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怎么吃事半功倍?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黄月星
有的人运动是为了减重,有的人是为了增肌,还有的是为了改善亚健康体质,在运动的过程中,科学的饮食能让运动的效果倍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林寒潇提醒,运动时不要盲目节食,否则会导致体重过低,甚至会带来免疫功能受损、激素紊乱、骨质疏松、贫血等问题,女性甚至可能闭经,影响怀孕。
这些食物要少吃
营养价值低但脂肪过高的食物要少吃,例如每100g猪蹄中,含有26.3g脂肪,热量高达260千卡。
另外,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食品也要少吃,如巧克力、蛋糕、奶茶,以及烤串、油条等。长期吃这类食物,伴随着大量糖分、饱和脂肪,其中还不乏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很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保证蛋白质摄入
林寒潇指出,对于热爱健身的人来说,增加肌肉要有耐心,每个月增加体重1-2kg是比较合理的,以下几个小技巧或许有帮助。
1.饭前不要喝太多的汤汤水水。饭前喝很多水会把胃撑得比较满,影响这一餐的进食量。尤其容易早饱的“小鸟胃”,最好养成把食物“干湿分开”的习惯,饭后半小时以上再喝水。
2.保证蛋白质摄入 。足够的蛋白质对于增肌的作用不言而喻。对于需要增重的瘦子,蛋白质摄入量可以比平时每天多吃100g。可食用牛羊瘦肉、鸡肉鸡蛋、鱼虾肉、奶制品等,其中鱼肉是好东西,深海鱼如三文鱼富含Ω-3系脂肪酸,也是高蛋白质的食材。
3、对于需要减脂肪的人群来说,增加“易饱腹”的食物。如大豆、芹菜、魔芋等一些高纤维而低热量的蔬果,由于纤维丰富所以容易产生饱腹感。
代餐不宜长期吃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陈容平博士指出,代餐本质上是一种设计出来的结构化膳食,通过低配比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动员身体肝糖原输出的增加,燃烧脂肪,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
减重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代餐只是减肥疗程里的一项工具,需要因人而异设置不同方案。比如评估肥胖的和原因、有无相关并发症等,再决定下一步的减重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遵照2022年中国营养学会的膳食指南,碳水化合物(主要食物来源为谷物、薯类)、蛋白质(主要食物来源为畜禽肉类、鱼类、大豆)、脂肪(主要食物来源为植物油、动物油脂)三大营养素所提供的能量,分别以50%-65%、10%-15%、20%-30%为宜。而市场上的代餐碳水化合物配比在20%左右,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营养问题。
陈容平指出,“人体的能量主要获取渠道还是碳水化合物,长期吃代餐,没有及时进行身体评估,对身体可能带来种种不利的影响,如转氨酶升高、肌肉萎缩、蛋白质丢失、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医学上的减肥讲究疗程,比如代餐一般以8-12周为一个疗程,休息3-6个月,待身体休整后再重新启动第二轮。因此,代餐的使用最好咨询医院的内分泌医生或营养医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美票房:《GT赛车:极速狂飙》首映夺冠
- 阿富汗地震已致1000余人遇难 搜救工作仍在继续
- 柬埔寨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 计划2025年出口大米百万吨
- 乌克兰情报总局局长妻子中毒 “体内含有重金属痕迹”
- 古特雷斯:对加沙局势升级感到震惊 呼吁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
- “龙舟经济”带旺端午消费
- 东盟与中日韩产供链对接系列活动促超6亿美元意向合作
- 朱然墓:三国名将递上“名片”
- 一块石头,何以“讲述”大千世界?
- “5·12”汶川特大地震十五周年:凝聚希望的光
- 今年前两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5794.4亿元
- 专家新研究:助力中国疑难杂症NF1患者获得更好治疗选择
- 亚洲首个货运枢纽机场开启国际快件业务
- 普京:俄罗斯正在扩大能源合作地域和规模
- 赣鄱青年记:“90后”社工蜕变记
- 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在新疆乌恰县同台汇演
- “520”彩礼话题引热议 多地彩礼“限高”为爱“减负”
- 美国田纳西州一学校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 国内多个景点初五前门票已售罄
- 龙行龘龘,龘从何来?有什么字面背后的意义?
- 热门推荐
-
- 中新人物|陆毅:48岁出道43年 不在意红与不红
- 【图解】2024年四季度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水平保持回升态势
- 二十四节气那些事儿|处暑
- 3月中国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
- 外嫁女土地之困
- “520”逢小满 京城逾3200对新人登记结婚
- 世界银行预计2024年菲律宾经济将增长5.8%
- 赵文瑄、邓萃雯、张凯丽等齐聚话剧《鳄鱼》分享会妙语频频
- 绿色云品亮相南博会 让世界品尝“云南味道”
- 助老公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银杏家园”为例
- 暑期北京多条地铁常态化延时 公交增开城市旅游观光线
- 交通运输部:预计五一假期日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7亿人次以上
- 广州琶洲港澳客运口岸暑期进出境旅客超3万人次
- 上海1至9月为近万名境外旅客开具《离境退税申请单》1.6万余份
- 在恢宏画卷中彰显民族审美与精神
- 辞旧迎新,大国利器组团亮相
- 黄河之滨艺术节兰州开幕:线上线下展丝路文化述陇原故事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武夷山!
- 我国电动工具出口获认可 电动工具企业实验室年增长率10%以上
- 欧盟与突尼斯签署协议共同打击非法移民