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大学新生活,以下心理准备要做好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很多大学新生已迈入或即将迈入梦寐已久的大学校园。他们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对未来有着美好而浪漫的幻想。然而在大学生活中,美好的幻想和具体的现实可能会发生碰撞,一些大学新生也因此出现不少心理问题。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姜思思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她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少学生进入大学不久,会觉得“大学和自己想象中不一样”。他们原本以为大学的学习会很轻松,然而开学后却发现课业压力之大并不逊于高中,同学们还都特别“拼”;本以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然而学习起来却很吃力,让原有的兴趣也消磨殆尽;本以为大学就是高中的延续,结果却发现大学里的评判标准更高,人际交往规则更复杂,自己不再能轻松地做“人群中的佼佼者”……在发现这些“不一样”后,有些人会感到很不适应,甚至会认为这种“不一样”是错的,于是陷入“错了的痛苦”里,或在“为什么会错”的问题里纠结,继而变得焦虑和抑郁。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大学里保持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如何才能克服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保持心理健康,让心中充满阳光呢?姜思思提出了一些建议。
好奇、友善、不设限地开启大学生活
首先,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应带着好奇、友善、不设限的态度开启大学生活。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姜思思说,好奇可以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例如大学食堂的饭菜好不好吃,大学所在城市的天气是晴天多还是雨天多,大学里的同学都是怎样的性格等。保持一分好奇心,就为自己的心灵开启了探索大学新生活的大门,为迎接新生活作好了心理准备。
在保持好奇心的同时还要带着友善的心态。不仅要对他人和自己友善,还要对大学生活的实际样子报以友善,对变化、挑战和困难报以友善。友善地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人,以及面临的境遇,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相信自己,乐观地面对大学生活的“不一样”。
最后,不要给未知的人生设限。姜思思说,当面对未知的生活时,可以有预设,有想象,但不要认为预设一定会实现,也不要把想象等同于事实。给预设和想象留下充足的弹性的空间,才有助于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辩证、弹性地看待竞争
姜思思还发现,不少大学生在刚上大学时往往斗志昂扬,积极参与各种竞争:参加学生会,竞选学生干部,争拿奖学金等,然而在竞争中,有些人会因为挫败或没有达到自我预期而失去斗志,开始“躺平”,睡懒觉、旷课、打游戏……还有些人变得沮丧、消沉,甚至自我否定,陷入焦虑、抑郁的漩涡。
姜思思认为,人天生就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更需要通过实现自我价值来获得满足感。消极“躺平”,什么都不做,实际是堵住了自己“自我实现”的路。因此,大部分消极“躺平”的人,其实心里并不舒服,经常会感到憋屈和烦躁。因此在现实中会看到,真正的身心“躺平”很难做到。大部分所谓“躺平”的人,实际是“仰卧起坐”,一会儿躺下一会儿起来,或者身体“躺平”什么都不做,但是精神“躺不平”,一直在焦虑中自我煎熬。
既然激烈的竞争在大学生活中无法避免,那么大学生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竞争,才不至于在竞争中遭受“内伤”,出现心理问题呢?
姜思思建议大家首先要辩证、弹性地看待竞争,在努力改变自己与接纳自我局限之间寻找平衡,不要盲目给自己加压。
其次,要注意自我觉察和自我关怀。要主动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不为眼前的利益而毁掉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可以把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作为“需要改变”的信号来积极回应,这可能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在自尊的基础上,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活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姜思思说,从生物学角度讲,人类是一种很难“独活”的动物,非常需要与他人沟通和连接。临床观察中,会看到很多大学生有很强的社交意愿,很想交朋友,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喜欢,但有些人因为缺乏社交技能,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些人在人际中过度敏感,对他人正常的拒绝或回应不足无法耐受。
姜思思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好的朋友,是当你告诉他坏消息时他会倾听并给予支持的人,而当你告诉他好消息时他会与你一同庆祝。”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是基础。“如果在一段关系里,对方总是否定你而不是帮助你,命令你而不是建议你;在关系里你越来越痛苦、各方面状态越来越差,那就要考虑是否需要修正或结束关系。”姜思思说,“为了维护一段关系而伤害自尊、伤害自己,是不值得的。”
在自尊的基础上,学习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也非常必要。姜思思说,人的思维活动需要语言来表达,“如果你一言不发,或总是词不达意,别人即使想理解你,也难以实现。”在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方面,她建议大学生积极发掘自身、家庭及学校的资源,比如阅读与人际交往相关的书籍,参加学校里的相关课程或团体,向比较擅长社交的家人和朋友请教等。此外,接受个体或团体的心理咨询也是学习、提升人际关系技巧的好途径。
最后,姜思思把意义主义心理治疗创立者维克多·弗兰克尔的一段话送给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同学:
“在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道空间;在那片空间里,我们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回应。在选择回应中,我们获得成长与自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前三季度中国海洋生产总值7.7万亿元 同比增5.4%
- 多国侨商访侨乡云南保山 品咖香中的“侨味”
- 金上至湖北特高压工程成功跨越大渡河
- 北京茶业交易中心上线 为首都唯一持牌茶业类金融交易平台
- 立足AI时代新起点 2023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开幕
- 只需一张照片 AI换脸就能以假乱真?这几种图片不要随便发
- 陕西迷糊戏缘何在新疆兵团唱出新花样
- 孩子贪凉 雪糕要吃对
- 中新真探:胃越撑越大,越饿越小?
- 陷入“自我怀疑”的解药:勇敢地做自己
- 乡约福建:永定6000亩芙蓉李迎来丰收季
- “中国好人”马昌杰: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成为与人方便的桥
- 两千年前的汉塞官吏“工资条”:薪酬无“秘密”且以粮抵俸
- 传统文化新表达 动画电影《天降大任》研讨会举办
- “杜立特突袭”美军飞行员后人谈“不忘”
- 从“单一大站”转向“多点串联” 各地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
- 2024光明多多垂直农业挑战赛暨第四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开启全球招募
- 质的飞跃!上海电气用实力打造氢能产业增长极
- 5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42 上调3个基点
- (身边的变化)“星物管”探索小区治理新路径 湖南娄底为群众幸福“加码”
- 热门推荐
-
- 四川:金融助力民营企业增强发展信心
- 浙江乡村观察:“和美庭院”小音符 奏响乡村振兴大乐章
- “闽派”特色福州木雕技艺传承展异彩纷呈
- 2023年中国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
- 俄开发出防司机打瞌睡系统
- 我国在建最北端高铁首座站房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 湖南省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 “2024中国城市治理创新论坛”在京举行
- 中外嘉宾相聚山东青岛探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方案
- “厦门版中国诗词大会”迎来市级赛 将诞生本年度“鹭岛诗会”小“进士”
- 一场森林馈赠的盛宴 首届鄂伦春自治旗森林美食节成功举办
- 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超13万亿元 同比增长4.8%
- 国内外百余学者草原话北方多语种文化
- 蚂蚁集团CTO:让AI“人人可得”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
- 国风青年变装演绎“中国超级英雄”“燃”动年轻的心
- 花椒树“染绿”石头山 重庆石漠化土地变“绿色银行”
- 2024湖北农业博览会开幕 农业新成果亮相
- 网络上别急着做法官,现实中避免成看官
- 中国国际友城“朋友圈”扩容 新增8对友城
- 山东推出123个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项目 总投资额13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