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现存古树名木7000余株
编者按: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是北京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使命和职责。中轴线的保护、文物腾退开放与申遗是打造传统文化典范之城的重要内涵,是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了”要求的重要抓手。本报为此在“领航中国”专栏推出相关报道,记者通过蹲点调研的方式,展现中轴线壮美的空间秩序和五年来申遗保护的不凡成就。最近五年,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先后写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本市先后完成了太庙、社稷坛、天坛、景山、皇史宬、宏恩观的腾退工作,修缮开放了景山寿皇殿建筑群,完成《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国家文物局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范围内,生长着妙态千姿的古树名木,它们与古建筑相互映衬,彰显出东方风韵的古典美。这些古老植物就像活着的“编年史”,在生态环境、园林景观、历史研究、文化旅游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前,北青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北京中轴线申遗范围内现存古树名木7000余株,它们是中轴线上的“活文物”。近日,北青报记者对中轴线上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探访,见证了这些古老植物的顽强生命力,更感受到公众对于古树名木的朴素情感。
7000余株古树名木
集中分布在六处遗产点
在北京的名胜古迹、大街小巷,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树上挂着红色或绿色的铁牌,它们是古树的“身份证”。日前,北青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了解到,全市古树名木已达4万余株,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区、西城区)现存古树名木1万余株,其中,中轴线申遗范围内共有古树名木7000余株,包括一级古树2000余株,二级古树约5000株,分为15科20属25种,以侧柏、国槐、桧(guì)柏和白皮松等乡土树种为主。
参照《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2019修订)》:古树,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定为一级古树,树龄在100-300年的定为二级古树。名木是指珍贵、稀有的树木和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是指北端为鼓楼、钟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历史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义务植树处二级调研员曲宏介绍说,北京中轴线上的古树名木主要集中分布在六处遗产点,分别为故宫博物院、太庙、先农坛、天坛公园、景山公园、社稷坛,主要涉及故宫博物院、市公园管理中心、东城区、西城区等单位。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中轴线上的古树多为人工栽种,每一株古树的前世今生,都与中轴线的历史存在着密切关联。
珍奇古树汇聚中轴线
唐槐抱子树龄超千年
国槐和侧柏,在北京具有悠久的栽培史。1987年3月12日,市人大八届六次会议将侧柏和国槐确定为北京的市树。中轴线上不乏二者的身影。
北青报记者走访看到,在景山公园寿皇殿东侧的镇山阁旁,生长着一株苍老的国槐,堪称中轴线上的“古槐之最”,树牌显示它已有1210年的历史,可追溯至唐朝。此树主干内部已空心,空干中长出一棵小树,故得名“唐槐抱子”,其大枝萌发出多根小枝,撑起苍翠的树冠,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在故宫御花园内,生长有一株400年的龙爪槐,是国槐的变种,小枝曲屈如龙爪,树冠呈伞状,此树是北京的“龙爪槐之最”。
中轴线上的古柏多有奇葩。北青报记者走访看到,故宫御花园内生长着多株造型奇特的“人字柏”,景山长有虬龙柏,天坛公园生长着龙腾柏,太庙内还有鹿形柏……
除了槐树和柏树,中轴线上还不乏稀有树种。故宫御花园内,生长有两株400年历史的楸树,此树每年4月开花,将御花园点缀得春意盎然。很多人没见过皂荚树,在故宫午门南侧的广场上,生长着一株110年历史的皂荚树,此树高13米,平均冠幅12米,长势良好,近期工人正在对它进行养护。此外,午门外还生长有110年历史的榆树。
新版古树铭牌
成中轴线上“留言簿”
如果说中轴线是相对永久的,那么人就是中轴线的灵魂。古树并非孤立的存在,人与树之间也能有情感交流。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一些细心的游客会阅读古树铭牌,并用微信扫描树牌上的二维码,随即显示出古树的种植年代、树高、胸围、平均冠幅、管护责任单位、生长习性等信息。而除了植物信息,还有网友留言功能,这让树牌成为了中轴线上的“留言簿”。
北青报记者扫码午门外的皂荚树铭牌,显示出7条网友留言。有人感叹“这是一百多年的树”,有人说“此树跟我太爷爷的年龄差不多”,还有网友留言许下美好愿望……
中山公园编号为110131A06914的千年辽柏,网友留言多达14条。有网友说“厉害了,我的树”。有人说“第一次看见这么粗的树,被震撼!”有人说“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还有5位网友在系统内上传了古树的照片。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从2018年起,北京市园林部门开始为全市4万余株古树名木换发新版“身份证”。相比2007年版的古树铭牌,新版树牌增加了二维码,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能获知更全面的古树信息,留言功能更增进了公众与古树间的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古树不仅是活着的历史地标,还是游客们的“遮阳伞”。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国槐、油松的树冠庞大,经常引来游客到树下乘凉。在故宫保泰门内,生长着两株国槐,树龄在200年左右,国槐冠大荫浓,故宫博物院在古树周围设置了长凳,方便游客纳凉休息,9月上旬的北京,白天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一棵树下能坐10多位游客,甚至还出现了“等位”的场景。
寿皇殿前豪华树池
或出自乾隆年间
除了古树名木本身,中轴线上的古树附属建筑物也独具特点。北青报记者在景山北侧的寿皇殿看到,殿前广场左右对称分布有42个树池,其中38个树池长有树木,包括10棵一级古树、12棵二级古树,以桧柏为主。树池高约0.45米,经常有游客坐在树池上歇脚。
据北青报记者观察,这些树池的形制基本相同,材质多为青白石,基座多为2.5米见方,四周雕刻如意云,向上逐渐收窄,第二阶雕刻莲瓣造型,层次分明、圆润饱满。树池四角铺云纹装饰,八边形内口直径缩小至1.45米。广场东侧的一个树池体量最大,其中生长着一株110年历史的国槐,为了适应古树的生长,这个树池有明显扩大的痕迹,底座达到3米见方。
《北京文物地图集》记载,寿皇殿始建于明万历朝,原建于景山东北隅,用途不明。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移建现址,次年竣工,系仿太庙建制,供奉清圣祖以下之影像。
寿皇殿前为何要雕造豪华的树池?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石刻史话》作者刘卫东分析,根据寿皇殿的历史判断,殿前树池很可能雕刻自清朝乾隆年间,是寿皇殿独有的附属建筑物。放眼全北京,这样精美的树池比较罕见,是中轴线上独特的石刻文物,展现出清代石匠的高超技艺。如果没有建造树池,树木立在寿皇殿前会略显单调,因此树池具有一定装饰作用,和建筑物形成呼应。此外,皇家修建如此精美的树池,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树木,更多是等级的象征。
现场
古树观察科普活动
中山公园赏千年辽柏
为提高公众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本市持续开展“让古树活起来”系列宣传。昨天上午,中山公园举办了今年第三期“古树观察科普活动”,邀请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巢阳,现场演示“古树的树洞检测”,15人通过中山公园微信公号报名观摩,其中年龄最小的8岁。
在演示过程中,巢阳用小锤敲击树干表面,产生的震动会在树干内部传播,这种在树干内传递的震动为应力波。巢阳通过应力波无损检测设备,测算应力波在树干各部位的传递效率,从而推算出树干不同位置的疏密程度,以及腐朽结构的位置。
“请问老师,这棵古树有多少年的历史?什么是古树的胸径?如何为古树测量冠幅?”在活动中,面对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巢阳都逐一进行了解答。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中山公园今年已举办三期古树科普活动。7月31日的第一期,介绍中山公园古树概况、古柏生物学特性;8月21日的第二期,介绍中山公园古树的保护设施。这类古树科普活动今年将举办六期,活动均为免费。
举办古树科普活动,中山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据北青报记者了解,中山公园的古树名木以柏树为主,共计602株,南坛门外有7棵千年古柏,为辽代兴国寺的遗物,其余古柏多为明初修建社稷坛时种植。参加科普活动的游客在了解古树的同时,还能触及中轴线的历史文化。
内存
保护古树名木写入中轴线文保条例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22年5月25日通过,并已全文发布,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要对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古树名木,按照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古树名木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格保护。违反本条例规定,对北京中轴线保护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古树名木造成破坏或者损毁,未经审批在北京中轴线保护区域内进行工程建设,或者进行其他影响北京中轴线传统风貌、历史格局的活动的,依照文物保护、城乡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此外,本市已出台《首都功能核心区古树名木保护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成立了由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市规划自然委、市文物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总工会、市公园管理中心、东城区、西城区政府等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提升中轴线申遗范围内的古树保护管理水平。重点加强核心区和中轴线濒危衰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结合中轴线申遗相关项目,努力改善散落分布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 (文/摄 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杭州:唤醒人防老空间服务民生
- 入境游的新潮流和新挑战
- 菲律宾塔阿尔火山四天内两次喷发 警戒级别或调升
- 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两岸优势互补发展新质生产力
- 上海体育大学正式揭牌 将形成南北双“体育大学”格局
- 5000多件“花儿”文献史料“回家”:还原历史脉络
- 今年前2个月天津口岸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74.9%
- 双汇获评福布斯“2024大消费年度价值企业”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 实验音乐剧《别怕》探索文体结合新形式
- 用法律武器摁住“家暴拳头” 向一切家暴说“不”!
- 中法人文合作发展论坛在巴黎举行
- 日本一所小学内多名学生被卡车撞倒辗轧
- 英媒:欧洲企业已因俄乌冲突损失超千亿欧元
- 是“曲阜的孔子”,还是“孔子的曲阜”?
- “工厂里的海德格尔”需要珍视
- 辽宁:向世界叫响红山文化这张名片
- 2023中国(重庆)临空经济大会举行 集中签约超300亿元
- 乌镇“老友记”|卡巴斯基:峰会“十年元老”
- “中国油橄榄之乡”甘肃武都原产橄榄油“出圈”
- 江苏连云港灌河口海域两货船遇险 25人全部获救
- 热门推荐
-
- (新春见闻)灯工玻璃映新春 “00后”眼中的非遗年味
- 哈萨克斯坦今年前8个月经济增速4.9%
- 贵州加大对新类型毒品犯罪全链条打击
- 董宇辉“升职”,是一个时代的注脚
- 福州寿山石雕刻大师:让寿山石文化“留下来”“走出去”
- 工信部: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里民营企业占95%左右
- 外媒: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世界提供宝贵经验
- 辽宁发布特色旅游线路 围绕夏纳清凉等主题推介文旅资源
- 32亿年前的天然石墨烯现形
- 官方:多出实招让主产区抓粮不吃亏
- 年轻人社交新方式 72.6%的受访青年生活里有“搭子”
- 海口单颗“荔枝王”拍出1.2万元
- 外媒: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以色列 将与以总理会谈
- 如何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专家建议探索税收优惠政策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近一周出入境旅客超30万人次
- 闽北小学生与专家共同救助二级野生动物斑头鸺鹠
- 第40个首都义务植树日 129万北京市民植树播绿
- 170余名海内外乡贤回扬州 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
- 2024年纽约国际车展启幕 多品牌全新车型受关注
- 国庆看新片!纪录片《鹤舞长江》CCTV-9即将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