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高度近视患者能摆脱眼镜吗?ICL晶体植入术带来福音
中新网上海2月22日电 (陈静 徐敏)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600度的屈光不正状态。当下,高度近视的人群患病率不低,可发生很多严重并发症,有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甚至失明。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摆脱镜框眼镜成为高度近视人群的心声。记者22日获悉,ICL人工晶体植入术给上述人群带来福音。
一名高度近视患者纪女士(化名)在上海仁爱医院眼科手术室成功接受ICL晶体植入术。10分钟的手术后,患者从术前裸眼视力0.1、双眼近视1000度,到术后裸眼视力达1.5,重获视觉自由。
纪女士当日告诉记者,框架眼镜束缚的不只是双眼,还有自由的生活体验。不戴眼镜儿,天天雾里看花,走在路上常常认错人。“从女孩子的角度来说,从早上梳洗的时候就很不方便,需要离镜子非常近才能看清自己;化妆、护肤时候,尤其是化眼妆的时候就更不方便了。”被高度近视困扰多年的纪女士坦言,“外出徒步时,遇到下雨天,眼镜遇到雨水后,镜面会起雾,影响视线范围。此外,随着度数的增长,镜片也越来越厚,厚厚的镜片压在鼻梁上还是挺累的,且会一直往下滑;夏天,加上面部出汗,皮肤还会破。”正因为受够了被框架眼镜束缚的生活,纪女士才决心通过ICL晶体植入术,享受高清视界的美好。
据悉,ICL晶体植入术又叫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被认为是一种可替代 LASIK(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 PRK(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和其他切削手术,进行屈光矫正的最新技术,是矫治近视的最新最安全的产品之一。可逆性、长期稳定性、无需切除角膜组织等是都是接受ICL晶体植入术的优点。据介绍,ICL晶体可以在必要时取出或更换,具有可逆性;ICL晶体采用高科技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眼内长期保持稳定。ICL晶体可以矫正较高的近视、远视和散光度数,相较于激光手术,能提供更好的夜间视力。
什么样的患者可以接受ICL晶体植入术?上海仁爱医院眼科专家张军告诉记者,年龄在20-45岁之间,有近视(低度、中度或高度)、远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的患者;角膜厚度不足,不适合进行激光手术者;罹患干眼症、角膜厚度偏薄、角膜形态异常等者均可以接受ICL晶体植入术。
据悉,患者在手术前,应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屈光度、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ICL晶体植入手术。术后需要按照医生建议使用眼药水并定期复查,以确保眼睛恢复良好。张军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接受ICL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第二天可正常用眼,不影响上班、学习等,但后期需定期复查。”
“但是需要注意,虽然基本可以正常生活,但仍然需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每用眼40分钟-50分钟,要休息10分钟-15分钟,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张军强调,术后一周避免水进入眼睛,护肤需避开眼周,三个月之内不要剧烈运动,半年之内不能游泳,一年之内不能潜水;同时患者要遵医嘱用药,按时到院复查。(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送外卖登上热搜的985硕士现在成了高校陈老师
- “链”出新动能|日照:“链”动未来,书写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篇章
- 2024中国贺州国际石材碳酸钙产销对接暨投资推介大会开幕
- 中新健康丨专家澄清儿童舒适化医疗认识误区
- 快递小哥高速路上灭火救人获奖励
- “一人感染全校网课”时代即将终结,学校疫情强调精准防控
- 美国《国家地理》发声明:“我们不会停刊”
- 让文化自信种子早早播撒在孩子心中
- 木星与地球的闪电一样吗?国际最新研究发现有类似节奏
- 五大上市险企中期业绩全部亮相 呈“两升三降”格局
- 广西不动产登记区块链接入国家主节点 累计上链数据5100多万条
- 玩转IP合作 一汽-大众揽巡携手乐夏3为汽车营销高质量发展探路
- “尔滨”遇上亚冬会 带“热”各地冰雪游
- (“一带一路”10周年)跨国商人逐梦新疆喀什:“一带一路”更具吸引力
-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太子参之乡”福建柘荣:数字化技术助力“参”生不息
- 用中文铺设民心相通的桥梁
- “去中国走走看看”比利时民众赴华旅游热情高涨
- 云南绥江:科技赋能“半边红”提质增效
- 去年国内电力消费增速攀升 新兴产业用电量保持增长势头
-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亮相上海地铁 带民众近距离感受中医魅力
- 热门推荐
-
- 青海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 年轻人“反向”创业创新:把城市多元业态下沉乡村
-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受何影响?最新研究发现与肠道微生物变化有关
- 哈马斯:以军已从加沙地带北部撤出70%的部队
- 初夏来追“蓝眼泪”(发现天气之美)
- 2024年中资企业招聘大会在南非举行
-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发生4.7级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
- 国庆假期前四天入境中国游客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约120%
- 以史为“根”传承非遗记忆
- 2024年广州国际灯光节将点亮珠江两岸24栋建筑立面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郭富城、林家栋、任贤齐领衔黑色幽默电影《临时劫案》
- 江西警方严厉打击跨境赌博犯罪 2022年以来立案742起
- 招商轮船总经理:全球航运业对安全的需求替代了对效率的需求
- 商务部、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有关司局负责人就《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 8月中国公路运输市场总体稳中趋升
- 上期所发布违规处理决定公告
- 年度消费热词:这是2024年的你吗?
- 琼州海峡首个商渔船共管联合指挥中心在广东揭牌
- 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查获一批象牙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