门票后,生存和发展可能面临很强的风险。但如果门票收入仅占景区营收的一小部分,免门票后,强大的客流量能带来其他环节消费的增长,基本不会影响景区的运营管理,在疫情期间尝试这种做法未尝不可。
“从游客角度看,知名景区免费开放是一种利好。但是,一张门票的减免是否能直接拉动游客出游,这种做法是否适合所有景区,值得商榷和长期关注。”唐承财说。
戴斌认为,从景区的性质看,降价、免费目前主要是自然和历史文化型的景区,特别是国有重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景区,而非诸如迪士尼、环球影城等主题公园人造景区。
马蜂窝旅游研究院院长冯饶表示,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景区已经逐渐告别“到此一游”的打卡时代,玩法和体验的打造是未来景区发展的必然,旅游经济也应从“门票经济”走向“综合经济”。但免票与否,还需要根据景区自身的情况综合考量,“先天条件”和“后天发展”缺一不可。
“二次消费”可让景区产生更多附加值
唐承财表示,减免门票及其他项目费用,对于刺激旅游业恢复,具有一定作用。但他认为,当前制约游客出游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一张景区门票,而是疫情给游客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他认为要提振旅游业信心,不仅要靠景区减免门票或者优惠旅游项目收费,更重要的是在科学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条件下,让游客能安全有序流动起来。
戴斌建议,加强景区分类管理,对于自然保护区、国家遗址公园等有财政拨款加以养护和维护的景区,可以在事业性质基础上进行产业化运营,通过增加“二次消费”带动周边消费,进而通过财政和税收方面的调节反哺景区。
戴斌表示,景区的免费开放,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拉动当地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促进“二次消费”,同时拉动景区的“二次消费”,包括索道、车辆、小交通以及餐饮、购物、纪念品等方面的消费。此外,还有对景区IP的二次开发,包括旅游演绎和周边的商业设施的配套,以带动综合性消费。
“但是像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欢乐谷等主题公园和度假区,完全属于商业性质,所以不存在免不免票的问题,如何调节一、二次消费也是企业自身的策略问题。”戴斌说。
冯饶分析称,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依托西湖这一国内知名的景点,在周边开发的一系列吃、住、娱乐、休闲等综合消费项目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这其中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景区本身知名度够高,能够形成IP效应;其次是景区周边具备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和基础配套,能够通过体验和玩法留住游客,带来成倍于门票的收益,这值得其他景区借鉴。”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闽西暴雨灾区救援进行时:灾后清淤全力展开
- 解读中老年迟疑、频跌倒究竟为哪般?
- 上海2023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0.62% 将建专利转化资源库
- 塔尔萨种族大屠杀有新发现 美国种族暴力历史不容忽视
- 央视3·15晚会曝光8大案例
- 二次元“热浪”席卷申城
- 一方土地之家国情怀 《蘸火记》新书发布
- 劳动合同抬头与盖章单位不同 我应该算是哪家单位的员工
- 文明的坐标|看粽子的“前世今生”
- 低温津贴怎么领?
- 十月稻田亮相糖酒会 东北好大米引领厨房主食新方向
- 《自然》发布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
- 交通一体化快速推进 京津冀“朋友圈”越联越紧
- 第七届广州航展开幕 “公务+通航+低空” 全空间飞行器悉数亮相
- 文化中国行|“多彩贵州 别有洞听”溶洞音乐周圆满落幕
- 建设银行2025年新年贺词
- 非法上传5000余部电子书牟利 陕西一男子获刑
- 澳门艺术博物馆藏品首次亮相故宫博物院 82幅画作展澳门精髓
- SHEIN入选全美“2023十大增长最快品牌” 新一代中国全球化企业持续崛起
- 电视剧《星星的故乡》5月14日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首播
- 热门推荐
-
- (经济观察)多地用电负荷创新高 中国如何保障电力供应?
- “五一”小长假来临 桥梁卫士为铁路设备安全护航
- 大约每8人中就有1人患病,防治糖尿病可以这样做
- 设计研究院院长在工作群发表不当言论 江西建工通报
- “丝路电商”国际智库联盟上海启动
- 满洲里站进出口货运量较去年提前17天完成千万吨目标
- 青海省22个部门联合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
- 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开始热滑试验
- @吃牛油果减肥的你 这些高热量水果你知道吗?
- 【中国有约】比利时自媒体人首次走进新疆 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 期待发掘更多美好
- 用忠诚担当守护万家灯火
- 湖南长沙兴联路大通道跨湘江主桥合龙
- 新疆2023年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总额创新高
- 泰国司法部长:前总理他信将获假释
- 中国青少年影视教育最新成果亮相戛纳
- 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一批打击仿冒混淆、虚假宣传、虚假登记注册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 市场升温,高雅艺术推广如何“趁热打铁”
- 【我与丝路】我与徒弟在“丝路”上的“接力之旅”
- 美财长耶伦:美国政府最早6月1日出现债务违约
- 北京优化房屋漏雨应急情况下住宅维修资金使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